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詞典 1分類詞匯 49
《漢語大詞典》:瘥瘼
謂疫病疾苦。 南朝 梁 沈約 《勸農(nóng)訪民所疾苦詔》:“又詢訪獄市,博聽謡俗,傷風損化,各以條聞,無使瘥瘼之苦,載興比屋。”
分類:疫病疾苦
《漢語大詞典》:困瘼
困難疾苦。南齊書·陸慧曉傳:“ 元懿 幸災(zāi)搉利,重增困瘼,人而不仁,古今共疾?!?/div>
分類:困難疾苦
《漢語大詞典》:痌瘝一體(痌瘝一體)
謂對民間疾苦感同身受,看作是自己的痛苦。 太平天囯 黃期陞 《建天京于金陵論》:“痌瘝一體,休戚相關(guān),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國語辭典》:痌瘝在抱  拼音:tōng guān zài bào
對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形容愛民殷切?!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回:「前回一個大善士,專誠到揚州去勸捐,做得那種痌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樣子?!挂沧鳌付帛嵲诒А?、「恫瘝在身」。
《國語辭典》:民生涂炭(民生涂炭)  拼音:mín shēng tú tàn
形容人民生活疾苦。元。鄭光祖《伊尹耕莘。楔子》:「不脩德政,暴戾頑狠,諸侯多叛,至于禽鳥走獸不安,民生涂炭。」也作「生靈涂炭」。
《國語辭典》:不吃煙火食(不吃煙火食)  拼音:bù chī yān huǒ shí
1.道家認為仙人超凡脫俗,辟谷不食或不吃熟食。后用來比喻具道氣或仙氣的人。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三折:「我穿著領(lǐng)布懶衣,不吃煙火食,淡則淡淡中有味。」
2.諷刺人自命清高,或不知民間疾苦而與社會、人群脫節(jié)。含有貶義。如:「那個人自命不凡,好像不吃煙火食,人緣不好?!?/div>
《國語辭典》: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拼音:bù lùn tiān yǒu yǎn,dàn guǎn dì wú pí
形容官吏貪污,無法無天,不顧百姓疾苦。宋。洪咨夔〈在其狐鼠〉詩寫成:「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
《國語辭典》:不食人間煙火(不食人間煙火)  拼音:bù shí rén jiān yān huǒ
1.道家認為仙人超凡脫俗,辟谷不食或不吃熟食,后用來形容具有仙氣或靈氣的人。如:「她的氣質(zhì)優(yōu)雅,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br />2.諷刺人自命清高,或不知民間疾苦而與社會、人群脫節(jié)。有貶義。如:「為政者應(yīng)體察民情,不能擺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脫離人民?!?/div>
《國語辭典》:憂民憂國(憂民憂國)  拼音:yōu mín yōu guó
憂慮國家大計和民生疾苦。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出:「鏡中華發(fā)為誰班,憂民憂國減容光?!挂沧鳌笐n國憂民」。
《漢語大詞典》:坐兒不覺立兒饑(坐兒不覺立兒饑)
比喻有錢有勢的人不知道貧窮無勢的人的疾苦。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老虔婆坐兒不覺立兒饑,甚黑子東行不見西行利。沒道理,全不怕咆哮兩行公人立?!?/div>
《漢語大詞典》:兒童竹馬(兒童竹馬)
后漢書·郭伋傳載: 郭伋 任 并州 牧,問民疾苦,推舉賢良,所過縣邑,老幼相攜迎送?!笆贾列胁浚?西河 美稷 ,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焙笠浴皟和耨R”為稱頌太守之詞。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勸農(nóng)》:“千村轉(zhuǎn)歲華,愚父老香盆,兒童竹馬。”
《國語辭典》:恫瘝在抱  拼音:tōng guān zài bào
關(guān)懷群眾的疾苦感同身受。形容愛民殷切。也作「恫瘝在身」、「痌瘝在抱」。
《漢語大詞典》:己溺己饑(己溺己飢)
亦作“ 己飢己溺 ”。 語出孟子·離婁下:“ 禹 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稷 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焙笠蛞浴凹耗缂猴|”或“己飢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明 李贄 《答周柳塘》:“蓋自有受命治水之 禹 ,承命教之 稷 ,自然當任己飢己溺之事,救焚拯溺之憂,我輩安能代大匠斲哉!” 清 周濟 介存齋論詞雜著:“或己溺己飢,或獨清獨醒,隨其人之性情學問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span id="j1611kh"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十回:“前回一個大善士,專誠到 揚州 去勸捐,做得那種痌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樣子,真正有‘己飢己溺’的神情,被 述農(nóng) 譏誚了兩句?!?/div>
《國語辭典》:悲天憫人(悲天憫人)  拼音:bēi tiān mǐn rén
憂傷時局多變,哀憐百姓疾苦?!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缚菜柕拢瑥谋鞈懭松掀鸬?,所以成了個既濟之象;兌水陰德,從憤懣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個革象?!骨?。顏元《存學編。卷三。性理評》:「司國柄者不可廢崇儒重道之典,而悲天憫人,儒者宜存返己自罪之心?!?/div>
《國語辭典》:慈悲為本(慈悲為本)  拼音:cí bēi wéi běn
指以慈愛、憐憫為本心?!赌淆R書。卷五四。高逸傳》史臣曰:「今則慈悲為本,常樂為宗,施舍惟機,低舉成敬。」《西游記》第三八回:「徒弟?。〕黾胰舜缺癁楸?,方便為門。你怎的這等心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