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嶂癘(嶂癘)
即瘴癘,南方濕熱地區(qū)流行的惡性瘧疾等傳染病。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藐?duì)栔T孤,朝不謀夕,流離大海之南,寄命嶂癘之地。”
《漢語大詞典》:黑繩(黑繩)
佛家所謂八熱地獄的第二獄。《俱舍頌疏》卷八:“地獄有八……二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秤量支體,后方斬鋸,故名黑繩?!?span id="1cifyvf"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十一:“﹝第二黑繩大地獄﹞何故名黑繩?其諸獄卒,捉彼罪人,撲熱鐵上,舒展其身,以熱鐵繩拼之。”
《漢語大詞典》:依貼(依貼)
親熱地緊貼著。 葉圣陶 《微波》:“ 憶云 這才遇到了母親似地,在他懷中依貼個(gè)暢快?!?/div>
《國語辭典》:蒸漚歷瀾(蒸漚歷瀾)  拼音:zhēng òu lì lán
形容濕熱地區(qū)污水積久了,冒泡糜爛的樣子。宋。文天祥〈正氣歌。序〉:「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shí)則為土氣。」
八炎熱地獄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與八炎火地獄同。
八熱地獄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與八大地獄同。
【三藏法數(shù)】
(出顯宗論)
在地之下,故名地獄。婆沙論云:南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乃有其獄。然此地獄,有大有小。大則八寒、八熱,小則一一大獄四門,各有四小獄,共為十六;小獄名為游增獄,謂受罪眾生,游彼獄時(shí),其苦轉(zhuǎn)增故也。(梵語贍部洲,又云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踰繕那,又云由旬,華言限量。)
〔一、想地獄〕,此獄,俱舍論中亦名等活地獄。顯宗論云:其中眾生,手生鐵爪,其爪長利,互相瞋忿,懷毒害想,以爪相攫,肉即墮落;或被斫刺磨搗,想為已死,冷風(fēng)吹之,皮肉還生,尋復(fù)活起,故名想地獄。
〔二、黑繩地獄〕,謂此獄中,獄卒以熱鐵繩絣牽罪人,然后斬鋸;復(fù)有惡風(fēng)吹熱鐵繩,籠絡(luò)其身,燒皮徹肉,焦骨沸髓,苦毒萬端,故名黑繩地獄。
〔三、堆壓地獄〕,此獄,亦名眾合地獄,獄中有大石山,罪人入至其中,山自然合,堆壓其身,骨肉糜碎,故名堆壓地獄。
〔四、叫喚地獄〕,謂受罪眾生,既至此獄,獄卒以其罪人擲大鑊中,沸湯烹煮,受諸痛苦,號(hào)咷叫喚,故名叫喚地獄。
〔五、大叫喚地獄〕,謂獄卒既將罪人沸湯烹煮已,業(yè)風(fēng)吹活;又捉向熱鐵鏊中煎熬,痛苦極切,發(fā)聲大叫,故名大叫喚地獄。
〔六、燒炙地獄〕,謂此獄以鐵為城,烈火猛燄,內(nèi)外燒炙,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名燒炙地獄。
〔七、大燒炙地獄〕,謂獄卒將彼罪人,置鐵城中,烈火燒城,內(nèi)外俱赤,燒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燄熾盛,其坑兩岸,復(fù)有火山,捉彼罪人,貫鐵叉上,著于火中,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名大燒炙地獄。
〔八、無間地獄〕,謂有罪眾生,至彼受苦,無有間歇,故名無間。此于八熱中又為最重之獄也。成實(shí)論明五種無間:一者,趣果無間。謂有極重罪者,即向彼獄受其果報(bào),無有間歇。二者,受苦無間,謂至彼獄受諸痛苦,無有間歇。三者,時(shí)無間。謂至彼獄受苦,時(shí)節(jié)無有間歇。四者,命無間。謂彼地獄,壽命一中劫,無有間歇。五者,形無間。謂彼地獄受罪眾生,生而復(fù)死,死已還生,身形無有間歇也。(一中劫者,二十小劫為一中劫也。)
大焦熱地獄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八大地獄之第七。(參見:焦熱地獄)
炎熱地獄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梵名Tapana,八大地獄之第六。火隨身起,熱苦不堪,故曰炎熱。見俱舍論世間品。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八大地獄之第六,此地獄火隨身起,熱苦不堪。
阿鼻焦熱地獄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阿鼻之猛火燒人,故曰阿鼻焦熱。
焦熱地獄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八大地獄中之第六為炎熱地獄,又云焦熱地獄見。三界義。
極熱地獄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八大地獄之第七。俱舍論八曰:「大極地獄?!雇炇柙唬骸笜O熱地獄?!?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八大地獄之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