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35,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大叔
亡考
家府
年翁
伯翁
大伯
阿公
恃怙
皇舅
慈澤
乾蔭
姑母
親爹
伯公
諍子
《國語辭典》:大叔  拼音:dà shú
1.稱謂。尊稱與父親同輩而年紀較小的男子?!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竿醮笫迕矗克诙锫吠馔跫壹H家家吃酒去了。」
2.對別人家奴仆的尊稱。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谝凰某觯骸福s)門上大叔那里?(丑)是那個?」
《漢語大詞典》:亡考
先父,去世的父親。孔叢子·執(zhí)節(jié):“然,吾亦聞之,是亡考起時之言,非禮意也?!?/div>
《漢語大詞典》:家府
(1).指自己家里。《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今言無得發(fā)取諸官,殆謂 未央宮 不屬妾,不宜獨取也。言妾家府亦不當?shù)茫`惑焉。”
(2).稱自己的父親。朱子語類卷九十:“無爵曰‘府君’、‘夫人’, 漢 人碑已有,只是尊神之辭,府君如官府之君,或謂之‘明府’,今人又謂父為‘家府’。”
《漢語大詞典》:年翁
科舉時代稱同年的父親。 明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相府連日宴客,都是那幾位年翁?”
《漢語大詞典》:伯翁
(1).父親的伯父。見 清 梁章鉅 稱謂錄·父之世父叔父。
(2).丈夫的伯父。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六:“夫之伯母曰伯婆,叔母曰叔婆。考 慶元 六年 沙堽里 人 龔大雅 《甃義井題記》具列高曾祖翁婆及伯翁、叔翁、伯婆、叔婆、外翁、外婆諸名氏,則 宋 時已有此稱?!?/div>
《漢語大詞典》:大伯
古稱門官之長。左傳·莊公十九年:“ 楚 人以為大閽,謂之大伯。” 孔穎達 疏:“大伯,伯,長也。為門官之長也?!?陸德明 釋文:“大伯音泰”。
分類:大伯門官
《國語辭典》:阿公  拼音:ā gōng
1.稱謂:(1)婦人稱呼丈夫的父親?!肚迤缴教迷挶尽?熳炖畲渖徲洝罚骸改闶莻€阿公,便叫將出來,說他幾句,怕甚么?」(2)閩南方言。稱祖父。
2.尊稱年紀大或輩分高的男子?!毒┍就ㄋ仔≌f。西山一窟鬼》:「阿公,小四來也?!埂端疂G傳》第二一回:「阿公休怪。不是我說謊。只道金子在招文袋里,不想出來得忙,忘了在家?!?/div>
《漢語大詞典》:恃怙
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焙笠蛞浴笆砚铩睘槟赣H、父親的代稱。舊唐書·文苑傳下·元德秀:“ 德秀 早失恃怙。” 明 陸采 《懷香記·鞠詢香情》:“徒為恃怙,逞遁辭護女欺夫?!?清 褚人穫 《堅瓠四集·女狀元》:“幼失恃怙,與老姥同居。”
分類:母親父親
《國語辭典》:皇舅  拼音:huáng jiù
婦人尊稱丈夫的亡父。《儀禮。士昏禮》:「敢奠嘉菜于皇舅某子。」
《漢語大詞典》:慈澤(慈澤)
(1).猶恩澤。 南朝 梁 沈約 《謝女出門宮賜絹綺燭啟》:“慈澤曲臨,珍華兼重?!?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六節(jié):“七一九年, 安國 王上表稱:‘從此年來,被 大食 賊每年侵擾,國土不寧,伏乞天恩慈澤,救臣苦難?!?br />(2).父親的手澤。 清 龔自珍 有《燼馀破簏中獲書數(shù)十冊皆慈澤也書其尾》詩。
《漢語大詞典》:乾蔭(乾蔭,乾廕)
亦作“ 乾廕 ”。父親的庇蔭。 北魏 《元靈耀墓志》:“少傾乾蔭,孤苦自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梁書·袁昂傳》:“孤子夙以不天,幼傾乾廕,資敬未奉,過庭莫承。”
分類:父親庇蔭
《國語辭典》:姑母  拼音:gū mǔ
稱謂。稱父親的姊妹。也稱為「姑媽」、「姑姑」。
《國語辭典》:親爹(親爹)  拼音:qīn diē
親生父親。以別于養(yǎng)父或繼父?!?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四回:「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萬不敢說,只說拐子是他親爹,因無錢償債故賣了他?!?/div>
《國語辭典》:伯公  拼音:bó gōng
1.稱謂:(1)用以稱伯祖父。(2)用以稱丈夫的伯父。
2.福德正神的別稱。參見「福德正神」條。
《漢語大詞典》:諍子(諍子)
能直言勸諫父親的兒子。《白虎通·諫諍》孝經(jīng):“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苯癖?span id="esq16t6" class="book">《孝經(jīng)·諫爭》作“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