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仙路
(1).登仙之路。 唐 李赤 《靈墟山》詩:“ 丁令 辭世人,拂衣向仙路?!?br />(2).宮禁中的道路。 唐 沈佺期 《再入道場紀事應制》詩:“行隨香輦登仙路,坐近爐煙講法筵?!?/div>
《漢語大詞典》:龍見(龍見)
(1).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高亨 注:“龍出現(xiàn)于田中,比喻大人活動于民間,人見之則有利?!焙笠蛞浴褒堃姟敝竿跽吣苡兄慰?。莊子·在宥:“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成玄英 疏:“圣人寂同死尸寂泊,動類飛龍在天。”
(2).喻羽化而登仙。《文選·郭璞〈游仙詩〉之一》:“進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 李善 注:“進謂求仙也,退謂處俗也?!?br />(3).易·乾:“云從龍,風從虎?!薄褒垺庇魇挛锏闹鞲桑蛞浴褒堃姟庇魑恼赂疽蚜?。 晉 陸機 《文賦》:“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郭紹虞 等注:“‘龍見’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節(jié)未妥?!?br />(4).蒼龍七宿出現(xiàn)。左傳·桓公五年:“凡祀,啟蟄而郊,龍見而雩。” 杜預 注:“龍見,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遠為百穀祈膏雨也?!?span id="lv95pxb" class="book">《北齊書·恩倖傳·高阿那肱》:“ 源師 嘗諮 肱 云:‘龍見,當雩?!?/div>
《漢語大詞典》:遺形(遺形)
(1).超脫形骸,精神進入忘我境界。《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李善 注:“《莊子》云: 仲尼 問於 顏回 曰:‘何謂坐忘?’回曰:‘墮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謂坐忘。’ 司馬彪 曰:‘坐而自忘其身?!?晉 陸機 《王子喬贊》:“遺形 靈岳 ,顧景忘歸?!?明 袁宏道 《答梅客生書》:“朋友則有一二小官,齋郎典客之類,絶口不談朝事者,其胸中又無一段先入意見為主,僕遂得遺形縱古,不相妨礙?!?br />(2).道教指尸解登仙。 晉 陸云 《登遐頌》:“ 梅公 指景,有皇遺形?!?唐 岑文本 《京師至德觀法王孟法師碑銘序》:“以 貞觀 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遺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宋 梅堯臣 《長歌行》:“遺形得極樂,昇仙上玉京。”
(3).遺體,遺骸。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是名 如來 ,應供正覺,遺形舍利,造諸塔象?!?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譯經(jīng)二·唐洛京圣善寺善無畏:“今觀 畏 之遺形,漸加縮小。”
(4).指遺留下來的形貌。形體、形式。 三國 魏 曹植 《敘愁賦》:“觀圖像之遺形,竊庶幾乎 英 皇 ?!?晉 潘岳 《楊仲武誄》:“臨穴永訣,撫櫬盡哀。遺形莫紹,增慟余懷?!?唐 高適 《還京次睢陽祭張巡許遠文》:“思壯志於冥寞,問遺形於荊杞?!?金 元好問 《大室同希顏賦》詩:“壯哉 崧維岳 ,盤盤上窈冥。中天瞻巨鎮(zhèn),元氣有遺形?!?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分類》:“最早的敘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遺形?!?/div>
《國語辭典》:登遐  拼音:dēng xiá
1.帝王崩逝?!独m(xù)漢書志。第六。禮儀志下》:「疾病,公卿復如禮。登遐,皇后詔三公典喪事。」
2.臣子之死亦可稱為「登遐」。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八。諒闇登遐》:「晉人如山濤居母喪,詔曰,山太常居諒闇,情在難奪,蓋當時未甚避忌故爾,又如登遐二字,晉人臣下亦多稱之?!?/div>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傳說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時,立文學館,以十八學士入選,備受皇帝禮遇與敬重,各方欽羨不已,稱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豆卤驹麟s劇。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幾時得墜鞭誤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蓋兒軟,踏翰林腳步兒長?!?/div>
《漢語大詞典》:龍舉(龍舉)
(1).猶龍翔。《淮南子·天文訓》:“虎嘯而谷風至,龍舉而景云屬?!?br />(2).喻王業(yè)興起。宋書·恩倖傳·徐爰:“伏惟皇 宋 承金行之澆季,鐘經(jīng)綸之屯極,擁玄光以鳳翔,秉神符而龍舉,劋定鯨鯢,天人佇屬?!?br />(3).謂羽化而登仙。
(4).猶言龍蟠鳳翥。形容筆勢。梁書·蕭琛傳:“其書多有異今者,而紙墨亦古,文字多如龍舉之例,非隸非篆, 琛 甚秘之?!眳㈤?span id="lth5bfl" class="book">《晉書·王羲之傳論》。
《漢語大詞典》:昆臺(昆臺)
相傳 昆侖山 頂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皆為神仙居處。因以“崑臺”、“崑府”代指神仙所居之地。 宋 張元干 《醉蓬萊·壽》詞:“滿腹經(jīng)綸,回天議論, 崑臺 仙裔。”
(1). 漢 時少府的屬官名。執(zhí)掌 甘泉宮 事宜。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考工室為考工…… 甘泉 居室為昆臺?!?br />(2).傳說 黃帝 登仙處。 晉 王嘉 拾遺記·軒轅黃帝:“薰風至,真人集,﹝ 軒轅 ﹞乃厭世於 昆臺 之上,留其冠、劍、佩、舄焉。 昆臺 者, 鼎湖 之極峻處也,立館於其下?!?唐 無名氏 《仙傳拾遺·燕昭王》:“好神仙之道,仙人 甘需 臣事之,為王述 昆臺 登仙之事?!?/div>
《漢語大詞典》:梯仙
道教謂逐步登仙。《剪燈馀話·月夜彈琴記》:“姬曰:‘天醫(yī)傅以 玄洲 不死之膏,賜以完形復體之符,一門百口往梯仙國矣?!唬骸沃^梯仙?’姬曰:‘凡初得道者,皆送此修行,然后漸登品位,猶登梯然,故曰梯仙?!?/div>
《國語辭典》:仙逝  拼音:xiān shì
成仙升天。多用以指人死亡。如:「他不抽煙、不喝酒,一直活到八十幾歲才仙逝?!?/div>
《漢語大詞典》:梯霞
道教謂升天登仙。 唐 令狐楚 《贈毛仙翁》詩:“壺中藥物梯霞訣,《肘后方書》縮地功?!?/div>
《漢語大詞典》:登霞
上升云表。猶言登仙遠去。《楚辭·遠游》:“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王逸 注:“抱我靈魂而上升也?!?朱熹 集注:“言以此時昇仙而去也。霞與遐通,謂遠也?!?/div>
《漢語大詞典》:遐超
高升。謂登仙。 宋 王十朋 《代道士薦母青詞》:“渡仙橋而瞻玉像,永脫九幽;聽大法而入寶珠,遐超三界?!?/div>
分類:高升登仙
《漢語大詞典》:解骨
猶尸解。解脫骸骨。謂登仙。 南朝 宋 鮑照 《白云》詩:“探靈喜解骨,測化善騰天?!?br />謂骨體懈倦。國語·越語下:“圣人不出,忠臣解骨。” 韋昭 注:“ 賈 唐 二君云:‘解骨, 子胥 伏屬鏤也?!?昭 謂:是時 子胥 未死。解骨,謂忠良之臣見其如此,皆骨體解倦,不復念忠?!?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忠臣解骨,君子吞聲?!?/div>
《漢語大詞典》:練形術(練形術)
道教謂修煉形體,以期脫胎換骨,位登仙品。南史·劉劭傳:“時道士 范材 修練形術,是歲自言死期,如期而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