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詞典 2分類詞匯 64
《漢語大詞典》:一視(一視)
(1).看一下。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其 河 洛 圖緯,一視便止,不得留意也。”新唐書·吳湊傳:“ 湊 叩鞍一視,凡指擿,盡中其弊?!?span id="r2s22bz" class="book">《花月痕》第三七回:“ 荷生 瞥見上屋有個艷妝侍兒出來,凝眸一視,卻是 紅豆 站在簾邊?!?br />(2).同樣看待。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八:“騫驢布韉與金鞍駿馬同一游也,松林莞席與繡帷玉枕同一寢也。知此,則貧富貴賤可以一視矣?!?明 宋濂 《詹士龍小傳》:“飲食衣服,一視諸子,外人不能辨?!?br />(3).全看;完全按照。 宋 陸九淵 《陸修職墓表》:“授經(jīng)之士,或以獨步膠庠,或以擅塲南省,而公之與否,曾不以是,一視其言行如何耳?!?/div>
《漢語大詞典》:見異(見異)
特殊看待,優(yōu)遇。《漢書·谷永傳》:“昔 豫子 吞炭壞形以奉見異, 齊 客隕首公門以報恩施, 知氏 、 孟嘗 猶有死士,何況將軍之門!”
顯示異象。《漢書·宣帝紀》:“皇天見異,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稱也?!?/div>
《國語辭典》:等同  拼音:děng tóng
將不同的事物視為相同。如:「不能將這兩件事等同視之。」
《漢語大詞典》:同稱(同稱)
(1).一同述說,表示同等看待。 漢 應(yīng)劭 《風俗通·愆禮·弘農(nóng)太守河內(nèi)吳匡》:“過與不及,古人同稱?!?br />(2).同樣稱謂。謂名分無區(qū)別。宋史·職官志一:“橫班以郎居大夫之上,既釐而正之矣,而介胄之士與縉紳同稱,寧名號未正,毋示人以好武之機?!?/div>
《漢語大詞典》:自待
看待自己。新五代史·吳越世家·錢俶:“ 佐 既年少, 進思 以舊將自待,甚見尊禮?!?宋 曾鞏 《〈張文叔文集〉序》:“又知 文叔 自進為甚強,自待為甚重,皆可喜也?!?明 李東陽 《陸公墓志銘》:“公亦重自待,必欲大有施於時?!?茅盾 《子夜》十:“我以 老趙 的走狗自待,而 老趙 未必以走狗待我?!?/div>
分類:看待自己
《漢語大詞典》:異觀(異觀)
(1).奇異的景象。 漢 班固 《西都賦》:“殊形詭制,每各異觀?!?晉 左思 《魏都賦》:“壹八方而混同,極風采之異觀。”
(2).不同看待。后漢書·馬融傳論:“登高不懼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畧,歸於所安而已矣。物我異觀,亦更相笑也。” 唐 韓愈 《贈張童子序》:“夫少之與長也異觀。少之時,人惟童子之異,及其長,將責成人之禮焉?!?/div>
《國語辭典》:并重(並重)  拼音:bìng zhòng
同等重要。如:「家庭和事業(yè)并重」、「營養(yǎng)和運動并重」。
《國語辭典》:見外(見外)  拼音:jiàn wài
對人因過分客氣而顯得疏遠,如同對陌生人一般?!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我一向把心腹待你,你不要見外。」《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誼世好,就如同至親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見外了?!?/div>
《漢語大詞典》:見顧(見顧)
(1).猶光顧。南史·柳惔傳:“賢子俱有盛才,一日見顧,今故報禮?!?唐 李華 《詠史詩》之五:“帝言翁甚善,見顧何不早。”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馭衙役》:“適來見顧,亦金剛之流亞?!?br />(2).看待我,賞識我。三國志·蜀志·黃權(quán)傳:“大將軍 司馬宣王 深器之,問 權(quán) 曰:‘ 蜀 中有卿輩幾人?’ 權(quán) 笑而答曰:‘不圖明公見顧之重也!’”
《漢語大詞典》:匪民
非人,謂不被當人看待。《詩·小雅·何草不黃》:“哀我征夫,獨為匪民?!?三國 魏 鐘會 《檄蜀文》:“悼彼 巴蜀 ,獨為匪民,愍此百姓,勞役未已?!?span id="uiilikp" class="book">《周書·武帝紀下》:“嗟彼 齊 趙 ,獨為匪民,乃睠東顧,載深長想。”
《漢語大詞典》:超異(超異)
(1).異乎尋常。 漢 劉向 說苑·復(fù)恩:“如主有超異之恩,則臣必死以復(fù)之?!?span id="3m3wxwt" class="book">《魏書·肅宗紀》:“才學超異、獨行高時者,具以言上?!?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 黃魯直 云:‘ 紹圣 中,貶 黔中 ,始得《藏真自敘》於 石揚休 家。諦觀數(shù)日,恍然自得,落筆便覺超異?!?柴萼 《梵天廬叢錄·周實丹遺詩》:“ 實丹 有《無題》三十首,艷奧超異?!?br />(2).謂特殊看待,起用異才。 唐 李翱 《薦士于中書舍人書》:“在上者無超異之心,因循而不用,則 馮唐 白首, 董生 不遇,何足怪哉!”
《漢語大詞典》:妄聽(妄聽)
(1).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聽之。”后以“妄聽”謂隨便聽聽,不認真看待。 魯迅 《準風月談·偶成》:“時代已遠,真?zhèn)坞y明,那邊妄言,這邊妄聽。”參見“ 妄言妄聽 ”。
(2).亂聽;偏聽。《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夫目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教子:“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span id="bp3trso" class="book">《封神演義》第十七回:“望陛下以祖宗天下為重,不得妄聽女子之言,有廢忠諫之語。”
《國語辭典》:妄言妄聽(妄言妄聽)  拼音:wàng yán wàng tīng
隨便說說,隨便聽聽。語本《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奚以妄聽之?!贡扔鞑磺笳鎸?。清。袁枚〈子不語。序〉:「文史外無以自娛,乃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div>
《漢語大詞典》:善視(善視)
(1).善加看待。左傳·成公三年:“賈人如 晉 , 荀罃 善視之,如實出己?!?宋 張師正 括異志·陳省副:“令院子傳語 錢 家,縣君言比部教善視十一郎?!?葉圣陶 《夜》:“懇求善視 大男 , 大男 即兒等也?!?br />(2).善于察視。《陰符經(jīng)》中篇:“瞽者善聽,聾者善視?!?/div>
分類:看待察視
《漢語大詞典》:等視(等視)
同等看待。《天討·軍政府〈討滿洲檄〉》:“若愿留中國者,悉歸農(nóng)牧,一切與齊民等視。”
《漢語大詞典》:齊觀(齊觀)
同等看待。 明 陳子龍 《偕熊令君伯甘游烏傷云黃山》詩:“和絃愧同調(diào),擊壤庶齊觀?!?羅惇曧 《文學源流·附論楊子》:“此其生死齊觀,不為世縛,可謂坦然自適者矣。”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yīng)該緩行》:“而于狗,卻不能引此為例,與對等的敵手齊觀,因為無論它怎樣狂嗥,其實并不解什么‘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