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目視(目視)
以目示意。漢書·李陵傳:“ 立政 等見 陵 ,未得私語,即目視 陵 ,而數數自循其刀環(huán),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 漢 也。” 顏師古 注:“以目相視而感動之,今俗所謂眼語者也?!?/div>
分類:目視示意
《國語辭典》:目視云霄(目視云霄)  拼音:mù shì yún xiāo
形容眼界高闊。宋。劉克莊〈沁園春。一卷陰符〉詞:「當年視云霄,誰信到,凄涼今折腰?!?/div>
《國語辭典》:倏忽  拼音:shù hū
疾速。漢。蔡琰胡笳十八拍〉:「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小童急欲問時,左慈已拂袖而去;其行如飛,倏忽不見。」
《國語辭典》:指顧(指顧)  拼音:zhǐ gù
形容非常迅速。《文選。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已實?!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望海樓晚景五絕詩之一:「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挂沧鳌割欀浮?。
《國語辭典》:指揮(指揮)  拼音:zhǐ huī
1.發(fā)號施令,指示別人行動?!堆θ寿F征遼事略》:「薛仁貴指揮士卒,欲立云梯?!埂度龂萘x》第一○二回:「吾水陸并進,若蜀兵大至,只看吾指揮而擊之?!挂沧鳌钢各狻?。
2.發(fā)令調度的人。如:「樂團指揮」、「交通指揮」。
3.職官名。由唐至明有都指揮使等,明清京城有兵馬司指揮。《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那管家都是錦衣衛(wèi)指揮五品的前程,到我下處來了幾次,我只得到他家盤桓了幾天?!?/div>
《國語辭典》:指目  拼音:zhǐ mù
不僅用手指,而且也以眼睛注視著。《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埂缎绿茣?。卷一四八。王承元傳》:「勸承宗亟引兵共討李師道,承宗少之,然軍中往往指目之?!?/div>
《國語辭典》:目笑  拼音:mù xiào
目視而輕視竊笑?!妒酚洝>砥吡?。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埂蹲x通鑒論。卷一三。東晉穆帝》:「桓溫西討,晉廷惴惴然憂其不克,溫目笑而心鄙之,拜表即行,知晉之無人也?!?/div>
分類:目視竊笑
《國語辭典》:投影畫(投影畫)  拼音:tóu yǐng huà
以人目視物體的方向作投影線,以顯示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于縱橫側各平面上的圖畫,稱為「投影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