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泰 → 夳泰”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人心齊,泰山移(人心齊,泰山移)  拼音: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諺語)眾人若能齊一心志,力可移山。比喻團結的重要。如:「常言道:『人心齊,泰山移。』我們應團結一致,方能早日達成任務?!?/div>
《國語辭典》:死有重于泰山,輕于鴻毛(死有重于泰山,輕于鴻毛)  拼音:sǐ yǒu 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諺語)死亡的意義不同,可如泰山般重要非凡,也可如鴻毛一樣微不足道。如:「死有重于泰山,輕于鴻毛,如為情所困而自殺與慷慨赴義以就死,何者有意義呢?」
《國語辭典》:登泰山而小天下  拼音:dēng tài shān ér xiǎo tiān xià
比喻眼界開闊,見識廣遠。語本《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弧?/div>
《國語辭典》:挾泰山超北海(挾泰山超北海)  拼音:xié tài shān chāo běi hǎi
用胳膊夾泰山,跨越北海。語本《孟子。梁惠王上》:「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皇钦\不能也?!贡扔髯霾坏降氖虑?。
《國語辭典》:阿爾泰山(阿爾泰山)  拼音:ā ěr tài shān
山名。位于中國西北中蘇邊界,斜走于蒙古、新疆之間,以產金著名。蒙古語為金山之意,故也稱為「金山」。
《國語辭典》:安若泰山  拼音:ān ruò tài shān
形容穩(wěn)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元。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七。奇對》:「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館,安若泰山?!挂沧鳌赴踩缣┥健埂ⅰ阜€(wěn)如泰山」。
《國語辭典》:安于泰山(安于泰山)  拼音:ān yú tài shān
如泰山一樣安然不動。形容安然穩(wěn)固。「泰」文獻異文作「太」?!稘h書。卷五一。枚乘傳》:「易于反掌,安于太山?!?/div>
《漢語大詞典》:篤定泰山(篤定泰山)
像 泰山 那樣穩(wěn)定。比喻有絕對把握,無須憂慮。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徐總經理 說:﹞那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篤定 泰山 !” 張英 《老年突擊隊》一:“怪他們養(yǎng)我時少生一雙手,如果我有兩雙手,這點配件就篤定 泰山 可以完成?!?/div>
《國語辭典》:鴻毛泰山(鴻毛泰山)  拼音:hóng máo tài shān
比喻二者輕重懸殊,多指生命價值的重大和輕微。語本《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埂杜f唐書。卷一二七。列傳。彭偃》:「君子遇夷險之機,不易其節(jié);小人昧逆順之道,而陷于刑。鴻毛泰山,斯為至論?!?/div>
《國語辭典》:不識泰山(不識泰山)  拼音:bù shì tài shān
比喻不知禮敬或認不出地位高、本領大的人?!端疂G傳》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瀆兄長,望乞恕罪。」
《國語辭典》:安如泰山  拼音:ān rú tài shān
形容穩(wěn)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三國演義》第四五回:「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也作「安若泰山」、「穩(wěn)如泰山」。
《漢語大詞典》:阿爾泰山脈
亞洲主要山脈之一。在中國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海拔2000~3000米,最高峰友誼峰(4374米)在中、蒙邊界。有冰川分布。中國西北重要高山牧場,富金礦。
《國語辭典》:螞蟻搬泰山(螞蟻搬泰山)  拼音:mǎ yǐ bān tài shān
比喻任務艱鉅,個人力量雖小,但團結一致,終有完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