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淵囿(淵囿)
比喻深?yuàn)W隱密,事物薈萃的地方。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修文則財(cái)衍,行武則士要;為政則化上,篡逆則難誅;進(jìn)攻則百剋,退守則有餘:斯固帝王之淵囿,而守國之利器也?!?/div>
《漢語大詞典》:缊奧(緼奧)
深?yuàn)W,奧義。 漢 趙岐 《〈孟子〉題辭》:“儒家惟有 孟子 閎遠(yuǎn)微妙,緼奧難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擬圣作經(jīng)》:“ 王通 作中説以擬論語之緼奧。” 元 陳澔 《〈禮記集說〉序》:“蓋欲以坦明之説,使初學(xué)讀之即了其義,庶幾章句通而緼奧自見?!?/div>
《漢語大詞典》:寂昧
幽隱深?yuàn)W。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隱訣序》:“凡五經(jīng)子史,爰及賦頌,尚歷代注釋,猶不能辨,況玄妙之秘途,絶領(lǐng)之奇篇,而不可探括沖隱,窮思寂昧者乎?” 南朝 梁 王暕 《答與王公朝貴書》:“圣旨玄照,啟寤羣蒙,義顯幽微,理宣寂昧?!?/div>
《漢語大詞典》:奧澀(奧澀,奧澁)
亦作“奧澀”。深?yuàn)W艱澀。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 李淑 之文自高一代……末年尤奧澁,人讀之至有不能曉者?!?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 樊宗師 為文,奧澀不可讀,亦自名家?!?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其實(shí)《石鼓歌》等杰作,何嘗有一語奧澁,而磊落豪橫,自然挫籠萬有。” 郭沫若 《蒲劍集·中蘇文化之交流》:“﹝變文﹞起初大概是用以演變奧澀的佛經(jīng),即佛經(jīng)的通俗化?!?/div>
《漢語大詞典》:奧渺
謂深?yuàn)W微妙。 明 方孝孺 《棠溪書舍記》:“古之為學(xué)者可見矣,其幽深?yuàn)W渺者雖不可以言傳,未有道不足以周萬里,才不足以用天下,而可為圣賢者也?!?清 尤侗 《〈堅(jiān)瓠秘集〉序》:“夫天地間瑰異之觀,古今來奧渺之跡,無不散見之於書。”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雕菰樓叢書》:“ 趙氏 所詮性理,本皆平實(shí),無一奧渺窈繞語, 焦氏 尤一空理障?!?/div>
《漢語大詞典》:秘歷(秘曆)
深?yuàn)W的歷數(shù)。晉書·范隆傳:“ 隆 隱跡不應(yīng)州郡之命,晝勤耕稼,夜誦書典,頗習(xí)秘歷陰陽之學(xué),知并將有氛祲之祥,故彌不復(fù)出仕?!?/div>
《漢語大詞典》:窮賾(窮賾)
謂窮究深?yuàn)W的道理。 晉 潘尼 《釋奠頌》:“探幽窮賾,溫故知新。” 宋 曾敏行 獨(dú)醒雜志卷二:“春分已后日入赤道內(nèi),秋分已后日出赤道外,二分日行赤道,故南北皆無景也,其制作窮賾如此?!?/div>
《漢語大詞典》:深迂
深?yuàn)W曲折。 漢 王充 論衡·自紀(jì):“夫文由語也,或淺露分別,或深迂優(yōu)雅,孰為辯者?” 漢 王充 論衡·自紀(jì):“夫筆著者,欲其易曉而難為,不貴難知而易造;口論務(wù)解分而可聽,不務(wù)深迂而難睹?!?/div>
《漢語大詞典》:賞要(賞要)
(1).探求精微深?yuàn)W之道。《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英英 文若 ,靈鑒洞照,應(yīng)變知微,探賾賞要?!?李周翰 注:“賞,探也;探求奇要之道也?!?br />(2).精當(dāng),精微。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中·佛陀耶舍:“于時(shí) 羅什 出十住經(jīng)一月餘日,疑難猶豫,尚未操筆。 耶舍 既至,共相徵決,辭理方定,道俗三千餘人,皆嘆其賞要?!?br />(3).指精微玄妙之理。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習(xí)禪二·智顗:“即往 天臺(tái) ,既達(dá)彼山,與 光 相見,即陳賞要?!?/div>
《漢語大詞典》:幽揵
謂深?yuàn)W的法門。喻佛教經(jīng)典。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玄關(guān)幽揵,感而遂通?!睋b,一本作“ 鍵 ”。 李善 注:“玄關(guān)、幽揵,喻法藏也。” 張銑 注:“玄、幽,謂道之深邃也;關(guān)、鍵,皆所以閉拒於門者?!?/div>
《漢語大詞典》:沈奧
亦作“沉奧”。
(1).深邃奧妙。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四:“ 東方朔 因滑稽浮誕以匡諫,洞心於道教,使沉奧之跡,昭然顯著,故曰洞冥?!?明 張綸 《林泉隨筆》:“ 宋太史 《宋曲》,沉奧典雅,極力模倣,猶瞠乎 柳 之后?!?br />(2).指深?yuàn)W的學(xué)理。宋書·律歷志下:“臣少鋭?dòng)奚校瑢9?shù)術(shù),搜練古今,博采沉奧, 唐 篇 夏 典,莫不揆量, 周 正 漢 朔,咸加該驗(yàn)?!?br />(3).指大地。語出文選·班固〈典引〉:“有沉而奧?!?李善 注:“奧,濁也。言兩儀始分之時(shí),其氣和同,沉而濁者為地,浮而輕者為天?!?span id="ijesgud" class="book">《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奧之茫茫。”
《漢語大詞典》:奧詭(奧詭)
深?yuàn)W奇詭。 明 袁宏道 《游天門開》詩:“又如讀 殷 《盤》,聱軋飣奧詭?!?梁啟超 《湖南時(shí)務(wù)學(xué)堂學(xué)約》:“傳世之文,或務(wù)淵懿古茂,或務(wù)沉博絶麗,或務(wù)瑰奇奧詭?!?/div>
《漢語大詞典》:邈玄
深?yuàn)W玄妙。 李大釗 《厭世心與自覺心》:“此事訴于哲理,太涉邈玄。”
《漢語大詞典》:僻奧
奇僻古奧;生僻深?yuàn)W。 明 楊慎 《楊炯稱王勃》:“所謂九知者,蓋用漢書九變,復(fù)貫知言之選之語也。其僻奧如此?!?清 黃宗羲 《澤望黃君壙志》:“其詩初喜僻奧,余一變而之冷淡, 澤望 亦變其文?!?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誓、誥則雜以方言,使之易曉,辭不通今,若有僻奧,而大指所歸,示生人之利害?!?/div>
《漢語大詞典》:質(zhì)奧(質(zhì)奧)
樸實(shí)而深?yuàn)W。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下:“余初讀尤漫然,載閲之覺其詞頗質(zhì)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