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99,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合祭
燕樂
告朔
內(nèi)事
瀝血
紫壇
侍祠
饗帝
供佛
祀天
郊社
郊禋
壇壝
法物
正獻(xiàn)
《漢語大詞典》:合祭
(1).合于祧廟而祭。古代帝王對其世次疏遠(yuǎn)之祖,依制遷其神主藏于祧廟而合祭之。《公羊傳·文公二年》:“大祫?wù)吆危亢霞酪?。其合祭奈何?毀廟之主,陳于大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 何休 注:“毀廟,謂親過高祖,毀其廟,藏其主于大祖廟中?!?br />(2).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漢書·郊祀志下》:“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墬,其誼一也?!?宋 蘇軾 《郊祀奏議》:“謹(jǐn)按后漢書·郊祀志, 建武 二年初,制郊兆於 洛陽 ,為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此則 漢 世合祭天地之明驗也?!?span id="4ciiw2g" class="book">《宋史·盛陶傳》:“議合祭天地,請從先帝北郊之旨。”
《國語辭典》:燕樂(燕樂)  拼音:yàn lè
1.安樂?!对娊?jīng)。小雅。鹿鳴》:「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br />2.追逐宴飲酒色之樂?!稘h書。卷一○。成帝紀(jì)》:「其后幸酒,樂燕樂?!固?。顏師古。注:「燕樂,燕私之樂。」唐。韋應(yīng)物樂燕行〉:「良辰且燕樂,樂往不再來。」
《國語辭典》:告朔  拼音:gù shuò
朔,每月初一日。告朔是古代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歲末時,將來年每月的歷書頒給諸侯,諸侯拜受,藏于祖廟,每月朔日,以活羊祭告于廟,然后聽政。《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div>
《國語辭典》:告朔餼羊(告朔餼羊)  拼音:gù shuò xì yáng
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年終時,將來年歷書頒給諸侯,諸侯將它藏在祖廟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于廟,然后聽政。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后比喻徒有形式或虛應(yīng)故事。如:「現(xiàn)代人對于慎終追遠(yuǎn)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餼羊的心態(tài)?!挂沧鳌父嫠费虼妗?、「餼羊告朔」。
分類:后人
《國語辭典》:內(nèi)事(內(nèi)事)  拼音:nèi shì
1.國內(nèi)的事。《谷梁傳。莊公十一年》:「公敗宋師于鄑。內(nèi)事不言戰(zhàn),舉其大者,其日,成敗之也?!?br />2.宮內(nèi)的事。《周禮。春官。世婦》:「凡內(nèi)事有達(dá)于外官者,世婦掌之?!?br />3.家庭內(nèi)的事?!都t樓夢》第一四回:「如今請了西府里璉二奶奶管理內(nèi)事?!?br />4.祭祀宗親內(nèi)神的事?!抖Y記。曲禮下》:「踐阼臨祭祀內(nèi)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br />5.秘事?!豆茏?。大匡》:「夫國之亂也,智人不得作內(nèi)事?!?/div>
《國語辭典》:瀝血(瀝血)  拼音:lì xuè
1.滴血、流血。元。郝經(jīng)趙邈齪伏虎圖行〉:「鐵須張磔疑有聲,赤吻瀝血猶帶腥。」
2.自刺皮膚使出血。古人常用以立誓以表決心。如:「瀝血以誓」?!端疂G傳》第一一一回:「就押生禽到偽統(tǒng)制卓萬里、和潼,就那里斬首瀝血,享祭三位英魂?!?br />3.形容竭誠相示。唐。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div>
《漢語大詞典》:紫壇(紫壇)
(1).以紫貝砌成的庭壇。
(2).紫色祭壇。帝王祭祀大典用。《漢舊儀》:“祭天紫壇幄帳。”《漢書·禮樂志》:“爰熙紫壇,思求厥路。” 顏師古 注:“紫壇,壇紫色也?!?唐 李白 《擬恨賦》:“握瑤圖而倏昇,登紫壇而雄顧?!?br />(3).指道教祭壇。《剪燈馀話·幔亭遇仙錄》:“紫壇清夜醮虛皇,奎章已拜看云賜?!?/div>
《漢語大詞典》:侍祠
陪從祭祀。史記·孝文本紀(jì):“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歲獻(xiàn)祖宗之廟。” 裴骃 集解引 張晏 曰:“王及列侯,歲時遣使詣京師,侍祠助祭也?!?span id="k2m44yw" class="book">《后漢書·祭祀志下》:“東廟京兆尹侍祠,冠衣車服如太常祠陵廟之禮?!?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慼見容色,淚落入俎。侍祠之臣,助我惻楚。”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 杜祁公 衍 以太子太師致仕 南京 , 仁宗 詔公歸以侍祠?!?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牛車:“ 漢 韋玄成 以列侯侍祠,天雨淖,不駕駟馬車,而騎至廟下。有司劾奏,削爵。則舍車而騎, 漢 已有禁矣?!?/div>
《漢語大詞典》:饗帝(饗帝)
祭祀天帝。饗,通“ 享 ”。禮記·禮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饗帝于效?!?span id="okmem4k" class="book">《禮記·禮器》:“ 孔子 曰:‘誦三百,不足以一獻(xiàn)……大旅具矣,不足以饗帝。毋輕議禮!’”
《國語辭典》:供佛  拼音:gòng fó
1.信徒迎請佛像辟室膜拜。
2.取花果、香水、燈及珍寶等物或其他種種善行,獻(xiàn)給佛陀?!赌鲜?。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晉安王子懋傳》:「有獻(xiàn)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div>
《國語辭典》:祀天  拼音:sì tiān
每年冬至日帝王郊祭上天的古禮。《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禮記。樂記》:「和,故百物不失,節(jié),故祀天祭地?!?/div>
《國語辭典》:郊社  拼音:jiāo shè
郊,冬至到南郊外祭天。社,夏至到北郊外祭地。郊社指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禮?!稌?jīng)。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挂卜Q為「郊祀」。
《國語辭典》:郊祀  拼音:jiāo sì
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禮?!蹲髠?。襄公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農(nóng)事也?!埂段倪x。揚雄。甘泉賦》:「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陰后土,以求繼嗣。」也稱為「郊社」。
《國語辭典》:郊禋  拼音:jiāo yīn
古代祭天的儀式?!段倪x。揚雄。甘泉賦》:「徠祇郊禋,神所依合?!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祝盟》:「至于商履,圣敬日躋,玄牡告天,以萬方罪己,即郊禋之詞也。」
《漢語大詞典》:壇壝(壇壝)
(1).天子外出,平地筑壇,圍以矮墻,作為臨時住宿之所。周禮·天官·掌舍:“為壇壝宮,棘門?!?鄭玄 注:“謂王行止宿,平地筑壇,又委壝土起堳埒以為宮?!?br />(2).壇場。祭祀之所。周書·武帝紀(jì)上:“丁亥,初立郊丘壇壝制度?!?宋 曾鞏 《題禱雨文后》:“庚寅,蔬食如己丑,夜三鼓,就壇壝,刲鵝祭龍;辛卯,夜五鼓,就視牲血,以法推之,當(dāng)?shù)糜?。?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今值賓天忌辰,敬設(shè)壇壝,遣官代祭?!?/div>
《國語辭典》:法物  拼音:fǎ wù
1.佛門所使用的一些器具。如鐘、磬、木魚、鼓之類。
2.祭祀所用的器物。如宗廟的樂器、車駕、鹵簿等物?!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下》:「益州傳送公孫述瞽師、郊廟樂器、葆車、輿輦,于是法物始備。」
《國語辭典》:法器  拼音:fǎ qì
1.具有修證佛法的根性,能行佛道的人。
2.僧道齋醮所需用具與樂器。如法劍、法盆、法鈴、法鼓與鐃、鈸、魚、罄等。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今日二月十五日開啟,眾僧動法器者,請夫人小拈香?!?/div>
《漢語大詞典》:正獻(xiàn)(正獻(xiàn))
古代祭祀,向受祭者行獻(xiàn)爵獻(xiàn)帛之禮。與向配饗者行獻(xiàn)爵獻(xiàn)帛之禮的“分獻(xiàn)”相對而言。 清 朱大韶 實事求是齋經(jīng)義·宗廟之祭無九獻(xiàn)辨:“天子諸侯之祭禮雖亡,以散見於《戴記》者求之,堂上四獻(xiàn),室中三獻(xiàn),正獻(xiàn)凡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