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18
詞典
16
分類詞匯
173
佛典
129
共173,分12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智慧劍
障累
障惱
煩籠
煩惱魔
煩惱賊
急煩
懊懷
閑淘氣
厭煎
玄廢
三歸依
障習(xí)
障染
躁釋
《國語辭典》:
智慧劍(智慧劍)
拼音:
zhì huì jiàn
比喻智慧果決,能斷絕煩惱、牽絆?!毒S摩詰所說經(jīng)。菩薩行品。第十一》:「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分類:
佛教語
能斷
斷除
除煩
煩惱
智慧
《漢語大詞典》:
障累
佛教語。謂惡業(yè)的妨礙和煩惱。 南朝 梁武帝
《斷酒肉文》
之四:“弟子 蕭衍 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xué)僧尼、諸寺三宮,向已粗陳魚肉,障累招致苦果?!?/div>
分類:
佛教語
惡業(yè)
妨礙
煩惱
《漢語大詞典》:
障惱(障惱)
亦作“ 障腦 ”。 佛教語。煩惱。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謝敕聽從舍利入殿禮拜啟》
:“臣比身心,得無障惱?!?南朝 陳
徐陵
《又與天臺(tái)智者大師書》
:“愿一日 康勝山 中春夏,無餘障腦耳。”
分類:
佛教語
煩惱
《漢語大詞典》:
煩籠(煩籠)
(1).樊籠。關(guān)鳥獸的籠子。 宋
范仲淹
《天驥呈才賦》
:“矯矯焉,鯨躍乎滄海;昂昂焉,鶴出乎煩籠?!?br />(2).指煩惱的牢籠。
《
法苑珠林
》
卷四一:“煩籠幽閉,難成出離?!?span id="sq1mwcz"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 彌勒 ,汝久居圣位,已出煩籠,三僧祇刼修行,百萬生中精進(jìn)?!?/div>
分類:
樊籠
煩惱
鳥獸
牢籠
籠子
《漢語大詞典》:
煩惱魔(煩惱魔)
佛教語。四魔之一。謂煩惱能擾亂身心,障礙正覺。 隋 智顗
《童蒙止觀》
卷上:“道高方知魔盛,仍須善識(shí)魔事。但有四種:一,煩惱魔;二,陰入界;三,死魔;四,鬼神魔。” 舒化龍
《漢語發(fā)展史略》
第二編第三章第二節(jié):“佛家有所謂四魔之說:一是煩惱魔,二是陰魔,三是死魔,四是自在天魔?!?/div>
分類:
佛教語
煩惱
擾亂
身心
《漢語大詞典》:
煩惱賊(煩惱賊)
佛教語。謂煩惱傷人之性,有如盜賊。
《維摩經(jīng)·菩薩行品》
:“以智慧劍,破煩惱賊?!?span id="qspmwnk" class="book">《
法苑珠林
》卷五六:“我心得解脫,無明大黑闇;斷除諸有葢,以殺煩惱賊?!?金
元好問
《龍門川大清安禪寺碑》
:“有為煩惱賊所嬈者,我愿為法城塹?!?/div>
分類:
佛教語
煩惱
傷人
有如
盜賊
《漢語大詞典》:
急煩(急煩)
急躁煩惱。
《
白雪遺音·嶺兒調(diào)·心腹事兒
》
:“心腹事兒難言,腹內(nèi)急煩,斷腸腸又?jǐn)?,血淋淋癡心一片?!?/div>
分類:
急煩
急躁
煩惱
《漢語大詞典》:
懊懷(懊懷)
心中煩惱。 明
高明
《琵琶記·幾言諫父》
:“孩兒,吾老入桑榆,自嘆吾之皓首。汝身乖琴瑟,每為汝而懊懷?!?/div>
分類:
心中
中煩
煩惱
《國語辭典》:
閑淘氣(閑淘氣)
拼音:
xián táo qì
閑暇無聊,空惹煩惱。元。曾瑞〈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無情杜宇閑淘氣〉曲:「無情杜宇閑淘氣,頭直上耳根底,聲聲聒得人心碎。」
分類:
言空
煩惱
《漢語大詞典》:
厭煎(厭煎)
煩惱,熬煎。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
第四折:“則被他將一箇癡小冤家,送的來離鄉(xiāng)背井,每日價(jià)煩煩惱惱,孤孤另另,少不得厭煎成病?!?/div>
分類:
煩惱
熬煎
《漢語大詞典》:
玄廢(玄廢)
佛教謂脫離一切煩惱。 晉
郗超
《奉法要》
:“既無所種,故不受報(bào),廓然玄廢,則佛之泥?。荒噤≌?, 漢 曰無為,亦曰滅度?!?/div>
分類:
佛教
脫離
煩惱
《國語辭典》:
三歸依(三歸依)
拼音:
sān guī yī
佛教用語。指一個(gè)人為了成佛或解脫煩惱,愿將自己奉獻(xiàn)給佛、法、僧三寶,并以三寶作人生的依怙。因?yàn)榉鹗菐?;法是藥;賢圣僧是修行的道友,所以歸順之?!?a target='_blank'>長(zhǎng)阿含經(jīng)》卷一五:「我今重再三歸依佛、法、圣眾,愿佛聽我于正法中為優(yōu)婆塞?!挂沧鳌溉А?、「三歸」。
分類:
佛教
佛教用語
個(gè)人
成佛
解脫
煩惱
《漢語大詞典》:
障習(xí)(障習(xí))
佛教語。惡業(yè)與煩惱。 南朝 梁
沈約
《舍身愿疏》
:“一念儻值,曾未移時(shí),障習(xí)相蕩,旋迷厥路?!?/div>
分類:
佛教語
惡業(yè)
煩惱
《漢語大詞典》:
障染
佛教語。由惡業(yè)污染而產(chǎn)生的煩惱。
《敦煌變文匯錄·維摩詰經(jīng)菩薩品變文(乙)》
:“幸蒙慈念,迴賜宣揚(yáng),深知五欲不堅(jiān),稍會(huì)天中未久,多邊障染,從今應(yīng)是去除。”
分類:
佛教語
惡業(yè)
污染
產(chǎn)生
煩惱
《漢語大詞典》:
躁釋(躁釋)
沒有煩惱,心平氣和。
《負(fù)曝閑談》
第十三回:“就以 陳鐵血 這樣的矜平躁釋,也要被他們鼓動(dòng)起來?!?/div>
分類:
有煩
煩惱
心平氣和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