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離身(離身)
(1).離開身體。莊子·漁父:“舉足愈數(shù)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唐 張籍 《寄宋景》詩:“詔發(fā)官兵取亂臣,將軍弓箭不離身。”
(2).傳說中之國名。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離身 、 反踵 之君, 髽首 貫胸 之長。” 李善 注:“周書曰:‘ 離身 、 染齒 之國,以龍角神龜為獻。’爾雅曰:‘北方有比肩人焉,迭食而迭望。’ 郭璞 曰:‘此即半體之人,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腳,亦猶魚鼠之相合爾?!?張銑 注:“ 離身 、 反踵 、 髽首 、 貫胷 ,四海國名?!?/div>
《漢語大詞典》:席帽離身(席帽離身)
宋 李巽 年輕時累舉不第,其鄉(xiāng)人諷嘲曰:“ 李秀才 應舉,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時得離身?”后 李巽 仕至度支郎中,遺鄉(xiāng)人詩曰:“當年蹤跡困泥塵,不意乘時亦化鱗。為報鄉(xiāng)閭親戚道,如今席帽已離身?!笔乱?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二。后即因以“席帽離身”指讀書人應科舉考試及第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