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4詞典 2分類詞匯 142
《漢語大詞典》:貼腳(貼腳)
(1).封建時代為逃避賦役而以田產(chǎn)偽托他人名下。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非民風:“先是命戶部覈實天下土田,而 兩浙 富民畏避差役,往往以田產(chǎn)詭寄親鄰佃僕,謂之貼腳詭寄?!?br />(2).貼補漕糧運輸費。 清 李清 三垣筆記卷中:“予與 倪少司馬 元璐 寓 淮 ,有客獻議,謂開 登州 某路以通漕運,可省貼腳銀二百萬兩。”
(3).方言。謂道路泥濘,泥土黏腳。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二章:“路上泥巴雖然不像昨天濘滑,但也很濕潤,還十分貼腳?!?/div>
《漢語大詞典》:甄土
揉捏泥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萬邦人之肉身,是當初天父甄土以造之,故人死仍歸土也。”
《漢語大詞典》:擲涂(擲塗)
以投擲泥土為戲。南史·齊廢帝郁林王紀:“又多往 文帝 崇安陵 隧中,與羣小共作諸鄙褻擲涂賭跳、放鷹走狗雜狡獪。”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元年:“擲涂賭跳。” 胡三省 注:“涂,泥也。以涂泥相擲為戲也?!?/div>
分類:投擲泥土
《國語辭典》:泥煤  拼音:ní méi
炭化程度最少,等級最差的煤。類似泥土,呈黑色、褐色或棕色。大多是未完全腐爛分解的沼澤植物殘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累積而成,可供燃料使用,含炭量低,燃燒火力甚微。也稱為「泥炭」。
《漢語大詞典》:葑爐(葑爐)
用葑田泥土制成的爐子。 宋 陸游 《晨起》詩:“曉枕初興白髮翁,弊裘百納葑爐紅。”
《國語辭典》:乾肥  拼音:gān féi
將人的排泄物和泥土混合后,曬乾制成的肥料。如:「近來,農(nóng)人施肥都以化學肥料為主,幾乎不用乾肥了?!?/div>
分類:泥土肥料
《漢語大詞典》:駱田(駱田)
在沼澤中以木為架,鋪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成的浮于水面的農(nóng)田。于上種植谷物,可隨水高下,不致浸淹。史記·南越列傳“ 佗 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 閩越 、 西甌 、 駱 ” 司馬貞 索隱引 晉 顧微 《廣州記》:“ 交趾 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清 王士禛 《送耿承哲赴高州推官》詩之一:“見説 高涼郡 ,遙遙 八桂 隣;駱田潮上下,蠻弩瘴冬春?!眳⒁姟?架田 ”。
《國語辭典》:架田  拼音:jià tián
在沼澤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和水生植物封實而成的浮于水面的農(nóng)田。也稱為「葑田」。
《國語辭典》:黏土  拼音:nián tǔ
具塑性與黏性的土壤,由直徑小于二百五十六分之一毫米的礦物細粒所組成。依成分的不同,可用于燒制磚、瓦、陶瓷器,或其他工業(yè)制品。
《漢語大詞典》:膩壤(膩壤)
肥沃的泥土。 宋 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金刀玉刀裁量妙,香膏膩壤彌密縫?!卑?,此謂用好土封護接枝之處。
《國語辭典》:泥坯  拼音:ní pī
1.尚未放進窯里燒制的磚瓦原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七。土部。烏古瓦》:「夏桀始以泥坯燒作瓦。」
2.未經(jīng)過燒制的陶器坯子。也稱為「泥胎兒」。
《國語辭典》:泥工  拼音:ní gōng
從事泥土建筑工程的人。如:「我們得請個泥工,將這漏水的屋頂修理好。」
《漢語大詞典》:泥糊糊
形容泥土稀爛。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八回:“不提防莊稼地泥糊糊的,大姐一滑,連扶她的,三個都跌倒了?!?/div>
分類:泥土稀爛
《高級漢語詞典》:籠鍤
盛土的籠和鏟挖泥土的鍬
《漢語大詞典》:壤芥
泥土和小草,比喻微賤的事物。 清 唐甄 潛書·自明:“寶非己有,猶壤芥也,夫豈非寶不可以為寶!以斯譬道,道非己有,夫豈非道不可以為道!”
《漢語大詞典》:抗木
古葬具。棺槨上面的木架。木上加席,以擋住泥土。儀禮·既夕禮:“抗木橫三縮二,加抗席三?!?鄭玄 注:“抗,御也,所以御止土者。其橫與縮各足掩壙?!?span id="zmsnf6f" class="book">《奴隸制時代·蜥蜴的殘夢》引 郭寶鈞 曰:“棺槨放置后,加抗木其上,此層陳列儀仗,殉者隨儀仗排列,得全首領(lǐn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