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理想  拼音:lǐ xiǎng
1.對未來事物的希望和想像。如:「用功讀書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2.使人滿意的、符合希望的。如:「我這次考得不怎么理想,希望下次能改進?!?/div>
《國語辭典》:理想國(理想國)  拼音:lǐ xiǎng guó
1.書名。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著。以詼諧、生動而有力的文字,在對話與討論何謂正義的過程中,提出理想的社會應是一個組織嚴謹?shù)某前?,在此城邦中,人民各有所事而不過問他人,也無政治權力,而治理這個社會的是理性最強的哲人王。
2.泛稱理想中的一種最完善的政治組織。
《國語辭典》:新理想主義(新理想主義)  拼音:xīn lǐ xiǎng zhǔ yì
一種歐洲的思想潮流。反對自然主義與機械論的人生觀,而特別著重精神生活。表現(xiàn)于文學,主張為人生而藝術,因而產生象徵主義、新浪漫主義等流派;表現(xiàn)于美術,受拉斐爾前派寫實主義運動的影響,其浪漫的幻想,甚至包含唯美主義的心情。
《國語辭典》:理想化  拼音:lǐ xiǎng huà
將一切想像成合乎希望的樣子。如:「凡事別太理想化,免得與現(xiàn)實相去太遠,徒生幻滅的痛苦。」
《漢語大詞典》:共產主義理想教育
德育內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產主義的教育。主要內容是:進行社會發(fā)展史教育,使學生懂得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確立共產主義的目標和信念;引導學生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優(yōu)秀品質,培養(yǎng)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學生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同現(xiàn)階段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相聯(lián)系,同個人具體的學習任務相聯(lián)系,為參加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建設準備條件。
《漢語大詞典》:共產主義理想
無產階級的社會理想。是無產階級為之奮斗的、最終將在全世界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它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建立在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之上,是人類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
《漢語大詞典》:道德理想
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是個人和社會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體現(xiàn)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社會或階級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體現(xiàn)出來,是兩者的統(tǒng)一。
《漢語大詞典》:理想鄉(xiāng)(理想鄉(xiāng))
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魯迅 《華蓋集·北京通信》:“ 中國 人雖然想了各種茍活的理想鄉(xiāng),可惜終于沒有實現(xiàn)?!?/div>
《國語辭典》:理想主義(理想主義)  拼音:lǐ xiǎng zhǔ yì
1.一般通俗用法指人類的生活中,在欲望和快樂之外,于精神上更立崇高的目的,努力求其實現(xiàn),以達人生真正意義的理論。
2.理想主義有時也是唯心論(Idealism)的另一種翻譯,其他譯法還包括理念論、觀念論,是哲學中對思想、心靈、語言及物質事物等彼此之間關系的探討與觀點。
《漢語大詞典》:理想派
按照作者的理想,通過主觀想象和虛構以反映現(xiàn)實的文學創(chuàng)作流派。它有浪漫主義成分,但不等于浪漫主義。 王國維 人間詞話二:“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梁啟超 《小說與群治之關系》:“由前之說,則理想派小說尚焉;由后之說,則寫實派小說尚焉?!?張?zhí)煲?《歡迎會》:“我這劇本是理想派,也就是未來派?!?/div>
《國語辭典》:虛無(虛無)  拼音:xū wú
1.太空、天空。唐。柳宗元省試觀慶云圖〉詩:「高標連汗漫,迥望接虛無?!?br />2.道家指道的空靈本體?!痘茨献?。精神》:「虛無者,道之所居也?!埂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div>
《國語辭典》:虛無主義(虛無主義)  拼音:xū wú zhǔ yì
1.哲學上主張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識上的真?zhèn)?、道德上的善惡,沒有客觀的效驗,也沒有普遍的標準,稱為「虛無主義」。
2.政治上指一種激烈的革命思想。源于十九世紀的俄國,否定一切政治的權威,主張澈底改革社會制度,使各階級歸于平等,個人有絕對的自由,以破壞現(xiàn)有一切政治、社會組織為宗旨。
《國語辭典》:夢想(夢想)  拼音:mèng xiǎng
1.妄想、空想。如:「不努力就想要有成就,那簡直是夢想?!?br />2.渴想。如:「她從小就夢想有一架鋼琴?!?/div>
《國語辭典》:志尚  拼音:zhì shàng
理想、志向?!睹魇贰>硪涣?。聊讓傳》:「好學有志尚,明習時務?!?/div>
分類:志向理想
《國語辭典》:向往  拼音:xiàng wǎng
仰慕、神往。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埂读凝S志異。卷五。狐夢》:「畢每讀青鳳傳,心輒向往,恨不一遇?!挂沧鳌赶蛲?。
《國語辭典》:向往(嚮往)  拼音:xiàng wǎng
思慕而神往。如:「桃花源的生活令人向往。」也作「向往」。
《國語辭典》:希望  拼音:xī wàng
1.心中有所期盼。如:「父母總是希望小孩將來能有所成就?!?br />2.心中的想望、期待。如:「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3.仰望。《周髀算經。卷下》:「冬至日加酉之時,立八尺表,以繩系表顛,希望北極中大星,引繩致地而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