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目擊(目擊)  拼音:mù jí
1.親眼所見?!督鹌棵吩~話》第一七回:「徒以目擊奸臣誤國而不為皇上陳之,則上辜君父之恩,下負平生所學。」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折:「小生目擊數(shù)事,甚為不平,待要當面數(shù)落他一番,有何難哉?」《清史稿。卷二三七。洪承疇列傳》:「目擊民生彫敝及土司降卒,尚懷觀望。」
2.瞥見、一眼看見?!肚f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br />3.目光觸及,指看了一眼?!逗鬂h書。卷二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郅惲》:「子張但目擊而已。惲即起,將客遮仇人,取其頭以示子張?!?/div>
《國語辭典》:目擊道存(目擊道存)  拼音:mù jí dào cún
眼睛一看,便知道理之所在,形容悟性特好?!肚f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南朝梁。劉孝標。注。引《竹林七賢論》:「籍歸,遂著大人先生論,所言皆胸懷閒本趣,大意謂先生與己不異也。觀其長嘯相合,亦近乎目擊道存矣?!?/div>
《國語辭典》:乍見(乍見)  拼音:zhà jiàn
忽然看見?!睹献?。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漢語大詞典》:日見(日見)
(1).天天看見。孝經(jīng)·廣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家至而日見之也?!?span id="qdulbbh" class="book">《淮南子·氾論訓》:“今夫圖工好畫鬼魅而憎圖狗馬者,何也?鬼魅不世出而狗馬可日見也?!?br />(2).一天一天地顯示。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后來這印象日見其淡了,但總有一些留遺,一直到她去世。”
《漢語大詞典》:知見(知見)
(1).見識;見解。漢書·文帝紀:“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實 明快之言,如不聞也,然豈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見者俱如是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往所理想,在知見情操,兩皆調整,若主智一派,則在聰明睿智,能移客觀之大世界于主觀之中者?!?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jié):“從這多數(shù)的征伐事項中,可以抽繹出下列的幾項知見?!?br />(2).看見,知道。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九:“時都統(tǒng) 馮湛 帳前適有一人在傍知見。”《廿載繁華夢》第二回:“海關里有兩個冊房……一個是造真冊的,一個是造假冊的。真冊的自然是海關大臣和庫書知見;假冊的就拿來虛報皇上?!?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三六章:“大嫂, 劉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過什么,你也知見。”
(3).佛教語。知為意識,見為眼識,意謂識別事理、判斷疑難。 宋 秦觀 《法云寺長老疏文》:“無前后來去之際,有解脫知見之因?!?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不停心,則雖有無上知見,為煩惱風動搖慧燈,若存若滅……制心一處,何事不辦,如開佛知見矣?!?/div>
《國語辭典》:瞥見(瞥見)  拼音:piē jiàn
一眼看見?!都t樓夢》第六五回:「每常出門,或上車,或一時院子里瞥見一眼,我們鬼使神差,見了他們兩個,不敢出氣兒?!埂妒幙苤尽返诙呋兀骸膏従右ι彿逶趬︻^上摘蔥,瞥見了秀蘭,險些一個倒栽蔥跌下去?!?/div>
《漢語大詞典》:望塵(望塵)
(1).看見飛揚的塵土。亦喻捕風捉影或觀察到細小的征候。《后漢書·度尚傳》:“ 磐 埋骨牢檻,終不虛出,望塵受枉?!?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是以高世之士,望塵而旋跡;輕薄之徒,響赴而影集。”
(2).猶言望塵而拜。 唐 王昌齡 《長歌行》:“望塵非吾事,入賦且遲留?!?李云逸 注:“望塵,謂趨附權貴,候望其車馬之塵?!?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四:“ 宣仁 怒曰:‘ 韓某 先朝老臣,汝安得當望塵之禮。’太妃泣謝?!?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xù)黃粱:“因而公卿將士,盡奔走於門下,估計夤緣,儼如負販,仰息望塵,不可算數(shù)。”
(3).猶言望塵追跡。 宋 葉適 《〈覆瓿集〉序》:“蓋神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無疆,累名駿數(shù)百,豈得望塵焉!”
(4).猶言望塵莫及。《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導師創(chuàng)業(yè)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div>
《國語辭典》:窺見(窺見)  拼音:kuī jiàn
1.偷看到。如:「她經(jīng)過一幢民宅時,無意中窺見有人鬼鬼祟祟,翻墻而入,立刻報警處理?!埂读凝S志異。卷一一。白秋練》:「翁登其舟,窺見秋練,心竊喜,而審詰邦族,則浮家泛宅?!?br />2.看出、察見。如:「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窺見他的豪情壯志?!顾巍A_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七:「亦是窺見他靜定凝重處,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div>
《國語辭典》:親睹(親睹)  拼音:qīn dǔ
親眼見到。《紅樓夢》第三五回:「常有人傳說,才貌俱全,雖未親睹,然遐思遙愛之心十分誠敬?!?/div>
分類:親自看見
《漢語大詞典》:洞視(洞視)
(1).猶透視。 漢 代以來方士所自稱的能看見非肉眼所見事物的特異功能。如傳說 扁鵲 能隔墻見人, 由吾道榮 能見萬里之外的事物等。《〈海內十洲記〉序》:“﹝臣﹞未若陵虛之子,飛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視百方?!?span id="kwezs2f" class="book">《北史·藝術傳上·由吾道榮》:“﹝ 由吾道榮 ﹞又善洞視, 蕭軌 等之敗於 江 南,其日, 道榮 言之如目見?!?唐 薛用弱 集異記·茅安道:“﹝ 茅安道 ﹞曾授二弟子以隱形洞視之術?!?清 唐孫華 《贈南翔醫(yī)士王燦英》詩:“惟君洞視見癥結, 長桑 祕録經(jīng)研磨?!?br />(2).看透,透徹地了解。 宋 蘇軾 《與劉宜翁書》:“先生筆端有口,足以形容難言之妙,而 軾 亦眼中無障,必能洞視不傳之意也?!?明 宋濂 《深褭先生吳公私謚貞文議》:“ 吳公 天賦絶人,精識邁古,咀嚌六經(jīng)以求其道,饜飫百家以盡其用,貫穿該博,洞視當世?!?明 徐渭 《為請復新建伯封爵疏》:“人各有心,難可洞視?!?/div>
《漢語大詞典》:鹿夢(鹿夢)
據(jù)列子·周穆王載, 春秋 時, 鄭國 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別人看見,就把它藏在坑中,蓋上蕉葉,后來他去取鹿時,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為是一場夢。后以“鹿夢”比喻得失榮辱如夢幻。 清 錢學綸 《語新》卷下:“﹝ 李遇濱 ﹞北上考得教習,行將就選,一旦中寒卒死於道,向日夫榮妻貴之冀,竟同鹿夢。” 蔡寅 《瞻園次漸庵韻》:“一代園林歸鹿夢,百年風月付鵑魂?!?/div>
《漢語大詞典》:看清
清晰地看見;看清楚
認識清楚。例如:他看清了問題的本質。
《漢語大詞典》:晝見(晝見)
(1).白晝晉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鄭安平 曰:‘臣里中有 張祿 先生欲見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晝見?!?br />(2).白晝看見。 北齊 劉晝 新論·鄙名:“今野人晝見蟢子者,以為有喜樂之瑞?!?/div>
《國語辭典》:羨慕(羨慕)  拼音:xiàn mù
心中愛慕渴望?!度辶滞馐贰返谝凰幕兀骸改菬釡珳难喔C、海參,一碗碗在跟前捧過去。馬二先生又羨慕了一番?!埂都t樓夢》第四八回:「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過是心里羨慕,才學著頑罷了?!?/div>
《國語辭典》:見鬼(見鬼)  拼音:jiàn guǐ
1.比喻離奇古怪。如:「好端端的人會突然不見,真是見鬼了?!埂端疂G傳》第四六回:「見鬼了!耶耶,我自路上買得這只雞來吃,何曾見你的雞?」
2.比喻毀滅或死亡。如:「讓昨日的我見鬼去吧!今天的我是全新的開始?!?/div>
《漢語大詞典》:瞻睹
亦作“ 瞻覩 ”。 觀看;看見。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學士記》:“若此,則安可以昧陋不肖之 稹 ,繼居九丞相、二名卿之后乎?俛仰瞻睹,如遭大賓?!?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天寳 中, 興慶池 上小龍嘗出游宮垣南溝,水中蜿蜒,奇狀靡不瞻覩?!?span id="2w2v2lw" class="book">《舊唐書·良吏傳上·韋景駿》:“咸對曰:‘此間長宿傳説,縣中廨宇、學堂、館舍、隄橋,并是明公遺跡。將謂古人,不意親得瞻覩,不覺欣戀倍於常也?!?/div>
分類:觀看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