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攻玉  拼音:gōng yù
攻,加工。攻玉指琢磨玉石。語出《詩經(jīng)。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div>
《國語辭典》:丁當(dāng)(丁當(dāng))  拼音:dīng dàng
擬聲詞。形容金屬、瓷器、玉石等撞擊的聲音。如:「風(fēng)鈴丁當(dāng)丁當(dāng)響?!挂沧鳌付.?dāng)」。
《漢語大詞典》:青碧
(1).青綠色。常用以形容山色、煙色、天色等。 宋 惠洪 《次韻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 廬山 自高寒,青碧開晴天?!?span id="iwsumjw" class="book">《紅樓夢》第四八回:“遠(yuǎn)遠(yuǎn)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青碧連云?!?魯迅 《吶喊·白光》:“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誰將粉筆洗在筆洗里似的搖曳?!?br />(2).借指山、水、天、樹等。 前蜀 杜光庭 《題龍鵠山》詩:“抽得閒身伴瘦筇,亂敲青碧喚蛟龍?!?宋 惠洪 《蒲元享畫四時扇圖》詩:“云破連峯青碧開,林梢時復(fù)見樓臺?!?br />(3).青碧色的顏料。 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卷七:“ 劉謓 善畫婦人,蓋當(dāng)代第一,官至少府卿,市青碧一千二百斤供御畫,用錢六十五萬?!?br />(4).一種青玉石。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北百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 郭璞 注:“碧亦玉類也?!?郝懿行 疏引說文:“碧,石之青美者?!?span id="rji49x4" class="book">《后漢書·西域傳·大秦》:“﹝ 大秦國 ﹞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鷄犀、珊瑚、虎魄、琉璃、瑯玕、朱丹、青碧?!?/div>
《漢語大詞典》:屑玉
碾碎玉石。多指仙家屑玉為食。 南朝 宋 鮑照 《白云》詩:“鍊金宿明館,屑玉止瑤淵。” 宋 陸游 《梅花》詩之三:“屑玉定煩修月戶,堆金難買破天荒。”
《漢語大詞典》:白玉墀
宮殿前的玉石臺階。亦借指朝堂。 明 謝讜《四喜記·怡情旅邸》:“題名共列黃金榜,獻(xiàn)策同登白玉墀?!?/div>
《漢語大詞典》:響玉(響玉)
碰擊時能發(fā)聲響的玉石。 唐 馮贄 云仙雜記·棋聲與律呂相應(yīng):“ 元頤本 棋枰聲與律呂相應(yīng),蓋用響玉為盤,非有異術(shù)也?!?/div>
《漢語大詞典》:玉檻(玉檻)
(1).玉石欄干。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 崑崙 之墟,方八百里……面有九井,以玉為檻?!?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吳王 於宮中作 海靈館 、 館娃閣 ,銅溝玉檻?!?br />(2).泛指華美的欄干。 唐 羅鄴 《鸚鵡詠》:“玉檻瑤軒在所依,東風(fēng)休憶嶺頭歸?!?明 沈鯨《雙珠記·遇淫持正》:“只見那石甃一泓清,晃然玉檻玲瓏映?!?/div>
《國語辭典》:水注  拼音:shuǐ zhù
一種把水滴進(jìn)硯臺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也稱為「硯滴」。
《漢語大詞典》:玉璞
(1).未經(jīng)琢磨的玉石。韓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獻(xiàn)之 厲王 。” 唐 李白 《雜言用投丹陽知己》詩:“客從 崑崙 來,遺我雙玉璞?!?br />(2).比喻懷才不遇的人。 宋 余靖 《桂園早行》詩:“自堪悲玉璞,誰復(fù)筑金臺?!?/div>
《漢語大詞典》:翠瑯玕
(1).一種青綠色的玉石。古人常用作佩飾。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唐 杜甫 《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詩:“主人情爛熳,持答翠瑯玕?!?br />(2).指翠竹。 宋 楊萬里 《省宿題天官廳后竹林》詩:“秋聲偷入翠瑯玕,葉葉竿竿玉韻寒。” 元 王冕 《息齋雙竹圖》詩:“歸來不得翠瑯玕,聽雨冷眠溪上緑?!?清 鄭燮 《韜光庵為松岳上人作畫》詩:“綴玉含珠幾箭蘭,新篁葉葉翠瑯玕?!?喻蘅 《畫竹四題》詩之一:“筆底翠瑯玕,森森閲歲寒?!?/div>
《漢語大詞典》:玉刻
(1).象玉石刻成的,形容形態(tài)美觀。 唐 皮日休 《石榴歌》:“玉刻冰壺含露溼,斕斑似帶 湘娥 泣?!?br />(2).對刻本的美稱。 宋 秦觀 《懷李公澤學(xué)士》詩:“流傳玉刻皆黃絹,早晚金閨報大刀?!?/div>
《漢語大詞典》:佩珂(珮珂)
用黃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飾。 宋 蘇轍 《次韻王鞏上元見寄》之一:“少年微服天街闊,何處相逢解佩珂。” 宋 葉適 《題賈儼不忘室》詩:“子質(zhì)復(fù)粹美,藻火兼佩珂。”
(1).珮,佩玉;珂,馬勒上的飾物。多指顯貴之人。 唐 殷堯藩 《金陵懷古》詩:“黃道天清擁珮珂,東南王氣 秣陵 多。” 元 朱晞顏 《贈婁賢佐》詩:“諸郎冷落傳緗素,故老依稀説珮珂?!?br />(2).指珮玉相擊之聲。珂,次等玉。 明 鄧雅 《挽李次晦》詩:“曾向天門聽珮珂,復(fù)歸林麓臥煙蘿。”
《國語辭典》:璁瓏(璁瓏)  拼音:cōng lóng
明潔的樣子。宋。蘇軾 予昔作壺中九華詩其后八年復(fù)過湖口則石已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韻以自解云:「賴有銅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瓏。」
《國語辭典》:玉工  拼音:yù gōng
琢磨玉石的工匠。《三國演義》第六回:「秦二十六年,令玉工琢為璽,李斯解之,果得玉。」
《漢語大詞典》:瑕垢
(1).恥辱;污點(diǎn)。 唐 杜甫 《入衡州》詩:“老將一失律,清邊生戰(zhàn)場;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湯?!?唐 韓愈 《縣齊有懷》詩:“惟思滌瑕垢,長去事桑柘。”
(2).指玉石的斑疵。亦喻人的缺點(diǎn)、毛病。 宋 范晞文 對床夜語卷二:“琢磨瑕垢,發(fā)揚(yáng)光綵,殆玉人之攻玉,錦工之機(jī)錦也?!?明 李東陽 《答陸鼎儀誨言》詩:“ 陸 君多雅懷,指我以瑕垢,翻然為起敬,竦立斂雙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