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雷峰塔  拼音:léi fēng tǎ
1.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旁的南屏山上。五代時錢俶為妃黃氏所建,今已傾圮。傳說中白娘子被金山寺法海和尚鎮(zhèn)壓在此塔之下。峰陰有夕照寺,故有「雷峰夕照」之稱,為西湖十景之一。
2.戲曲劇目。清黃圖珌所作傳奇劇本,方成培有同名作品。內(nèi)容敘述白蛇精白素貞與青蛇變成的小青,遇見許仙,許、白二人相戀,法海和尚與白斗法,最后將之鎮(zhèn)壓于雷峰塔下的故事。情節(jié)屈折,凄艷感人。也稱為「白蛇傳」。
《漢語大詞典》:花調(diào)(花調(diào))
曲藝曲種。 清 時流行于 浙江 杭州 。 清 范祖述 《杭俗遺風(fēng)·聲色類》:“花調(diào):亦以五人分腳色,用絃子、琵琶、洋琴、鼓板,所唱之書,均係七字唱本,其調(diào)慢而且爛,每本五六回。”
《漢語大詞典》:鶯脰湖(鶯脰湖)
亦作“鸎脰湖”。
(1).湖名。在 江蘇省 吳江市 ,以湖形似鶯脰得名。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日要設(shè)一個大會,遍請賓客游 鶯脰湖 ?!?清 趙翼 《題黃道婆祠》詩:“君看 鶯脰湖 邊月,夜夜寒燈剔短釭?!币嗍∽鳌?鶯脰 ”。 清 錢謙益 《冬日嘉興舟中戲示惠香》詩之一:“理曲近憐 鶯脰 水,弄花遙惜 馬塍 風(fēng)?!?清 陳維嵩 《燕歸慢·松陵道上追感計甫草趙山子兩孝廉》詞:“來朝過 鶯脰 ,好撥棹破晴空?!?br />(2).湖名 浙江省 鄞縣 廣德湖 的舊稱。 宋 曾鞏 《廣德湖記》:“﹝ 鄞縣 廣德湖 ﹞其舊名曰 鸎脰湖 ,而今名, 大歷 八年令 儲仙舟 之所更也?!?/div>
《國語辭典》:浣紗溪(浣紗溪)  拼音:huǎn shā xī
河川名:(1)在浙江省青田縣長壽峰。相傳南朝宋謝靈運(yùn)遇浣紗仙女于此。(2)在浙江省紹興縣。因西施曾于此地浣紗而得名。也稱為「若耶溪」。
《漢語大詞典》:浣溪沙
亦作“ 浣溪紗 ”。亦作“ 浣紗溪 ”。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見 唐 人詞,仄韻始自 南唐 李煜 ,均雙調(diào)四十二字。參閱 清 萬樹 詞律卷三。
(2).曲牌名。有二,均屬南曲南呂宮。其一字?jǐn)?shù)格律與詞牌半闋同,用作引子;另一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
《漢語大詞典》:表忠觀(表忠觀)
觀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涌金門 外,今稱 錢王祠 , 宋 熙寧 中 趙抃 所建,用以表彰 吳越 錢 氏的功德。后賜名為 表忠觀 。 明 嘉靖 中曾改筑。祠內(nèi)鐫有 蘇軾 表忠觀 碑文,今全文八幅系后人摹刻。 明 高啟 《唐昭宗賜錢武肅王鐵券歌》:“行人曾過 表忠觀 ,風(fēng)雨斷蘚薶殘碑?!?/div>
《漢語大詞典》:獨(dú)秀峰(獨(dú)秀峰)
(1).山名。在 浙江 樂清 雁蕩山 中。 明 黃國勝 《靈巖諸景》詩:“ 獨(dú)秀峰 前落飛瀑,好濡卓筆寫云箋?!?br />(2).山名。在 廣西 桂林 市中心。 賀敬之 《桂林山水歌》:“呵!是夢境呵,是仙境?此時身在 獨(dú)秀峰 !”
《漢語大詞典》:仙霞關(guān)(仙霞關(guān))
關(guān)名。在 浙江省 江山縣 南 仙霞嶺 上。詳“ 仙霞嶺 ”。參閱《讀史方輿紀(jì)要·浙江一》
《漢語大詞典》:千秋觀(千秋觀)
古跡名。 唐 賀知章 舊宅。在 浙江省 紹興縣 東北。其后改名 天長觀 , 宋 改名 鴻禧觀 , 明 改名 明真觀 ,今稱 道士莊 。新唐書·隱逸傳·賀知章:“ 天寶 初……乃請為道士,還鄉(xiāng)里,詔許之,以宅為 千秋觀 而居。” 宋 陸游 《春游》詩:“ 千秋觀 里逢新燕, 九里山 前聽午雞?!眳㈤?span id="k59llv6" class="book">《嘉慶一統(tǒng)志·紹興府·鴻禧觀》。
《漢語大詞典》:玉霄峰
山峰名。在 浙江 天臺山 。傳說為仙人所居。太平廣記卷二一引《仙傳拾遺·司馬承禎》:“吾( 司馬承禎 )自居 玉霄峰 ,東望 蓬萊 ,常有真靈降駕?!?宋 陳與義 《南柯子·塔院僧閣》詞:“此間何似 玉霄峰 。遙望 蓬萊 ,依約曉云東。”
《漢語大詞典》:金華洞(金華洞)
勝跡名。道書稱三十六洞天之一,在 浙江省 金華市 北 金華山 下。云笈七籤卷二七:“第三十六 金華山 洞,周迴五十里,名曰 金華洞 元天,在 婺州 金華縣 ,屬 戴真人 治之?!?/div>
《國語辭典》:雁蕩山(雁蕩山)  拼音:yàn dàng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轄樂清市縣北,盤曲數(shù)百里,風(fēng)景甚佳,絕頂有湖,因雁春歸過宿其中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月波樓(月波樓)
(1).古樓名。舊址在 湖北省 東部、 長江 北岸的 黃岡市 西。 宋 王禹偁 《月波樓詠懷》:“日日江樓上,風(fēng)物得冥搜。何人名 月波 ,此義頗為優(yōu)?!?br />(2).古樓名。在 嘉興府 (今 浙江省 嘉興市 )西北城上。 宋 朱敦儒 《好事近》詞:“吹笛 月波樓 中,有何人相識?”明一統(tǒng)志·嘉興府:“ 月波樓 在府西北城上,下瞰 金魚池 。 宋 元祐 中知州 令狐挺 建, 政和 中 毛滂 重脩,自作記云:望而見月,其大不過如盤盂,然無有遠(yuǎn)近,容光必照,而秀澤國也。水濱之人,起居飲食,與水波接。 令狐君 乃為此樓,以名 月波 ,意將攬取二者於一樓之上也?!?/div>
《漢語大詞典》:楢溪
山名。在 浙江省 天臺縣 東。又名 歡溪 。 晉 孫綽 《游天臺山賦》:“濟(jì) 楢溪 而直進(jìn),落五界而迅征?!?唐 杜甫 《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詩:“履穿 四明 雪,饑拾 楢溪 橡。”
《漢語大詞典》:六和塔
亦稱“ 六合塔 ”。 在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南 錢塘江 邊 月輪山 上。塔為八角形,外觀十三級,內(nèi)分七層,高約六十米。 宋 開寶 三年(公元970年) 吳越王 錢俶 建以鎮(zhèn)江潮,其地舊有 六和寺 ,故名。歷代屢毀屢修。解放后重加修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是 杭州市 名勝之一。
《漢語大詞典》:五百灘(五百灘)
灘名。在今 浙江 金華市 西南五里 金華江 中。古時相傳舟行過此,需五百人牽挽方可渡,故名。 唐 李白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詩之二:“聞?wù)h 金華 渡,東連 五百灘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