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海埏
海邊。 清 趙翼 《漳州木棉庵懷古》詩:“門高戚里連宮掖,朝倚長城奠海埏。” 清 趙翼 《皇上八旬圣壽恭紀》詩之八:“豈徒京國祝釐虔,巷舞衢歌遍海埏?!?/div>
分類:海邊
《漢語大詞典》:海溆
海邊。 元 薩都剌 《元統(tǒng)乙亥余錄囚至滄州坐清風樓》詩:“暮云連海溆,明月滿 滄州 。”
分類:海邊
《漢語大詞典》:澥宇
海邊。 明 張煌言 《復郎廷佐書》:“同仇益廣,晚節(jié)愈堅,練兵澥宇,正為乘時。”
分類:海邊
《漢語大詞典》:海沿子
海邊。言其僻遠。紅樓夢第五三回:“你們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這道理?”
分類:海邊僻遠
《國語辭典》:海隅  拼音:hǎi yú
沿海偏遠的地方?!稌?。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div>
《國語辭典》:海波  拼音:hǎi bō
海浪。如:「海波洶涌」。唐。方干 題睦州烏龍山禪居詩:「人世驅馳方丈內,海波搖動一杯中?!?/div>
《國語辭典》:海嶠(海嶠)  拼音:hǎi jiào
海邊多山的地方。唐。張九齡 送使廣州詩:「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嶠行?!?/div>
分類:海邊山嶺
《國語辭典》:灘頭(灘頭)  拼音:tān tóu
沙灘。如:「這條船受到巨浪襲擊而擱淺在灘頭?!?/div>
《國語辭典》:薄海  拼音:bó hǎi
1.逼近于海?!妒酚?。卷一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常山以南,大行左轉,度河、濟,阿、甄以東薄海,為齊、趙國?!埂睹魇?。卷一二三。張士誠列傳》:「當是時,士誠所據,南抵紹興,北踰徐州,達于濟寧之金溝,西距汝、潁、濠、泗,東薄海,二千馀里,帶甲數十萬?!?br />2.海內外各地。如:「國慶佳節(jié),薄海騰歡?!埂端问?。卷一三三。樂志八》:「中天褅郊,薄海朝貢?!埂肚迨犯濉>硪凰木?。交通志一》:「是以干路收歸國有,命下之日,薄海百姓,必無阻撓之慮。」
《國語辭典》:海鷗(海鷗)  拼音:hǎi ōu
動物名。一種海鳥。鳥綱鷸形目鷗科。嘴尖朝下彎曲,捕食魚類,常飛翔于海上,群棲于靠近陸地的島嶼。
《漢語大詞典》:海市
(1).大氣因光折射而形成的反映地面物體的形象。舊稱蜃氣。 晉 伏琛 《三齊略記》:“海上蜃氣,時結樓臺,名海市?!?宋 沈括 夢溪筆談·異事:“ 登州 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一·蛟龍附蜃附錄:“﹝蜃﹞能吁氣成樓臺城郭之狀,將雨即見,名蜃樓,亦曰海市。”《老殘游記》第一回:“大家住下,也就玩賞玩賞海市的虛情,蜃樓的幻相。” 楊朔 《海市》:“最奇的是海上偶然間出現的幻景,叫海市?!眳⒁姟?海市蜃樓 ”。
(2).海邊城市。 唐 鮑溶 《采葛行》:“蠻女將來海市頭,賣與 嶺 南貧估客。”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富民說:“上溯 康 乾 之際,稅釐不征而度充,海市禁而闤闠足?!?陳毅 《初游青島》詩:“海市燈輝煌,海水漫無邊。”
《國語辭典》:海市蜃樓(海市蜃樓)  拼音:hǎi shì shèn lóu
一種物理現象。以字義而言,蜃是指大蛤蜊,傳說蜃能吐氣而形成樓臺城市等景觀,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三。鱗部。蛟龍》。實際上,海市蜃樓的形成,是由于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fā)生折射或反射作用,而使得遠處的景物影像被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后亦用以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駢字類編。卷四六。山水門。海。海市》引《隋唐遺事》:「張昌儀恃寵,請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也作「海樓」、「蜃樓」、「蜃樓海市」。
《漢語大詞典》:窮海(窮海)
僻遠的海邊。亦指大海。后漢書·耿恭傳論:“余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 漢 羞。”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明 唐順之 《謝賜銀幣表》:“頓增中戶三家之產,且適窮海四時之溫?!?/div>
《漢語大詞典》:海壖
亦作“ 海堧 ”。 海邊地。亦泛指沿海地區(qū)。 唐 柳宗元 《南省轉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俗故事》詩:“圣代提封盡海壖,狼荒猶得紀山川?!?宋 蘇軾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詩:“流傳至此誰使然,并包 齊 魯 窮海壖?!?明 歸有光 《祭朱恭靖公文》:“唯 崑 為縣,僻在海堧?!?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今之大法,自法、井、海堧有鹽而外,露田稻最長,黍、稷、粱、麥各有品也?!?/div>
《國語辭典》:近海  拼音:jìn hǎi
臨近陸地的海域。如:「近海漁業(yè)」。
《國語辭典》:堤岸  拼音:tí àn
1.防治河水漫溢的擋水工程。唐。韓愈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下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br />2.城市名。原屬越南南部。參見「堤岸市」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