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1詞典 1分類詞匯 90
《國語辭典》:老姏  拼音:lǎo mán
舊俗婚禮中攙扶新娘的人。也作「老蠻」。
《國語辭典》:主婚人  拼音:zhǔ hūn rén
婚禮中,男女雙方主持婚禮的人。
《國語辭典》:跨鞍子  拼音:kuà ān zi
古代婚禮中的一種儀式。新娘于進(jìn)夫家大門時跨過一個馬鞍子,取步步平安的意思。《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舅太太看她吃了東西,便上上下下花團(tuán)錦簇?fù)矸隽顺鰜怼3鲩T跨鞍子、過火盆、迎喜神、避太歲,便出了那座游廊屏門。」
《國語辭典》:同羅杯(同羅杯)  拼音:tóng luó bēi
婚禮中,新婚夫婦交換酒杯飲酒。舊時用紅?帶連結(jié)兩盞酒杯,由新婚夫婦各飲一盞?!妒c(diǎn)頭》第九回:「請坐了,我好與你吃同羅杯?!挂沧鳌附槐啤埂?/div>
《國語辭典》:高果子茶  拼音:gāo guǒ zi chá
舊時宴客,席上擺放幾盤乾果子,堆得上尖下圓,稱為「高果子」,放在茶碗里,稱為「高果子茶」?!度辶滞馐贰返诙换兀骸赣忠粋€大捧盤,十杯高果子茶,送了過來,以為明早拜堂之用。」
《國語辭典》:飯腥(飯腥)  拼音:fàn xīng
將生米放于死者口中,稱為「飯腥」?!抖Y記。禮運(yùn)》:「然后飯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div>
《漢語大詞典》:鼓吹手
舊式婚禮或喪禮中吹奏樂器的人。亦比喻鼓吹某事或吹捧某人的人(貶義)。 葉圣陶 《城中》:“人家說他們一聲熱心教育,這就著了他們的道兒,無形中為他們當(dāng)了鼓吹手了?!?/div>
《漢語大詞典》:合歡梁(合歡梁)
舊時婚禮中新婚夫婦各執(zhí)一端的錦帶。以其相聯(lián)如橋梁,故稱。說郛卷三一引無名氏《戊辰雜鈔》:“女初至門,壻去丈許逆之,相者授以紅緑連理之錦,各持一頭,然后入,俗謂之通心錦,又謂之合歡梁。言夫婦自此相通如橋梁也?!?/div>
《國語辭典》:嚎喪(嚎喪)  拼音:háo sang
哭。為罵人的話。也作「號喪」。
《國語辭典》:攙親(攙親)  拼音:chān qīn
攙扶新娘下轎,常見于舊俗婚事中。《儒林外史》第二七回:「明早,歸家大姑娘坐轎子來。這里請了金次福的老婆和蕃鬋子的老婆兩個攙親。」
《國語辭典》:哀杖  拼音:āi zhàng
喪禮中,孝子因哀痛過深不能自持,須靠手杖扶持,這根手杖稱為「哀杖」。
《漢語大詞典》:娉幣(娉幣)
(1).行聘禮時所致幣帛財物。后漢書·烏桓傳:“﹝ 烏桓 ﹞其嫁娶則先略女通情,或半歲百日,然后送牛馬羊畜,以為娉幣。”
(2).古代婚禮六禮中的問名和納幣。魏書·列女傳·涇州貞女兕先氏:“ 涇州 貞女 兕先氏 ,許嫁 彭老生 為妻,娉幣既畢,未及成禮?!?/div>
《漢語大詞典》:娉內(nèi)
亦作“ 娉納 ”。
(1).古代婚禮中的問名、納幣。荀子·富國:“男女之合,夫婦之分,婚姻娉內(nèi),送逆無禮?!?楊倞 注:“聘,問名也。內(nèi)讀納,納幣也?!?梁啟雄 簡釋:“正文作‘娉’,注文作‘聘’。娉,本字;聘,叚字?!?br />(2).借指娶妻。周書·皇后傳序:“若娉納以德,防閑以禮,大義正於宮闈,王化行於邦國,則坤儀式固,而鼎命惟永矣?!?/div>
《漢語大詞典》:喪奠(喪奠)
古喪禮中指死者未葬前的祭奠。禮記·雜記上:“喪奠,脯醢而已?!?鄭玄 注:“言死者不食糧也,遣奠本無黍稷?!?/div>
《漢語大詞典》:醮醴
古代冠禮中的一種簡單儀節(jié)。 章炳麟 《訄書·原人》:“虎而冠之,蝯狙而衣之,雖設(shè)醮醴,非士冠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