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0詞典 8分類詞匯 32
共40,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分類詞匯(續(xù)上)
吸濕性
干燥劑
肥田粉
磺基
催吐劑
強酸
藍礬
氯酸
明礬
棉藥
《國語辭典》:吸濕性(吸濕性)  拼音:xī shī xìng
物體吸收水氣的性質(zhì)。如石灰、濃硫酸等皆有此特性。
《國語辭典》:乾燥劑(乾燥劑)  拼音:gān zào jì
容易吸收水氣的化學(xué)物質(zhì)。如生石灰、濃硫酸、氯化鈣等。
《國語辭典》:肥田粉  拼音:féi tián fěn
一種人造肥料。
《漢語大詞典》:磺基
硫酸分子中除去一個羥基(-oh)后所構(gòu)成的原子團。一般以-so3h、-so2-oh表示。
《國語辭典》:催吐劑(催吐劑)  拼音:cuī tù jì
能引起嘔吐的藥物,用于食物或農(nóng)藥中毒。
《國語辭典》:強酸(強酸)  拼音:qiáng suān
指在水溶液中幾乎能完全解離的酸。其溶于水時產(chǎn)生大量的氫離子。如硫酸、硝酸、鹽酸、氫溴酸、氫碘酸、過氯酸等。俗稱為「鏹水」。
《國語辭典》:藍礬(藍礬)  拼音:lán fán
一種藍色結(jié)晶無機化合物,即含五個結(jié)晶水的硫酸銅,無水硫酸銅則呈白色??捎米鳉⑾x劑、顏料、電池電解液、化學(xué)試劑、乾燥劑的指示劑等。屬于重金屬鹽,也稱為「膽礬」。
《國語辭典》:氯酸  拼音:lǜ suān
由氯酸鋇加硫酸所產(chǎn)生的無色液體。有強氧化力,接觸磷、硫、酒精等可燃物即發(fā)出火焰。
《國語辭典》:明礬(明礬)  拼音:míng fán
由硫酸鋁和其他元素的硫酸鹽組合成的含水硫酸復(fù)鹽。工業(yè)上最重要的明礬是硫酸鋁鉀,可用于止血及當(dāng)收斂劑;而一般的明礬則可用于制造油漆、火柴、顏料、染料、紙張、皮革與除臭劑,并可用以純化水質(zhì),硬化熟石膏等。也稱為「白礬」、「明石」。
《漢語大詞典》:棉藥(棉藥)
棉花火藥。用纖維極細的上等棉花加硝酸、硫酸等制成,稍受撞擊磨擦即發(fā)火自燃。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然而礮之有前膛后膛,孰優(yōu)孰劣,彈之貯棉藥火藥,何利何弊……均無定論?!?清 薛福成 《考察近事謹呈管見疏》:“火藥隨火器而日精,其類有餅藥、炸藥、棉藥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