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4詞典 1分類詞匯 93
《漢語大詞典》:順軌(順軌)
(1).遵循運行的軌道。 漢 班固 《為第五倫薦謝夷吾表》:“上令三辰順軌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訓(xùn)於嘉時?!?span id="zsjcine" class="book">《晉書·天文志上》:“然則三皇邁德,七曜順軌,日月無薄蝕之變,星辰靡錯亂之妖。”
(2).遵從禮制法度,歸順正道。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海盜奔迸, 黑山 順軌?!?李善 注引魏志:“ 黑山 賊 張燕 率其眾降,封為列侯?!?晉 左思 《魏都賦》:“於時 東鯷 即序,西傾順軌, 荊 南懷憓, 朔 北思韙?!?span id="00c5g8s"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一》:“微習(xí)禮容,皆知順軌?!?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以今觀之,則又吉讖也,從此百年順軌,利孰大焉。”
《國語辭典》:小行  拼音:xiǎo xíng
1.修道人自稱的謙詞。《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小行不會,俺師父善能治水?!乖钤G《西游記》第一七出:「小行與娘娘驅(qū)兵將作朝臣,你饒了俺師父者?!?br />2.小跑步?!督鹌棵贰返谒娜兀骸鸽m是兩疋東路來的馬,鬃尾丑,不十分會行,論小行也罷了!」
《國語辭典》:國容(國容)  拼音:guó róng
1.國家的禮制儀節(jié)。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四六:「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
2.一國中容貌最美麗的女子。唐。富嘉謨 麗色賦:「俄而世姝即,國容進(jìn)。疑自持兮動盼,目爛爛兮昭振?!?/div>
《國語辭典》:國紀(jì)(國紀(jì))  拼音:guó jì
1.國家的法律、禮制?!蹲髠?。襄公二十三年》:「干國之紀(jì),犯門斬關(guān)?!埂秶Z。晉語四》:「夫禮,國之紀(jì)也?!?br />2.善于治理國家的人?!豆茏印3廾摇罚骸笓衿浜妹?,因使長民。好而不已,是以為國紀(jì)。」唐。尹知章。注:「其有好虛譽之名者,則擇之,使為興利者之長。好名不已,財乃彌積,故為國紀(jì)?!?/div>
《漢語大詞典》:喪制(喪制)
(1).治喪的禮制。后漢書·皇后紀(jì)上·章德竇皇后:“上尊諡曰 恭懷皇后 ,追服喪制,百官縞素,與姊大貴人俱葬 西陵 。”周書·韋敻傳:“其喪制葬禮,諸子等竝遵其遺戒?!?br />(2).特指按禮制規(guī)定的居喪期限。《元典章新集·吏部·丁憂》:“凡為人子,喪制之內(nèi)有犯非違者,不拘官民宜其追問?!?/div>
《漢語大詞典》:公除
指帝王身負(fù)國事之重,因公權(quán)宜禮制,而除喪服。北史·魏高祖孝文帝紀(jì):“葬 文明太皇太后 於 永固陵 。甲戌,車駕謁 永固陵 。羣臣固請公除,帝不許?!?span id="60wyuk0"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八年》:“於是諸王公皆詣闕上表,‘請時定兆域,及依 漢 、 魏 故事,并太皇太后終制,既葬,公除?!?胡三省 注:“公除者,以天下為公而除服也?!?span id="ln5k5ky" class="book">《舊唐書·代宗紀(jì)》:“朕遘此閔兇,攀號罔極,公卿固請,俾聽朝務(wù),斬焉縗絰,痛貫心靈,豈可便議公除,遽移諒闇?!?/div>
《漢語大詞典》:先置
古代禮制,天子出行,先置供具于前。文選·揚雄〈羽獵賦〉:“營合圍會,然后先置乎 白楊 之南?!?李善 注引 張晏 曰:“先置供具於前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張禹傳》:“臣聞王者動設(shè)先置,止則交戟,清道而后行,清室而后御?!?span id="jxjqkws" class="book">《宋書·禮志五》:“春秋上陵,尤省于小駕。直事尚書一人從,其餘令史以下皆從行,所謂先置也?!?/div>
《漢語大詞典》:事典
(1).治事的規(guī)章。周禮·天官·大宰:“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左傳·文公六年:“ 宣子 ( 趙宣子 )於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杜預(yù) 注:“典,常也。” 唐 蘇颋 《命姚崇等北伐制》:“入敷事典,省閣稱其閑練;出綜條察,吏人畏其嚴(yán)明?!?br />(2).專門輯集有關(guān)禮制事件的類書。明史·藝文志三有 徐袍 著《事典考略》六卷。
(3).典故之一類。指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別于語典。
《國語辭典》:異服(異服)  拼音:yì fú
1.奇特怪異,不合禮制的服裝?!抖Y記。王制》:「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
2.異族的服飾。唐。柳宗元 柳州峒氓詩:「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
《漢語大詞典》:殊制
(1).不同的禮制。 晉 潘岳 《寡婦賦》:“痛存亡之殊制兮,將遷神而安厝?!?br />(2).特殊的制度。南史·羊玄保傳:“﹝ 玄保 ﹞陳之曰:‘臣伏尋亡叛之由,皆出於窮逼,今立殊制,於事為苦。又尋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則應(yīng)與天下為一;若其非邪,亦不宜獨行一郡?!墒侵仆?。”
《國語辭典》:廟議(廟議)  拼音:miào yì
朝廷的謀議。也作「朝議」。
《漢語大詞典》:棄禮(棄禮)
拋棄禮制。左傳·昭公十三年:“棄禮違命, 楚 其危哉!”左傳·哀公七年:“ 晉 范鞅 貪而棄禮,以大國懼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div>
分類:拋棄禮制
《漢語大詞典》:奇器
(1).奇巧的器物。古代以為邪僻而不合禮制。禮記·王制:“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唐 白居易 《十九息游惰》:“念奇器之蕩心,則正德而人歸厚矣?!?清 龔自珍 《西域置行省議》:“應(yīng)頒制西洋奇器,物小受多利行者。”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二章二:“這詩人所嗟嘆的‘民之多辟’,大約也就是作奇技奇器的該殺的勾當(dāng)了?!?br />(2).謂少有的才能。 明 高啟 《答余新鄭》詩:“況君磊落抱奇器,不異一鶚秋空橫?!?/div>
《漢語大詞典》:周法
周 代的法度、禮制。國語·鄭語:“ 周 法不昭,而婦言是行,用讒慝也。”詩·王風(fēng)·大車序“故陳古而刺今,大夫不能聽男女之訟焉” 唐 孔穎達(dá) 疏:“《檀弓》曰:‘合葬非古也,自 周公 以來,未之有改?!粍t 周 法始合葬也?!?span id="ko0wyue"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 厲 始革典,十四王矣” 三國 吳 韋昭 注:“ 厲王 無道,變更 周 法?!?/div>
分類:法度禮制
《漢語大詞典》:殷禮(殷禮)
(1).盛大的祭禮。書·洛誥:“ 周公 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蔡沉 集傳:“殷,盛也。”
(2). 殷 代的禮制。禮記·中庸:“吾學(xué) 殷 禮,有 宋 存焉?!?span id="8mmmk8i" class="book">《論語·為政》:“ 周 因於 殷 禮,所損益,可知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