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0,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實錄
伯夷
香煙
靈根
世業(yè)
古先
先臣
奉先
郊廟
九廟
吾祖
先烈
乃祖
父祖
先德
《國語辭典》:實錄(實錄)  拼音:shí lù
1.據實的記載?!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贊曰》:「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
2.史體的一種。于一帝崩后,取其起居注、日錄、時政記等記注之作,并詔令章奏等,年經月緯,匯而成編。如《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周興嗣梁皇帝實錄三卷,記武帝事。
3.記述私人事跡的著作。如《四庫提要》、史部傳記類存目有孔氏實錄一卷,不著撰人名氏。
《國語辭典》:伯夷  拼音:bó yí
1.神話傳說中的神仙?!渡胶=?。海內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龍,先龍始生氐羌,氐羌乞姓?!箷x。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師,今氐羌其苗裔也?!挂卜Q為「伯夷父」、「顓頊師」。
2.人名:(1)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詳。《書經。舜典》:「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2)孤竹君的長子,生卒年不詳。參見「伯夷叔齊」條?!睹献印9珜O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div>
《國語辭典》:伯夷叔齊(伯夷叔齊)  拼音:bó yí shú qí
殷末孤竹君的二個兒子。伯夷,名元,字公信。叔齊,名智,字公達。相傳其父遺命要立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及殷亡,恥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見《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墩撜Z。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div>
《國語辭典》:香煙(香菸)  拼音:xiāng yān
用薄紙捲細煙草做成的紙煙。也作「香煙」。
《國語辭典》:香煙(香煙)  拼音:xiāng yān
1.焚香時所生的煙。唐。杜甫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詩:「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埂段饔斡?。第三四》:「博山爐里,靄靄香煙?!?br />2.比喻后嗣。因祭祖要燃香生煙,故稱子孫祭祖為接續(xù)香煙,引申為傳宗接代?!独蠚堄斡洝返谝黄呋兀骸杆麴I死,不但父母無人祭供,并祖上的香煙從此便絕。」
3.用薄紙捲細煙草做成的紙煙。也作「香煙」。
《漢語大詞典》:靈根(靈根)
(1).神木的根。 晉 孫拯 《贈陸士龍》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陰,靈根可棲,樂此隈岑?!?br />(2).植物根苗的美稱。 唐 柳宗元 《種術》詩:“戒徒斸靈根,封植閟天和?!?宋 司馬光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靈根逐 漢 臣,遠自 河 源至。” 明 陳所聞 《懶畫眉·月下劉中明招賞牡丹》曲:“一叢凝露在沉香,移得靈根傍錦堂?!?清 秋瑾 《白梅》詩:“淡到羅浮忘色相,謫來塵世具靈根?!?br />(3).指才德修養(yǎng)。 漢 揚雄 《太玄·養(yǎng)》:“藏心於淵,美厥靈根?!?范望 注:“靈根,道德也?!?宋 黃庭堅 《柳閎展如蘇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作詩贈之》:“ 咸池 浴日月,深宅養(yǎng)靈根?!?br />(4).指有才德的人。 宋 葉適 《祭徐文子侍郎文》:“于時侍郎,卓爾靈根,有光厥師,兼華眾門?!?br />(5).對祖先的敬稱。文選·張衡〈南都賦〉:“固靈根於 夏 葉,終 三代 而始蕃?!?李周翰 注:“ 劉累 自 夏 而遷於此,故云‘固靈根於 夏 葉’,終于 殷 周 秦 三代,然后 漢 興乃蕃盛?!?span id="l5zx5jv" class="book">《文選·陸機〈嘆逝賦〉》:“痛靈根之夙殞,怨具爾之多喪?!?劉良 注:“靈根,靈木之根,喻祖考也?!?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 李公 ,天子之舊族,朝廷之夙將也。靈根自遠,圣族多奇?!?br />(6).指佛祖。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二:“ 龍樹 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劉逸生 注:“靈根,指佛祖,這里具指 龍樹 。”
(7).性靈,智慧。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chuàng)民主政體》:“ 中國 經二十餘朝之獨夫民賊,閉塞其聰明,鉗制其言論,靈根盡去,錮疾久成?!?br />(8).道教指舌根。黃庭內景經·上有章:“灌溉五華植靈根。” 務成子 注:“靈根,舌本也?!?宋 陸游 《病中作》詩:“不憂豎子居肓上,已見真人出面門。力守誰能發(fā)底火?深潛自足美靈根?!?br />(9).借指人的身體。《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宴安消靈根,酖毒不可恪?!?呂延濟 注:“《黃庭經》云:‘玉池清水灌靈根,靈根堅固老不衰?!混`根喻身也?!?唐 吳筠 《覽古》詩之六:“荒淫伐靈根,金膏恃延期?!?br />(10).仙緣。 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天子與貴妃塵中雖已造業(yè),靈根尚未消盡?!?/div>
《國語辭典》:世業(yè)(世業(yè))  拼音:shì yè
1.世代相傳的事業(yè)。漢。班固〈幽通賦〉:「豈荼身之足殉兮,違世業(yè)之可懷。」三國魏。曹植贈徐干〉詩:「志士營世業(yè),小人亦不閑?!?br />2.先代所遺留的產業(yè)、財產?!赌鲜?。卷三二。列傳。張邵》:「簞食瓢飲,不覺不樂。但世業(yè)清貧,人生多待?!固?。白居易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詩:「時難年饑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3.當今世上的事務?!顿Y治通鑒。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于東,以共濟世業(yè)?!?/div>
《漢語大詞典》:古先
(1).往昔;古代。書·康誥:“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漢 王充 論衡·齊世:“和氣不獨在古先,則圣人何故獨優(yōu)?” 晉 左思 《吳都賦》:“古先帝代,曾覽八紘之洪緒,一六合而光宅?!?唐 杜甫 《北征》詩:“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聶紺弩 《談“娜拉”》:“‘ 中國 ’古先圣賢的大道,雖然始終莫測高深,多少也該被硬裝進了一些,使她們很夠資格做一個賢淑的妻子。”
(2).謂祖先,祖宗。《漢書·王莽傳下》:“ 江 中 劉信 ,執(zhí)敵報怨,復續(xù)古先,四年當發(fā)軍?!?宋 陳亮 《祭樓德潤母夫人文》:“惟靈守寡之操,有以參列婦於古先;撫孤之仁,有以見夫子於地下?!?span id="5jzuxje" class="book">《元典章·刑部二·獄具》:“凡有重刑必須奏覆而后處決,深得古先謹審刑辟之意。”
《國語辭典》:先臣  拼音:xiān chén
古代臣子對君主稱自己的亡父為「先臣」?!蹲髠?。昭公三年》:「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埂段倪x。班固。兩都賦序》:「然先臣之舊式,國家之遺美,不可闕也?!?/div>
《漢語大詞典》:奉先
(1).祭祀祖先。書·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舊唐書·肅宗紀:“朕早承圣訓,嘗讀《禮經》,義切奉先,恐不克荷?!?元 盧琦 《中元回家拜祭感懷》詩:“七月十五月正圓,中元遺俗知奉先?!?br />(2). 宋 代禁軍名。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軍伍名額·奉先:“ 大中祥符 四年五月, 真宗 宣示 永安 指揮以奉諸陵軍額,猶隸 西京 本城廂軍,可賜名奉先,升為禁軍。”
《國語辭典》:郊廟(郊廟)  拼音:jiāo miào
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祖先的宗廟?!段倪x。班固。兩都賦》:「白麟、赤雁、芝房、寶鼎之歌薦于郊廟;神雀、五鳳、甘露、黃龍之瑞以為年紀?!埂度龂萘x》第二二回:「使繕修郊廟,翊衛(wèi)幼主?!?/div>
《漢語大詞典》:九廟(九廟)
指帝王的宗廟。古時帝王立廟祭祀祖先,有太祖廟及三昭廟、三穆廟,共七廟。 王莽 增為祖廟五、親廟四,共九廟。后歷朝皆沿此制。漢書·王莽傳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廟。” 晉 潘岳 《西征賦》:“由偽 新 之九廟,夸宗 虞 而祖 黃 ?!?清 顧炎武 《井中心歌》:“有 宋 遺臣 鄭思肖 ,痛哭 元 人移九廟。” 清 戴名世 《徐節(jié)婦傳》:“數百年故國,威靈震薄海外,而一旦九廟隳,子孫夷,彼公侯將相,未聞有一如節(jié)婦者?!?/div>
《漢語大詞典》:吾祖
(1).我的祖先。左傳·昭公十七年:“﹝ 昭子 問﹞曰:‘ 少皥氏 ,鳥名官,何故也?’ 郯子 曰:‘吾祖也,我知之?!?br />(2).我的祖父。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br />(3). 宋 時 西夏 主 元昊 自號。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 元昊 ﹞既襲封……自號 嵬名吾祖 。”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 寶元 初, 元昊 創(chuàng)立文法,故名 吾祖 。慢書始聞,朝廷為之忿然。”
《國語辭典》:先烈  拼音:xiān liè
1.先人的功業(yè)。《書經。囧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br />2.尊稱已故有功烈的人。如:「革命先烈」。唐。杜牧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崔公行狀:「易名定謚,為國常典,敢書先烈,達于執(zhí)事,附于史氏云爾?!?/div>
《國語辭典》:乃祖  拼音:nǎi zǔ
1.汝祖?!稌洝1P庚上》:「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br />2.對祖先的尊稱。漢。揚雄〈逐貧賦〉:「昔我乃祖,宗其明德,克佐帝堯,誓為典則?!?/div>
《漢語大詞典》:父祖
父親和祖父。泛指祖先。三國志·魏志·陳琳傳:“卿昔為 本初 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孫?為人之子孫者,孰不欲寵榮其父祖?” 魏鑒勛 袁閭琨 《試論皇太極的改革及智囊團》:“﹝ 努爾哈赤 ﹞提出‘七大恨’,以報父祖之仇為號召,組織 女真 人起兵反 明 ,得到了 女真 人民的擁護?!?/div>
《國語辭典》:先德  拼音:xiān dé
1.先人的德行?!稇?zhàn)國策。趙策二》:「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埂段倪x。任昉。百辟勸進今上箋》:「況世哲繼軌,先德在民?!?br />2.有德行的前輩?!段倪x。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先德韜光,君道方被。」唐。張九齡酬周判官巡至始興會改秘書少監(jiān)見貽之作兼呈耿廣州〉詩:「陰慶荷先德,素風慚后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