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煩憺(煩憺)
煩惱焦慮。《楚辭·九辯》:“蓄怨兮積思,心煩憺兮忘食事。”
分類:煩惱焦慮
《漢語大詞典》:懊緒(懊緒)
煩惱的情緒。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詩》:“長空生咄唶,懊緒付娉婷?!?/div>
分類:煩惱情緒
《漢語大詞典》:逼惱(逼惱)
佛教語。煩惱。佛本行集經(jīng)卷四九:“或命未斷,半身支解;或有饑渴,逼惱而坐?!?span id="qhwyapa" class="book">《菩薩本生鬘論》卷一:“今於菩薩,正應(yīng)供養(yǎng),不宜加苦,無以難事而逼惱也。”
《漢語大詞典》:癡水(癡水)
佛教語。指愚癡煩惱。《楞嚴(yán)經(jīng)》卷八:“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div>
《漢語大詞典》:煖地
佛教語。指善根漸趨成熟而尚未斷絕煩惱的修行階段。佛教認(rèn)為,智慧火能焚盡煩惱薪。煖為火之前兆,因以為喻。 明 徐復(fù)祚《一文錢》第六折:“自煖地以至歡喜地、離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囫囫圇圇,九仞難虧一簣?!?/div>
《漢語大詞典》:侵惱(侵惱)
侵?jǐn)_煩惱。百喻經(jīng)·治禿喻:“世間之內(nèi),亦復(fù)如是,為生老病死之所侵惱,欲求長生不死之處?!?/div>
《漢語大詞典》:買憔悴(買憔悴)
猶言尋煩惱,惹禍患。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強風(fēng)情,不曉事,呆廝,誰著你將錢去買憔悴!”二刻拍案驚奇卷四:“ 張貢生 早知道到底如此,何苦將錢去買憔悴,白折了五百兩銀子,又送了五條性命!”
《漢語大詞典》:離垢地(離垢地)
佛教語。指解脫煩惱之佛國境地。唯識論卷九:“離垢地,具凈尸羅,遠(yuǎn)離能起微細(xì)毀犯煩惱垢故?!?明 破慳道人 《一文錢》第六出:“自煖地以至歡喜地、離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div>
《漢語大詞典》:罪惱(罪惱)
罪孽煩惱。
分類:罪孽煩惱
《漢語大詞典》:智慧火
佛教語。謂智慧如火,能燒盡一切煩惱。 南朝 陳 徐陵 《長干寺眾食碑》:“法師常愿以智慧火燒煩惱薪。” 吳兆宜 注引《華嚴(yán)經(jīng)》:“智慧火令眾生離障礙苦,皆得具足?!币嗍∽鳌?智火 ”。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嚴(yán)幢標(biāo)聳,智火融明?!?唐 李華 《揚州經(jīng)律院和尚碑銘》:“ 阿難 苾蒭, 迦葉 菩薩,仙髮承足,諸天奉鉢,智火遽燃,獨留緇褐?!?/div>
《漢語大詞典》:厭惱(厭惱)
厭煩惱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汪士秀:“白衣人嗔其語戲,怒曰:‘都方厭惱,老奴何得作懽?’”
《漢語大詞典》:八垢
佛教語。謂八種妄想,即念煩惱、不念煩惱、念不念煩惱、我煩惱、我所煩惱、自性煩惱、差別煩惱、攝受煩惱。 清 沈起鳳 《諧鐸·嬌娃皈佛》:“六根已浄,八垢須除。再為汝下一轉(zhuǎn)語?!眳㈤?宋 延壽 宗鏡錄
《漢語大詞典》:煩惱薪(煩惱薪)
佛教語。煩惱遇智慧則滅,如薪逢火即燼,因以為喻。《無量壽經(jīng)》卷下:“慧光明浄,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圓滿……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 南朝 陳 徐陵 《長干寺眾食碑》:“法師常愿以智慧火燒煩惱薪?!?/div>
《漢語大詞典》:煩惱身(煩惱身)
佛教語。指人身。謂此身無常,為煩惱所纏擾。 唐 李紳 《鑒玄影堂》詩:“香燈寂寞網(wǎng)塵中,煩惱身須色界空?!?/div>
《漢語大詞典》:煩惱空(煩惱空)
佛教語。謂煩惱生于虛妄、執(zhí)著,本無實體。 清 龔自珍 《五重證義》:“第一重,煩惱空也,眾生性空也,依止《毗舍浮如來偈》,依止《圓覺·普眼品》,依止 南岳 《止觀》,眾文炳炳,為我作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