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獨樂寺
中國現(xiàn)存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在天津市薊縣城西部。相傳始建于唐代,公元984年重建。歷代屢經重修。其主要建筑有山門和觀音閣。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廡殿頂。觀音閣在山門之北,為現(xiàn)存最古的木構樓閣。閣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外觀兩層,內部連同平坐夾層共三層,歇山頂。閣中央是一直通三層的空井,置有高16米的十一面觀音塑像,造型精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語辭典》:太和正音譜(太和正音譜)  拼音:tài hé zhèng yīn pǔ
書名。明代朱權所編,二卷,為現(xiàn)存最早的北曲曲譜。上卷論曲七章,分雜劇體式、古今英賢樂府格式、雜劇十二科群英所編雜劇、善歌之士、音律宮調、詞林須知、樂府等項;下卷分宮別調詳列三百三十五章曲牌的句格、聲調譜式。
《國語辭典》:漢摩拉比法典(漢摩拉比法典)  拼音:hàn mó lā bǐ fǎ diǎn
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成文法典。完成于巴比倫第一王朝的漢摩拉比君主(西元前1792~1750)。全文二百八十二條,包括經濟條款、刑法和民法。法典刻于黑色石柱。西元一九○一年出土,現(xiàn)保存于法國羅浮宮博物館。
《國語辭典》:楚繒書(楚繒書)  拼音:chǔ zēng shū
戰(zhàn)國時期楚國古物,為現(xiàn)存最早書于絲帛上的墨跡。其字跡極小,筆力遒勁而饒意致,表現(xiàn)出婉曲古雅的楚書風格??箲?zhàn)前后于湖南長沙東郊出土。
《國語辭典》:大品般若  拼音:dà pǐn bō rě
書名。佛教典籍。《二萬五千頌般若經》的簡稱?,F(xiàn)存除梵語本外,尚有藏、漢譯本。漢譯有西晉無羅叉譯的《放光般若經》,竺法護譯的《光贊經》,后秦鳩摩羅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以及唐玄奘譯的《大般般若波羅蜜經。第二會》四種。也稱為「大品經」。
《漢語大詞典》:負壓
低于現(xiàn)存的大氣壓力(取作參考零點)的壓力
低于大氣壓的稀薄度。例如:兩毫米汞柱的負壓;抽得負壓太高以致于壓力表都測不出來的泵。
《漢語大詞典》:法隆寺
日本現(xiàn)存最古的完整木結構建筑。在奈良縣。建于公元607年。由東西兩院組成。西院由金堂(佛殿)、五重塔、大講堂和鐘樓等組成;東院由觀音殿、回廊、舍利殿、繪殿和傳法堂等組成。其布局、結構、形式受中國南北朝建筑風格的影響。
《漢語大詞典》:北京古觀象臺
原名“觀象臺”、“瞻象臺”。世界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觀象臺之一。在北京建國門南泡子河旁。于明朝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興建。至今留有清制的八件儀象:天體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象限儀、紀限儀、地平經儀和璣衡撫辰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語大詞典》:單孔目
哺乳綱的一目。現(xiàn)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因泌尿、生殖和消化管道末端都通入泄殖腔,共同開口于外,故名。卵生,用乳汁哺育幼獸,無乳頭。體溫不恒定。如針鼴、鴨嘴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