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6詞典 1分類詞匯 185
《國語辭典》:分淺緣?。ǚ譁\緣薄)  拼音:fèn qiǎn yuán bó
緣分淺薄。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身未到,心先到,分淺緣薄,有上梢沒下梢?!挂沧鳌阜直【墤a」、「分淺緣慳」。
分類:緣分淺薄
《國語辭典》:分淺緣慳(分淺緣慳)  拼音:fèn qiǎn yuán qiān
緣分淺薄。明。崔時佩《西廂記》第二四出:「張君瑞,想是你分淺緣慳,雨打梨花深閉門?!挂沧鳌阜直【墤a」、「分淺緣薄」。
《國語辭典》:分薄緣慳(分薄緣慳)  拼音:fèn bó yuán qiān
緣分淺薄。也作「分淺緣薄」、「分淺緣慳」。
分類:緣分淺薄
《國語辭典》:功微德薄  拼音:gōng wéi dé bó
功勞微小,福德淺薄。《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
《國語辭典》:谫薄之材(谫薄之材)  拼音:jiǎn bó zhī cái
疏陋淺薄的資質(zhì)。多用為自謙之詞。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二折:「小生谫薄之材,豈足以干長者乎?」
《國語辭典》:資淺望輕(資淺望輕)  拼音:zī qiǎn wàng qīng
資歷淺薄,聲望渺小。常用作自謙之辭。宋。朱熹〈乞追還待制職名奏狀六〉:「伏念臣自去歲誤蒙圣恩,擢置近列,使侍講筵,即以迂疏寡陋,資淺望輕,懇辭四五,而不獲命,遂已不敢復(fù)辭講職?!?/div>
《國語辭典》:謏聞淺說(謏聞淺說)  拼音:xiǎo wén qiǎn shuō
形容小有名氣,學(xué)識淺薄。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七○。術(shù)下篇》:「凡我同志,庶幾于此者,要在細(xì)求真訣,務(wù)以師授,不可以謏聞淺說,多言或中之義所希企及矣?!?/div>
《國語辭典》:醯雞甕里(醯雞甕里)  拼音:xī jī wèng lǐ
見聞狹窄、眼光淺薄的人。參見「甕里醯雞」條。宋。黃庭堅〈演雅〉詩:「老蚌胎中珠是賊,醯雞甕里天幾大?!?/div>
《國語辭典》:志大才短  拼音:zhì dà cái duǎn
志向遠(yuǎn)大,而才智淺薄。參見「志大才疏」條?!杜f五代史。卷六六。唐書。安重誨傳》:「議者以重誨有經(jīng)綸社稷之大功,然志大才短,不能回避權(quán)寵。」
《國語辭典》:意廣才疏(意廣才疏)  拼音:yì guǎng cái shū
志向遠(yuǎn)大而才能淺薄。元。魏初〈石州慢。千古汗青〉詞:「意廣才疏,事與古先殊別。」
《國語辭典》:薄祚寒門(薄祚寒門)  拼音:bó zuò hán mén
福分淺薄,貧困卑賤的家世?!?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二回:「縱然偶生于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qū)制駕馭,必為奇優(yōu)名娼?!?/div>
《國語辭典》:鄙夫之見(鄙夫之見)  拼音:bǐ fū zhī jiàn
淺薄、粗陋者的見解?!?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我與先生既非舊交,向日又不曾受過你的恩惠,這不過是我一時偶然高興。你若認(rèn)真感激起我來,那倒是個鄙夫之見了?!?/div>
《國語辭典》:不見識面(不見識面)  拼音:bù jiàn shì miàn
沒有見識或見識淺薄?!?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這死不見識面的貨!他一個撫院衙門里住著的人,他沒有見過板鴨和肉!」也作「不見世面」。
《國語辭典》:不見世面(不見世面)  拼音:bù jiàn shì miàn
見識淺薄,所知甚少。如:「他平日深居簡出,不見世面,已逐漸與社會脫節(jié)?!挂沧鳌覆灰娮R面」。
《國語辭典》:德薄能鮮(德薄能鮮)  拼音:dé bó néng xiǎn
鮮,少。德薄能鮮形容自己德行淺薄而才能不強。宋。歐陽修〈瀧岡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jié),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