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簪子  拼音:zān zi
別住發(fā)髻的飾物。《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小孩子吹的簫、打的叮當(dāng)、女人戴的錫簪子,撾著了這一件,掉了那一件?!?/div>
《國語辭典》:頂子(頂子)  拼音:dǐng zi
1.亭子、塔、轎子等頂上的裝飾物。
2.清朝官員的品秩以頂珠的顏色與質(zhì)地為別。也作「頂珠」。
3.房頂。
《國語辭典》:壓尺(壓尺)  拼音:yā chǐ
一種壓紙用的尺狀文具。多以金屬、玉石等制成。元。盛如梓《庶齋老學(xué)叢談。卷中上》:「草后妃太子宰相麻,硯匣,壓尺,筆格,糊板,水滴之屬,計(jì)金二百兩?!?/div>
《漢語大詞典》:琢治
雕琢(玉石等)。《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玉甕》:“得大玉於 葉爾羌 西南之 闢爾山 ,命匠琢治成甕?!?/div>
分類:雕琢玉石
《國語辭典》:扳指  拼音:bān zhǐ
古代射箭時(shí)戴于大拇指上的指環(huán)。多用玉或象骨制造,后作為裝飾品。《海上花列傳》第二一回:「仲英套上扳指,掛上表袋,手執(zhí)摺扇?!?/div>
《漢語大詞典》:松風(fēng)石(松風(fēng)石)
傳說一種有古松印痕的玉石。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 會(huì)昌 元年, 夫餘國 貢火玉三斗及松風(fēng)石……松風(fēng)石方一丈,瑩徹如玉,其中有樹,形若古松偃蓋,颯颯焉而涼飆生於其間。至盛夏,上令置於殿內(nèi),稍秋風(fēng)颼颼,即令撤去?!?/div>
《國語辭典》:百寶嵌(百寶嵌)  拼音:bǎi bǎo qiān
以玉石、瑪瑙、珠貝、牙骨、竹木、金銀等為材料,裁成薄片,然后視其天然的質(zhì)色,雕成花樣,鑲嵌于漆器的表面,使得景物具有真實(shí)感的制造方法。為明代嘉靖年間,揚(yáng)州一周姓漆工所創(chuàng),適于制造大件家具時(shí)使用。
《漢語大詞典》:采致(采緻)
謂玉石的文理致密。后漢書·班固傳上:“碝磩采緻,琳珉青熒?!币嘤髌返旅篮谩?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4866'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十四》:“碝磩采緻,載備斯冊(cè)?!?/div>
《漢語大詞典》:錚鎗(錚鎗)
同“錚槍”。
象聲詞。玉石等撞擊聲。
《漢語大詞典》:錚槍(錚槍)
同“錚鎗”。
象聲詞。玉石等撞擊聲。
《國語辭典》:玉鐲(玉鐲)  拼音:yù zhuó
玉石制成的手鐲。
分類:玉石手鐲
《國語辭典》:孩兒面(孩兒面)  拼音:hái ér miàn
淡紅色的珊瑚、玉石等。因顏色與嬰孩臉色相似而得名,頗為珍貴。
《漢語大詞典》:玉朱
圓形的玉石。朱,同“ 珠 ”。
分類:圓形玉石
《漢語大詞典》:寶苗(寶苗)
傳說能顯示其下有玉石的樹木。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卷九:“山中有玉者,木旁枝下垂,謂之寶苗。”
《漢語大詞典》:九華玉(九華玉)
絢麗多采的玉石。西京雜記卷一:“ 漢 帝相傳以 秦 王 子?jì)?所奉白玉璽、 高帝 斬白蛇劍。劍上有七采珠、九華玉以為飾,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南朝 梁元帝 《烏棲曲》:“七彩隋珠九華玉,蛺蝶為歌明星曲?!?/div>
《漢語大詞典》:重壓紙(重壓紙)
即鎮(zhèn)紙。用銅、鐵或玉石等制成的壓紙的文具。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放告》:“放告時(shí),官坐捲棚,桌置墀砌上,安放重壓紙一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