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6詞典 3分類詞匯 143
《國語辭典》:嗒然  拼音:tà rán
失意、沮喪的樣子。如:「他對(duì)人生已嗒然絕望?!挂沧鳌膏獑省?、「嗒焉」。
《漢語大詞典》:嗒焉
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 隱機(jī)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陸德明 釋文:“‘荅焉’,本又作嗒?!焙笠孕稳輴澣蝗羰У臉幼?。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同患耳閉讀其十迭迦陵韻詞喜而率和》:“誰塞 函關(guān) 罅,悵連朝、嗒焉相對(duì)。”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董少宰》:“嗒焉僵立如木偶?!?/div>
《國語辭典》:形色  拼音:xíng sè
1.形體容貌?!睹献印1M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br />2.形態(tài)顏色。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歸心》:「又星與日月,形色同爾,但以大小為其等差。」
3.臉色表情。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或我財(cái)不贍,不饜所求,頓生異心,形色索漠?!?/div>
《國語辭典》:寫意(寫意)  拼音:xiě yì
1.抒發(fā)心意。《戰(zhàn)國策。趙策二》:「忠可以寫意,信可以遠(yuǎn)期?!固?。李白扶風(fēng)豪士歌〉:「原、嘗、春、陵六國時(shí),開心寫意君所知?!?br />2.國畫畫法之一。以簡(jiǎn)練的筆墨勾勒出物體的神態(tài),以表達(dá)意境,不重視細(xì)部的寫實(shí)。
3.舒服愜意。如:「到風(fēng)景明媚處度假是非常寫意的事情。」
《漢語大詞典》:含嬌(含嬌)
帶著嬌媚的神態(tài)。 唐 張鷟 游仙窟:“斂笑正金釵,含嬌累繡縟。”警世通言·宿香亭張浩遇鶯鶯:“ 沈香亭 畔露凝枝,歛艷含嬌未放時(shí)?!?明 陳子龍 《白紵舞歌》之一:“託情要妙置君旁,含嬌流媚感中腸?!?張恨水 《啼笑因緣》第七回:“這一種含嬌微嗔的樣子,又是一種形容不出來的美?!?/div>
《國語辭典》:老林  拼音:lǎo lín
1.未開發(fā)的山林。如:「深山老林」。《清史稿。卷三四七。楊遇春列傳》:「遇春夜往捕,適賊由他路襲營,遇春不回救,伏巢外候賊歸,擒斬?zé)o遺。賊中有名號(hào)者剿除幾盡,馀匪以老林為藪?!?br />2.木頭木腦的人?!督鹌棵贰返诙换兀骸府?dāng)初因?yàn)槟愕氖缕饋?,你做了老林,怎么還恁木木的!」
3.對(duì)熟識(shí)且有些年紀(jì)的林姓友人的昵稱。
《國語辭典》:飄逸(飄逸)  拼音:piāo yì
1.高飛輕快的樣子。如:「微風(fēng)徐徐,白云飄逸,這樣的天氣暢游山林,豈不快哉!」三國魏。王粲〈浮淮賦〉:「若鷹飄逸,遞相競(jìng)軼?!?br />2.灑脫自然,超凡脫俗?!都t樓夢(mèng)》第二三回:「神彩飄逸,秀色奪人?!埂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高@人生得飄逸風(fēng)流,確又是個(gè)男美,不是像個(gè)婦人?!?/div>
《國語辭典》:神意  拼音:shén yì
1.神情、意志。《后漢書。卷五一。李陳龐陳橋列傳。陳禪》:「笞掠無算,五毒畢加,禪神意自若,辭對(duì)無變?!埂都t樓夢(mèng)》第五六回:「此時(shí)寶玉雖醒,神意尚恍惚。」
2.神明的意志。如:「歹徒謊稱神意騙人錢財(cái)?!?/div>
《國語辭典》:同致  拼音:tóng zhì
1.同歸,同一趨向。三國魏。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動(dòng),各附所安?!埂稌x書。卷二二。樂志上》:「協(xié)時(shí)正統(tǒng),殊涂同致?!?br />2.一同效命。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于是見君親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br />3.神態(tài)相同。清。曹寅〈北院鶴〉詩:「四鶴不同致,翛然神迥超?!?/div>
《國語辭典》:豐度  拼音:fēng dù
風(fēng)采氣度。如:「他的容貌出眾,豐度高雅,大家看見無不欣慕?!?/div>
《漢語大詞典》:行意
(1).謂按著自己的意志行事。國語·越語下:“王曰:‘……子聽吾言,與子分國。不聽吾言,身死,妻子為戮?!?范蠡 對(duì)曰:‘臣聞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韋昭 注:“制,法也。意,志也?!?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后趙·石虎:“﹝ 石虎 ﹞拜征虜將軍,性酷虐無道,軍中勇敢策略與己侔者,輒因事害之…… 勒 ( 石勒 )屢加責(zé)誨,而行意自若?!?宋 蘇軾 《初別子由》詩:“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吏部·考察科道:“ 高新鄭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 ,其才鋒氣魄同,忮忍專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乘權(quán)行意如此?!?br />(2).猶行色。指出發(fā)前后的神態(tài)、情景或氣派。魏書·王慧龍傳:“ 慧龍 年十四,為沙門 僧彬 所匿。百餘日,將 慧龍 過 江 ,為津人所疑,曰:‘行意怱怱徬徨,得非 王 氏諸子乎?’”
(3).離去的意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六回:“談了半天, 彌軒 似有行意?!?/div>
《漢語大詞典》:色辭(色辭)
神態(tài)和言詞。 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我昔實(shí)愚惷,不能降色辭?!?宋 葉適 《〈沈子壽文集〉序》:“今 子壽 專自降抑,未嘗以色辭忤物?!?/div>
《國語辭典》:詞色(詞色)  拼音:cí sè
言詞和態(tài)度?!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腹珜O進(jìn)來,待他詞色就有些不善。公孫自知慚愧,彼此也不便明言?!?/div>
《國語辭典》:醉態(tài)(醉態(tài))  拼音:zuì tài
喝醉后神志不清或舉止失常的情態(tài)。如:「他那副醉態(tài)引來不少人的側(cè)目?!?/div>
《國語辭典》:一股  拼音:yī gǔ
1.由二條以上合成的物體,稱其一條為「一股」。唐。白居易長恨歌〉:「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br />2.一縷。多指氣味、煙霧等?!度龂萘x》第二回:「只見風(fēng)雷大作,一股黑氣,從天而降?!埂都t樓夢(mèng)》第五回:「剛至房門,便有一股細(xì)細(xì)的甜香襲人。」
3.一道。多指水流而言?!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疙槤九郎剑敝猎戳髦?,乃是一股瀑布飛泉。」
《漢語大詞典》:別顏(別顔)
惜別的神態(tài)。 唐 劉長卿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詩:“羽檄催歸恨,春風(fēng)醉別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