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0
典故
5
詞典
3
分類詞匯
22
共30,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憑高
憑陵
一上
秋登
控臨
登歷
砌臺(tái)
屐履
踐登
踐臨
宋武臺(tái)
謝安墩
登留
元龍百尺樓
憑高望遠(yuǎn)
《國語辭典》:
憑高(憑高)
拼音:
píng gāo
臨高。南朝梁。
王僧孺
〈
落日登高
〉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舍。」唐。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詩:「異國逢佳節(jié),憑高獨(dú)苦吟?!?/div>
分類:
登臨
高處
憑借
《國語辭典》:
憑陵(憑陵)
拼音:
píng líng
仗勢(shì)欺人?!蹲髠?。襄公二十五年》:「今陳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棄我姻親,介恃楚眾,以憑陵敝邑。」唐。高適〈燕歌行〉:「山川蕭條極邊士,胡騎憑陵雜風(fēng)雨?!挂沧鳌格T陵」。
分類:
橫行
憑借
高峻
侵犯
逾越
凌駕
登臨
欺侮
猖獗
高昂
依仗
超越
《國語辭典》:
一上
拼音:
yī shàng
一下子、一股勁兒。《水滸傳》第三九回:「戴宗正饑又渴,一上把酒和豆腐都吃了?!?/div>
分類:
一上
一下子
一番
登臨
一重
時(shí)間
短暫
《漢語大詞典》:
秋登
(1).秋季谷物成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
:“至於露滋月肅,霜戾秋登,王于興言,闡肄威稜。”
《南齊書·武帝紀(jì)》
:“水旱成災(zāi),穀稼傷弊,凡三調(diào)眾逋,可同申至秋登?!?唐
薛稷
《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得歷字》
詩:“秋登華實(shí)滿,氣嚴(yán)鷹隼擊?!?br />(2).秋日登臨。 唐
杜荀鶴
《獻(xiàn)鄭給事》
詩:“秋登岳寺云隨步,夜宴江樓月滿身。”
分類:
秋
登臨
谷物
成熟
《漢語大詞典》:
控臨(控臨)
憑臨,登臨。 宋
范成大
《次韻知郡安撫九日南樓宴集》
之一:“控臨縹緲疑無地,指點(diǎn)虛無欲馭風(fēng)?!?/div>
分類:
登臨
《漢語大詞典》:
登歷(登歷)
登臨游歷。 唐
王維
《藍(lán)田山石門精舍》
詩:“澗芳襲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尋畏迷誤,明發(fā)更登歷?!?唐
戴叔倫
《下鼻亭瀧行八十里聊狀艱險(xiǎn)寄青苗鄭副端朔陽》
詩:“云涯多候館,努力勤登歷?!?明
周履靖
《錦箋記·訪姨》
:“曠歲一登歷,逈然洗愁辛。” 清 黃鷟來
《雨晴游弘濟(jì)寺》
詩:“雨餘靜客懷,短屐試登歷?!?/div>
分類:
登臨
游歷
《漢語大詞典》:
砌臺(tái)(砌臺(tái))
古代王侯家用以登臨觀賞之臺(tái)。 唐
張仲素
《春游曲》
之二:“騁望登香閣,爭高下砌臺(tái)。” 唐
白居易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
詩:“何處風(fēng)光最可憐?妓堂階下砌臺(tái)前?!?唐
楊汝士
《建節(jié)后偶作》
詩:“拋卻弓刀上砌臺(tái),上方臺(tái)榭與云開。”
分類:
王侯
家用
登臨
觀賞
賞之
《漢語大詞典》:
屐履
謂著履作游屐(登臨)。 宋
曾鞏
《游金山寺作》
詩:“屐履上層閣,披襟當(dāng)九秌。”參見“ 謝公屐 ”。
分類:
登臨
《國語辭典》:
謝公屐(謝公屐)
拼音:
xiè gōng jī
東晉時(shí),謝靈運(yùn)所發(fā)明的一種木屐,用來游山玩水。上山時(shí)拿掉木屐前齒,下山時(shí)去掉木屐后齒,以保持身體重心,方便游玩。今指從事旅游、登山所穿的鞋。見《宋書。卷六七。謝靈運(yùn)傳》。唐。
李白
〈
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詩:「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017' target='_blank'>陸龜蒙 〈
任詩
〉:「即此自怡神,何勞謝公屐?!挂卜Q為「登山屐」、「謝屐」。
分類:
前后
裝卸
木屐
《漢語大詞典》:
踐登(踐登)
登臨,登上。
《
南齊書·豐城縣公遙昌傳
》
:“上逼太后之嚴(yán)令,下迫羣臣之稽顙,俯從億兆,踐登皇極。”
分類:
登臨
《漢語大詞典》:
踐臨(踐臨)
(1).登位君臨。 唐
白居易
《元和南省請(qǐng)上尊號(hào)第三表》
:“陛下稟上圣之姿,造中興之運(yùn),踐臨土宇,虔奉宗祧,恢復(fù)兩河,廓清四海。”
(2).蒞臨,登臨。 唐
魏奉古
《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
詩:“踐臨 伊水 汭,想望 灞池 邊?!?/div>
分類:
登位
蒞臨
君臨
登臨
《漢語大詞典》:
宋武臺(tái)(宋武臺(tái))
即 凌歊臺(tái) 。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曾登臨此臺(tái),并建離宮,故稱。
分類:
劉裕
登臨
《漢語大詞典》:
謝安墩(謝安墩)
古跡名。 晉 謝安 與 王羲之 登臨處。在今 南京市 城東隅 蔣山 半山上。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詩:“ 冶城 訪古跡,猶有 謝安墩 。”自注:“此墩即 晉 太傅 謝安 與右軍 王羲之 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將營園其上,故作是詩?!?宋 王安石 有
《謝安墩》
詩。
分類:
古跡
古跡名
謝安
王羲之
登臨
《漢語大詞典》:
登留
登臨留連。 宋
趙抃
《題靈山寺》
詩:“我為 靈山 好,登留到日曛。”
分類:
登臨
留連
《漢語大詞典》:
元龍百尺樓(元龍百尺樓)
《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
》
:“﹝ 劉備 ﹞曰:‘君( 許汜 )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 元龍 所諱也,何緣當(dāng)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后借指抒發(fā)壯懷的登臨處。 宋
陸游
《秋思》
詩:“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 元龍 百尺樓?!币嗍》Q“ 元龍樓 ”。 沈礪
《狂歌行》
:“時(shí)而一憑高,直上 元龍 樓。”參見“ 元龍豪氣 ”。
分類:
抒發(fā)
登臨
《漢語大詞典》:
元龍豪氣(元龍豪氣)
東漢 陳登 ,字 元龍 。 許汜 曾見之。 登 以 汜 求田問舍,言無可采,久不與語。后 許汜 謂 劉備 曰:“ 陳元龍 湖海之士,豪氣不除。”見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
。 宋
黃機(jī)
《永遇樂·章史君席上》
詞:“ 史君 自有, 元龍 豪氣,喚客且休辭醉?!眳⒁姟?元龍高臥 ”。
《國語辭典》:
憑高望遠(yuǎn)(憑高望遠(yuǎn))
拼音:
píng gāo wàng yuǎn
登臨高處而遠(yuǎn)望。如:「憑高望遠(yuǎn),視野顯得更廣闊?!?/div>
分類:
登臨
遠(yuǎn)望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