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96,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如在
孝子
香火
俎豆
小子
供奉
清廟
用事
云門
不舉
玉帛
登壇
一堂
敬之
祀典
《漢語大詞典》:如在
論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敝^祭祀神靈、祖先時(shí),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稱祭祀誠敬為“如在”。《后漢書·順帝紀(jì)》:“深恐在所慢違‘如在’之義,今遣侍中 王輔 等,持節(jié)分詣 岱山 、 東海 、 滎陽 、 河 、 洛 ,盡心祈焉?!?/div>
《國語辭典》:孝子  拼音:xiào zǐ
1.事親至孝的人。如:「孝子慈孫」、「忠臣孝子」?!对娊?jīng)。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br />2.居親喪的人?!秲x禮。喪服禮》:「繼母之配父,與因母同,故孝子不敢殊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竿跤褫x道:『靈柩還在家哩?』那孝子道:『還在家里?!弧?br />3.臨祭時(shí)對父母的自稱?!抖Y記。郊特牲》:「祭稱孝孫孝子,以其義稱也。」《新唐書。卷一三。禮樂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攝祭,則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執(zhí)其常事?!弧?br />4.流行語。孝順孩子,戲稱對孩子非常疼愛。如:「他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孝子,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沖回家抱小孩?!?/div>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點(diǎn)的香燈和蠟燭。《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列傳。臨賀王子岳》:「延興建武中,凡三誅諸王,每一行事,高宗輒先燒香火,嗚咽涕泣?!埂都t樓夢》第五四回:「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點(diǎn)著了?!?br />2.祭祀祖先用的香燭。后多用以指子孫或文化的傳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員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絕了香火?!?br />3.廟寺中掌理燒香、點(diǎn)燈等雜務(wù)的人?!缎咽篮阊?。卷三。賣油郎獨(dú)占花魁》:「父親秦良,十三歲上將他賣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br />4.盟誓。古人結(jié)盟,多設(shè)香火以告神?!侗饼R書。卷一。神武帝紀(jì)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慮也?』紹宗曰:『親兄弟尚爾難信,何論香火!』」
5.進(jìn)香、朝拜之事。如:「這廟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緣(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結(jié)的緣分。《北齊書。卷三二。陸法和傳》:「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見主人應(yīng)有報(bào)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閑實(shí)四上人見過〉詩:「臭帑世界終須出,香火因緣久愿同。」
《國語辭典》:俎豆  拼音:zǔ dòu
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shí),用來盛祭品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墩撜Z。衛(wèi)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埂妒酚洝>硭钠?。孔子世家》:「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br />2.祭祀、奉祀。《莊子。庚桑楚》:「今以畏壘之細(xì)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閒,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 游黃溪記:「以為有道,死乃俎豆之,為立祠。」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ǐ
1.對年幼者的稱呼?!稌?jīng)。酒誥》:「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事無彝酒。」《論語。公冶長》:「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弧?br />2.自稱的謙詞?!稌?jīng)。顧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埂度龂萘x》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dāng)于兄長處極力舉薦?!?br />3.職官名。掌管祭祀時(shí)的相關(guān)事宜。《周禮。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div>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i
1.男孩子?!都t樓夢》第四九回:「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原比他打扮女兒更俏麗了些?!?br />2.僮仆、奴仆。如:「雇一個使喚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這兩頂舊頭巾叫兩個小子帶在頭上,抱著籃子到貢院前伺候?!?br />3.對人輕慢或戲謔的稱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爽與司馬太傅飲酒。太傅醉,呼王為『小子』。王曰:『亡祖長史,與簡文皇帝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宮。何小子之有?』」《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袁譚小子,反覆無常,吾難準(zhǔn)信?!?/div>
《國語辭典》:供奉  拼音:gòng fèng
1.供養(yǎng)、侍奉。如:「他努力賺錢來供奉雙親?!埂端问?。卷一二一。禮志二十四》:「又有步擊者,乘驢騾擊者,時(shí)令供奉者朋戲以為樂云?!?br />2.指以文學(xué)、姿色、特殊技藝被召入內(nèi)廷任職、侍奉帝王的人。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某觯骸腹茴I(lǐng)煙花,銜名供奉?!?br />3.特指貢獻(xiàn)給帝王。宋。曾慥《高齋漫錄》:「今人秘色磁器,世言錢氏有國曰,越州燒進(jìn)為供奉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div>
《國語辭典》:清廟(清廟)  拼音:qīng miào
《詩經(jīng)。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jù)〈詩序〉:「清廟,祀文王也。」本章二句為:「于穆清廟,肅雍顯相?!?/div>
《國語辭典》:用事  拼音:yòng shì
1.當(dāng)權(quán)執(zhí)政?!稇?zhàn)國策。秦策三》:「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涇陽佐之?!埂洞笏涡瓦z事。利集》:「緣京用事,奸人并進(jìn)?!?br />2.行事、辦事。如:「意氣用事」。
3.引用典故。唐。釋皎然《詩式。用事》:「詩人皆以徵古為用事,不必盡然也?!顾巍?yán)羽《滄浪詩話。詩法》:「押韻不必有出處,用事不必拘來歷?!?/div>
《國語辭典》:云門(雲(yún)門)  拼音:yún mén
1.黃帝之樂,六樂之一?!吨芏Y。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br />2.閘門?!段倪x。左思。蜀都賦》:「指渠口以為云門,灑滮池而為陸澤。」
《漢語大詞典》:云門宗(雲(yún)門宗)
中國 佛教禪宗南宗五家之一。 五代 文偃 (公元864-949年)創(chuàng)建于 韶州 云門山 (今 廣東省 乳源瑤族自治縣 北),故名。在 北宋 與臨濟(jì)宗并盛,至 南宋 時(shí)衰落不傳。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南宗大師云門宗創(chuàng)始人 文偃 作《北邙行》,不像 遺則 那樣自稱吾知之矣?!?/div>
《國語辭典》:不舉(不舉)  拼音:bù jǔ
1.拿不起、舉不起?!睹献印A夯萃跎稀罚骸溉粍t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埂端疂G傳》第一一五回:「眾人看張橫時(shí),四肢不舉,兩眼朦朧?!?br />2.不舉辦、不興辦?!蹲髠?。莊公二十七年》:「諸侯非民事不舉,卿非君命不越竟?!埂稑犯娂?。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詞。焦仲卿妻》:「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3.不檢舉、不告發(fā)?!逗鬂h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左雄》:「項(xiàng)背相望,與同疾疢,見非不舉,聞惡不察?!?br />4.不推薦、不推舉?!督鹗贰>戆?。世宗本紀(jì)下》:「卿等所廉皆細(xì)碎事,又止錄其惡而不舉其善。」
5.勃起障礙。泛指男性性功能障礙。
《國語辭典》:玉帛  拼音:yù bó
1.玉器和絲織品。都是古代名貴的物品,可用為諸侯朝聘或嫁娶行聘、祭祀的物品。《論語。陽貨》:「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三國魏。曹植美女篇〉:「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shí)安?!?br />2.泛稱財(cái)物?!蹲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則君有之?!?/div>
《國語辭典》:登壇(登壇)  拼音:dēng tán
登上講道的道場。《西游記》第一回:「童子道:『我家?guī)煾?,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
《國語辭典》:一堂  拼音:yī táng
1.指一套或一列祭祀供品。
2.一室、一處。如:「濟(jì)濟(jì)一堂」?!?a target='_blank'>拾遺記》卷四:「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br />3.指在堂室中從事一次。如:「一堂課」。《老殘游記》卷一八:「似乎此人也該提了來訊一堂,訊出此人贓證,又多添一層憑據(jù)了?!?/div>
《國語辭典》:敬之  拼音:jìng zhī
《詩經(jīng)。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jù)〈詩序〉:「敬之,群臣進(jìn)戒嗣王也?!够蛞嘀竿跫漓霑r(shí)自勵之詩。本章二句為:「敬之敬之,天維顯思?!?/div>
《國語辭典》:祀典  拼音:sì diǎn
1.記載祭祀的典籍?!侗笔贰>硪弧?。周高祖武帝本紀(jì)》:「并禁諸淫祀,非祀典所載者,盡除之?!?br />2.祭祀的典禮?!段倪x。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敬躬祀典,告奠圣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