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5分類詞匯 4
《國語辭典》:熟讀(熟讀)  拼音:shóu dú
細心閱讀并能背誦。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國語辭典》:熟讀精思(熟讀精思)  拼音:shú dú jīng sī
反覆誦讀,仔細思考?!端问?。卷四五九。隱逸傳下。徐中行傳》:「得瑗所授經(jīng),熟讀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爐,夜不安枕者踰年?!?/div>
《國語辭典》:熟讀玩味(熟讀玩味)  拼音:shú dú wàn wèi
仔細閱讀,并探索體會其中的涵意。宋。朱熹《小學。外篇。嘉言第五。廣敬身》:「凡看語孟,且須熟讀玩味,將圣人之言語切記,不可只作一場話說,看得此二書切己終身盡多矣。」
《國語辭典》: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癥多(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癥多)  拼音:shú dú wáng shú hé,bù rú lín zhèng duō
(諺語)比喻實際的臨床經(jīng)驗比熟讀書籍來得確切真實?!?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癥多』,不瞞太爺說,晚生在江湖上胡鬧,不曾讀過甚么醫(yī)書,卻是看的癥不少?!?/div>
《漢語大詞典》:熟讀深思(熟讀深思)
反復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宋 蘇軾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朱子語類卷五九:“以此知觀書不可茍,須熟讀深思,道理自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