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六鄉(xiāng)(六鄉(xiāng))
(1). 周 制:王城之外百里以內(nèi),分為六鄉(xiāng),每鄉(xiāng)設(shè)鄉(xiāng)大夫管理政務(wù)。周禮·地官·小司徒:“乃頒比灋于六鄉(xiāng)之大夫,使各登其鄉(xiāng)之眾寡、六畜、車輦?!?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鄉(xiāng)老》“鄉(xiāng)老” 漢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百里內(nèi)為六鄉(xiāng),外為六遂?!?span id="9z6kx4h" class="book">《國語·周語中》“請隧焉” 三國 吳 韋昭 注:“周禮:天子遠(yuǎn)郊之地有六鄉(xiāng),則六軍之士也;外有六隧,掌供王之貢賦?!?br />(2). 王莽 時仿 周 制,于 長安 西都置六鄉(xiāng)。漢書·王莽傳中:“分 長安 城旁六鄉(xiāng),置帥各一人…… 莽 下書曰:‘ 常安 西都曰六鄉(xiāng),眾縣曰六尉?!?/div>
《漢語大詞典》:后隊(後隊)
王莽 仿周禮官制置六隊,以 河內(nèi)郡 為 后隊 。隊,通“ 遂 ”。漢書·地理志上“ 河內(nèi)郡 ……縣十八”原注:“ 高帝 元年為 殷國 ,二年更名。 莽 曰 后隊 ,屬 司隸 ?!币喾Q 后隊 的長官。《漢書·王莽傳中》:“大司空保予卿、虞卿、共卿、工卿、師尉、列尉、祈隊、后隊、中部洎后十郡?!眳⒁姟?六隊 ”。
后面的隊伍。《魏書·肅宗紀(jì)》:“其配衣六軍,分隸熊虎,前驅(qū)后隊,左翼右?guī)?。?唐 李嶠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后隊咽笳簫,前驅(qū)嚴(yán)罕罼?!?宋 梅堯臣 《送王介甫知?dú)沉辍?/a>詩:“兵吏擁后隊,劍撾盛前驅(qū)?!?/div>
《漢語大詞典》:六隊(六隊)
王莽 時所設(shè)的六個行政區(qū)。隊,通“ 遂 ”。漢書·王莽傳中:“分 三輔 為六尉郡, 河?xùn)| 、 河內(nèi) 、 弘農(nóng) 、 河南 、 潁川 、 南陽 為六隊郡,置大夫,職如太守。” 顏師古 注:“隊,音遂?!?span id="dzjadp9" class="book">《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與 王莽 前隊 大夫 甄阜 ” 唐 李賢 注:“ 王莽 置六隊,郡置大夫一人,職如太守。 南陽 為 前隊 , 河內(nèi) 為 后隊 , 潁川 為 左隊 , 弘農(nóng) 為 右隊 , 河?xùn)| 為 兆隊 , 滎陽 為 祈隊 ?!?/div>
《漢語大詞典》:命士
(1).古代稱受有爵命的士。禮記·內(nèi)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 唐 劉禹錫 《觀市》:“由命士已上不入於市, 周 禮有焉?!?清 王筠 《菉友肊說》:“禮之設(shè)也,皆由命士以上,而不下庶?!?br />(2). 漢 王莽 時代指俸祿五百石之士。漢書·王莽傳中:“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div>
《國語辭典》:新莽  拼音:xīn mǎng
王莽篡漢自立,國號新(西元9~23),建都長安,史稱為「新莽」。
《漢語大詞典》:劇秦(劇秦)
(1). 漢 揚(yáng)雄 撰《劇秦美新》一文,貶斥 秦 朝,稱美 王莽 的 新 朝。后因以“劇秦”謂指斥前朝。 明 劉基 《詠史》:“想得民心思 漢 日,正當(dāng) 楊子 劇 秦 時?!?清 陳夢雷 《抒哀賦》:“不淟涊以劇 秦 兮,庶余心之靡他?!?br />(2). 揚(yáng)雄 《劇秦美新》的省稱。 宋 王安石 《揚(yáng)雄》詩之一:“歲晚 天祿閣 ,強(qiáng)顏為《劇秦》?!?郁達(dá)夫 《歲暮窮極某府憐其貧囑為撰文》詩:“國門《呂覽》應(yīng)傳世,何必臣 雄 再《劇秦》?!眳⒁姟?劇秦美新 ”。
《國語辭典》:劇秦美新(劇秦美新)  拼音:jù qín měi xīn
文章名。漢揚(yáng)雄撰。王莽篡漢自立,國號新。揚(yáng)雄乃仿司馬相如之〈封禪文〉,論秦之暴政而稱美新莽,以取悅王莽,求免于禍。
《國語辭典》:小錢(小錢)  拼音:xiǎo qián
1.舊時指重量或質(zhì)量較制錢小的銅錢。
2.數(shù)目不大的金錢。如:「連這點(diǎn)小錢也要斤斤計較,真是小氣!」
《漢語大詞典》:惟寧(惟寧)
漢 王莽 時所稱九州內(nèi)外區(qū)域名之一。參見“ 惟藩 ”。
《漢語大詞典》:惟藩
《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本S,一本作“ 惟 ”。 王莽 時仿古代六服,以“惟城”、“惟寧”、“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稱九州內(nèi)外區(qū)域。《漢書·王莽傳中》:“九州之內(nèi),縣二千二百有三。公作甸服,是為惟城;諸在侯服,是為惟寧;在采、任諸侯,是為惟翰;在賓服,是為惟屏;在揆文教,奮武衛(wèi),是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為惟藩:各以其方為稱,總為萬國焉?!眳⒁姟?六服 ”。
《國語辭典》:王田  拼音:wáng tián
新朝王莽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稱為「王田」?!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今更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购笾疙毨U納田賦的耕地。元。楊維楨 吳農(nóng)謠:「吳農(nóng)竭力耕王田,王賦已供常餓眠。」
《漢語大詞典》:上戊
(1).農(nóng)歷每月上旬之戊日。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開元 ﹞十九年夏,詔京都置 太公 廟於 孔子 廟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span id="yuxrc4g" class="book">《宋史·禮志一》:“春秋二仲,上丁釋奠 文宣王 ,上戊釋奠 武成王 ?!?br />(2). 王莽 所作歷法名。《漢書·王莽傳下》:“其且開天下山澤之防,諸能采取山澤之物而順月令者,其恣聽之,勿令出稅。至 地皇 三十年如故,是 王光 上戊之六年也?!?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戊,土也, 莽 所作歷名?!?/div>
《漢語大詞典》:惟城
漢 王莽 時所稱九州內(nèi)外區(qū)域名之一。參見“ 惟藩 ”。
《漢語大詞典》:惟藩
《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本S,一本作“ 惟 ”。 王莽 時仿古代六服,以“惟城”、“惟寧”、“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稱九州內(nèi)外區(qū)域。《漢書·王莽傳中》:“九州之內(nèi),縣二千二百有三。公作甸服,是為惟城;諸在侯服,是為惟寧;在采、任諸侯,是為惟翰;在賓服,是為惟屏;在揆文教,奮武衛(wèi),是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為惟藩:各以其方為稱,總為萬國焉?!眳⒁姟?六服 ”。
《國語辭典》:私屬(私屬)  拼音:sī shǔ
1.家眾?!蹲髠?。宣公十七年》:「郤子至,請伐齊,晉侯弗許,請以其私屬,又弗許?!?br />2.奴婢?!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div>
《漢語大詞典》:惟翰
漢 王莽 時所稱九州內(nèi)外區(qū)域名之一。參見“ 惟藩 ”。
《漢語大詞典》:惟藩
《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本S,一本作“ 惟 ”。 王莽 時仿古代六服,以“惟城”、“惟寧”、“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稱九州內(nèi)外區(qū)域。《漢書·王莽傳中》:“九州之內(nèi),縣二千二百有三。公作甸服,是為惟城;諸在侯服,是為惟寧;在采、任諸侯,是為惟翰;在賓服,是為惟屏;在揆文教,奮武衛(wèi),是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為惟藩:各以其方為稱,總為萬國焉?!眳⒁姟?六服 ”。
《漢語大詞典》:無霸(無霸)
(1).沒有霸主。孔叢子·巡守:“今 周 室卑微,諸侯無霸?!?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167454'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左傳·僖公十八年》“ 鄭伯 始朝於 楚 ” 晉 杜預(yù) 注:“中國無霸故。”
(2).指巨人 巨無霸 ,以史載其欲助 王莽 鎮(zhèn)天下而聞名。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 王莽 ﹞選練武衛(wèi),招募勇士……時有長人 巨無霸 ,長一丈,大十圍,以為壘尉?!?span id="rmiepv4" class="book">《漢書·王莽傳下》作“ 巨毋霸 ”。 唐 皮日休 《太湖詩·上真觀》:“儼對 無霸 陣,靜問 嚴(yán)陵灘 ?!?/div>
《漢語大詞典》:五均
(1).古代管理市場物價的官。逸周書·大聚:“市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逆來,振乏救窮?!?孔晁 注:“均,平也。言早暮一價。”
(2). 西漢 末 王莽 新朝 依托周禮古五均說,置五均官。漢書·食貨志下:“﹝ 王莽 ﹞乃下詔曰:‘夫周禮有賒貸,《樂語》有五均,傳記各有斡焉。今開賒貸,張五均,設(shè)諸斡者,所以齊眾庶,抑并兼也?!祆?長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長安 東西市令及 洛陽 、 邯鄲 、 臨甾 、 宛 、 成都 市長,皆為五均司市師?!?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其(《樂語》)文云:‘天子取諸侯之土以立五均,則市無二賈,四民常均,彊者不得困弱,富者不得要貧,則公家有餘,恩及小民矣?!?br />五聲的韻調(diào)。《文選·張衡〈思玄賦〉》“考治亂於律均兮” 唐 李善 注引《樂葉圖徵》:“圣人往承天助,以立五均。均者,亦律調(diào)五聲之均也?!本拧绊崱弊?。
《漢語大詞典》:耿鄧(耿鄧)
東漢 初名臣 耿弇 和 鄧禹 的并稱。 王莽 篡 漢 ,二人皆起而佐 光武 定天下。 唐 李白 《金陵與諸賢送權(quán)十一序》:“ 莽 夷朱暉, 耿 鄧 乃起。” 唐 杜甫 《謁先主廟》詩:“孰與 關(guān) 張 并,功臨 耿 鄧 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