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還篆(還篆)
歸還官印。謂去官離職。篆,借指官印。 明 徐渭 《王先生去思碑》:“至邑堂,召父老為宣解圣諭,使訟者內革,不先以楚。迨還篆,民不忍其去?!?/div>
《漢語大詞典》:護院(護院)
(1). 清 制,撫臺離職,由藩臺或臬臺暫時代理,稱為“護院”。院,指撫院。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惲子居墓志銘行狀:“時護院為布政使 袁秉直 ?!?span id="dwizbl0"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回:“齊巧那位藩司又是護院?!?br />(2).護衛(wèi)家院的安全。《解放日報》1986.2.2:“對他來說,藍皮也好,黑毛也好,只要是會看家護院的狗,都是好狗?!?/div>
《漢語大詞典》:告脫
謂自請脫離職任。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九:“﹝余﹞世代為糧長,垂五十年,后見時事漸不佳,遂告脫此役?!?/div>
《國語辭典》:攀轅遮道(攀轅遮道)  拼音:pān yuán zhē dào
攀上車轅,擋住道路。指良吏離職時受到百姓挽留。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生因請罷郡,護喪赴國?!Q發(fā)引,威儀在途,男女叫號,人吏奠饌,攀轅遮道者不可勝數(shù)?!?/div>
《國語辭典》:付諸洪喬(付諸洪喬)  拼音:fù zhū hóng qiáo
殷洪喬為豫章太守,要離職時,時人致書信百馀封。殷洪喬行至石頭,悉投擲水中。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后比喻書信遺失。如:「在戰(zhàn)爭時,因局勢丕變,交通來住不便,書信往往付諸洪喬?!?/div>
《國語辭典》:拋棄型員工(拋棄型員工)  拼音:pāo qì xíng yuán gōng
因應工作需要而臨時聘用的員工,工作結束隨即離職,如同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使用后隨即丟棄。此類勞動力主要是雇主為節(jié)省成本,避免支付勞工退休金及醫(yī)療保險。為英文disposable worker的意譯。
《國語辭典》:遇缺不補(遇缺不補)  拼音:yù quē bù bǔ
公司機關中遇有人離職,則不再遞補,其職務由其他工作人員分擔。如:「本公司決定采遇缺不補的方式,以精簡人事?!?/div>
《漢語大詞典》:三線(三綫)
(1).我國根據(jù)國防需要,把地區(qū)劃分為一線、二線、三線。三線在后方,為支援前線的戰(zhàn)略基地。 鄧小平 《關于國防工業(yè)企業(yè)的整頓》:“還有在山區(qū)的三線工廠,那里的商業(yè)工作也要改進。” 白樺 《我歌唱如期歸來的秋天》詩:“根據(jù)輕重緩急,布置了一線、二線、三線?!?br />(2).現(xiàn)多把領導干部因年齡或健康關系離職稱為“退居三線”。《人民日報》1983.12.15:“出席這次報告會的,除了部分在京的中顧委委員外,還有其他一些退居二線三線的老干部,共100多人?!?/div>
《國語辭典》:截鐙留鞭(截鐙留鞭)  拼音:jié dèng liú biān
唐時姚元崇管理荊州三年,后離職時民泣馬首,對所乘之馬鞭鐙,皆截留之,表示瞻戀。見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截鐙留鞭》。后用來表示對離職官吏挽留惜別的客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