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玉石  拼音:yù shí
1.玉和石頭。比喻好與壞、賢與愚。《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游蘭皋與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唐。楊烱〈和劉長史答十九兄〉詩:「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2.玉?!稘h書。卷六七。楊王孫傳》:「裹以幣帛,鬲以棺槨,支體絡束,口含玉石?!?br />3.美麗的石頭。唐。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將求玉石,仍刻舊文,因銘其陰,以大振顯君夫人之威神?!?/div>
《國語辭典》:玉石俱焚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頭一同被燒毀。語出《書經(jīng)。??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购笾覆徽撡t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三國演義》第一一六回:「如執(zhí)迷不降,打破關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機反邪歸正?朝廷必有酬報。不然他日一敗,玉石俱焚?!挂沧鳌赣袷佟埂ⅰ赣袷瑺a」、「玉石同沉」、「玉石俱燼」、「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漢語大詞典》:白玉石
石之似玉者。指漢白玉石。《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 李清 ﹞飛捻的趕到那里去看,卻是血紅的觀門,週圍都是白玉石砌就臺基座?!?/div>
《漢語大詞典》:玉石雜糅(玉石雜糅)
比喻好壞混雜。 漢 王充 論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雜糅;賢士之行,善惡相苞?!?/div>
分類:好壞混雜
《漢語大詞典》:玉石相揉
比喻好壞混雜。孔叢子·對魏王:“駑驥同轅, 伯樂 為之咨嗟;玉石相揉, 和氏 為之嘆息?!?/div>
分類:好壞混雜
《國語辭典》:玉石同沉  拼音:yù shí tóng chén
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读簳>砦?。元帝本紀》:「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沉?!?/div>
《國語辭典》:玉石俱碎  拼音:yù shí jù suì
不分賢愚、善惡好壞,一同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段倪x。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忽朝陽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忌一日,以至覆沒,大兵一放,玉石俱碎?!?/div>
分類:玉石俱焚
《國語辭典》:玉石俱焚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頭一同被燒毀。語出《書經(jīng)。??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购笾覆徽撡t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三國演義》第一一六回:「如執(zhí)迷不降,打破關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機反邪歸正?朝廷必有酬報。不然他日一敗,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燼」、「玉石同沉」、「玉石俱燼」、「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國語辭典》:玉石俱摧  拼音:yù shí jù cuī
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晉。慕容鐘 傅檄青州諸郡討辟閭渾:「有能斬送渾首者,賞同佐命,脫履機不發(fā),必玉石俱摧。」
分類:玉石俱焚
《漢語大詞典》:玉石皆碎
猶玉石俱焚。 三國 魏 鍾會 《移蜀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fā),玉石皆碎,雖欲悔之,亦無及已。”
分類:玉石俱焚
《國語辭典》:玉石混淆  拼音:yù shí hùn yáo
形容賢愚雜處,難以區(qū)別。宋。岳珂《桯史。卷一二?;搓帍R》:「兩旁皆過客詩句,楹楣戶牖,題染無馀,往往玉石混淆,殊不可讀。」
分類:好壞混雜
《國語辭典》:玉石不分  拼音:yù shí bù fēn
玉和石頭混在一起。比喻好壞不分?!度龂萘x》第四八回:「只是我亦隨軍在此,兵敗之后,玉石不分,豈能免難?!?/div>
《漢語大詞典》:玉石同碎
猶玉石俱焚。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div>
分類:玉石俱焚
《國語辭典》:玉石俱燼(玉石俱燼)  拼音:yù shí jù jìn
不論賢愚、善惡、好壞,一同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北齊。邢邵〈廣平王碑文〉:「山崩川竭,星霣日銷,昆岳既毀,玉石俱燼?!?/div>
《國語辭典》:玉石同燼(玉石同燼)  拼音:yù shí tóng jìn
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
《國語辭典》:玉石同焚  拼音:yù shí tóng fén
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读簳>硪?。武帝本紀上》:「時運艱難,宗社危殆,昆崗已燎,玉石同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