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5,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于謙
南雷
東白
沈園
吳均
鵝鼻
龕赭
仙華
澉浦
鑒曲
甌江
岳墳
嚴(yán)陵瀨
五泄
柳浦
《國語辭典》:于謙(于謙)  拼音:yú qiān
人名。(西元1394~1453)字廷益,明浙江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永樂進士,官至兵部尚書。英宗土木堡之變,議立景帝,定策固守,英宗得還。英宗復(fù)位后,謙因讒被殺。弘治時追謚肅憫,萬歷時改謚忠肅。著有于肅憫公集傳世。
《漢語大詞典》:南雷
即 南雷里 。 浙江省 余姚縣 之南,有大、小 雷峰 ,峰下有 南雷里 。 唐 陸龜蒙 《四明山詩序》:“ 謝遺塵 者,有道之士也,嘗隱於 四明 之 南雷 ?!?清 黃宗羲 建 續(xù)鈔堂 於此,隱居著書,世稱 南雷先生 。有南雷文定行世。
分類:浙江
《漢語大詞典》:東白(東白)
(1).指 東白源 ,七十二福地之一。地在今 江西省 奉新縣 境。傳說中的仙境。 前蜀 貫休 《酬周相公見贈》詩:“境陟名山烹錦水,睡忘 東白 洞平茶?!眳⒁姟?七十二福地 ”。參閱《洞天福地記》。
(2).指 浙江省 東陽縣 東白山 。亦以代指 東陽縣 。 宋 樓鑰 《送從弟叔韶尉東陽》詩:“況將尉 東白 ,士友尚歆艷?!?/div>
《漢語大詞典》:沈園(沈園)
南宋 時名園。在 浙江省 紹興市 內(nèi)。原為 沈 姓舊業(yè),故名。相傳 南宋 詩人 陸游 曾會出妻 唐琬 于此。 宋 陸游 《沈園》詩之一:“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 非復(fù)舊池臺?!焙笥脼榉蚱薹蛛x后重又見面之典。 郁達夫 《毀家詩紀(jì)》之十九:“ 沈園 舊恨從頭數(shù),淚透 蕭郎 蜀錦衾?!?/div>
《國語辭典》:吳均(吳均)  拼音:wú jūn
人名。(西元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故鄣(今浙江省安吉縣西北)人。通史學(xué),工詩,善于寫景,小品書札尤為見長。文辭清拔,時人多仿效之,號為「吳均體」。著有《后漢書注》、《錢塘先賢傳》、《通史》、《續(xù)齊諧記》等。
《漢語大詞典》:鵝鼻(鵝鼻)
山谷名。在 浙江 秦望山 。 宋 陸游 《有感》詩:“已卜一菴 鵝鼻谷 ,可無芝朮療朝饑。”自注:“ 鵝鼻谷 在 秦望山 , 秦 刻石之所,崖嶺巉峻?!?元 吳萊 《觀秦丞相斯鄒嶧山刻石墨本碑》詩:“ 鵝鼻 峯頭不可上,魑魅晝泣駭熊豹。” 明 劉基 《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詩:“其前對 鵝鼻 ,突兀正冠冕。”
《漢語大詞典》:龕赭(龕赭)
龕山 與 赭山 的并稱。在 浙江省 蕭山市 東北。古時兩山夾江對峙?,F(xiàn)均處 錢塘江 南岸。 宋 周弼 《吳山仁王寺》詩:“ 甌 閩 散驛緣江島, 龕 赭 收潮入海門?!?元 楊維楨 《古觀潮圖》詩:“須臾海壁 龕 赭 門,地卷銀龍薄于紙?!?/div>
《漢語大詞典》:仙華(仙華)
(1). 南朝 齊 宮殿名。南齊書·東昏侯紀(jì):“后宮遭火之后,更起 仙華 、 神仙 、 玉壽 諸殿……窮極綺麗?!?br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浦江縣 。又名 少女峰 。《角山樓增補類腋·金華府·仙華山》:“﹝ 仙華 在﹞ 浦江 。一名 少女峯 。相傳 黃帝 少女修真處。”
《國語辭典》:澉浦  拼音:gǎn pǔ
鄉(xiāng)鎮(zhèn)名。在浙江省海鹽縣東南。南臨杭州灣,明朝時為對外貿(mào)易港。
《漢語大詞典》:鑒曲(鑑曲)
亦作“鑒曲”。 指 鑒湖 。在 浙江 紹興 。語本新唐書·隱逸傳·賀知章:“又求周宮湖數(shù)頃為放生池,有詔賜 鏡湖 剡川 一曲?!?宋 周密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詞:“ 鑒曲 寒沙, 茂陵 煙草,俛仰千古悠悠?!币槐咀鳌?鑑曲 ”。 宋 張炎 《憶舊游·寄沉堯道諸公》詞:“留連,住人處,是 鑒曲 窺鶯,蘭沼圍泉?!?清 俞蛟 夢廠雜著·潮嘉風(fēng)月·軼事:“何日扁舟返 鑑曲 ,匡牀夜雨話聯(lián)蟬?!?/div>
分類:浙江紹興
《國語辭典》:甌江(甌江)  拼音:ōu jiāng
水名。在浙江省境,有二源。南源出自慶元縣西北蠻頭山,北源出自遂昌縣西南貴義嶺,二流至麗水縣會合,東南流經(jīng)青田、永嘉二縣注入溫州灣。也稱為「蜃江」、「溫江」、「永寧江」、「永嘉江」。
《國語辭典》:岳墳(岳墳)  拼音:yuè fén
岳飛的墓。位于浙江省杭縣棲霞嶺下,面對西湖。
《漢語大詞典》:嚴(yán)陵瀨(嚴(yán)陵瀨)
在 浙江 桐廬縣 南,相傳為 東漢 嚴(yán)光 隱居垂釣處。后漢書·逸民傳·嚴(yán)光:“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釣處為 嚴(yán)陵瀨 焉?!?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自縣( 桐廬縣 )至 於潛 ,凡十有六瀨,第二是 嚴(yán)陵瀨 ,瀨帶山,山下有一石室, 漢 光武帝 時 嚴(yán)子陵 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十:“ 嚴(yán)州 有 嚴(yán)光 釣瀨,名 嚴(yán)陵瀨 。”
《漢語大詞典》:五泄(五洩)
亦作“ 五洩 ”。 山名。在 浙江 諸暨縣 境,因山有五瀑布而得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東逕 諸暨縣 與 洩溪 合, 溪 廣數(shù)丈,中道有兩高山夾溪,造云壁立,凡有五洩……瀑布,土人號為洩也。” 明 徐渭 《哀駱懷遠公驗詞》詩:“遲余去 五泄 ,深衣遠相迎?!?/div>
《漢語大詞典》:柳浦
(1).植柳的水濱。 唐 趙嘏 《西江晚泊》詩:“茫茫靄靄失西東,柳浦桑村處處同?!?br />(2).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鳳凰山 下。為 浙江 南北交通要津。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浙江二·錢塘縣》:“ 柳浦 , 六朝 時謂之 柳浦埭 。 劉宋 泰始 二年遣 吳喜 擊 孔顗 等於 會稽 , 喜 自 柳浦 渡,取 西陵 ,擊斬 庾業(yè)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