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9詞典 1分類詞匯 268
共268,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童子
同年
門生
簾外
場屋
出身
甲第
科名
高標
經(jīng)義
舉人
登庸
策名
入簾
舉首
《國語辭典》:童子  拼音:tóng zǐ
1.未成年的小孩子?!墩撜Z。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兩個童子請他進食,食畢,復請他到便室具湯沐浴,進新衣一襲?!?br />2.童生?!读凝S志異。卷四。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yè),久不售?!?/div>
《國語辭典》:同年  拼音:tóng nián
1.年歲相同?!稌x書。卷六六。列傳。劉弘》:「弘有干略政事之才,少家洛陽,與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br />2.科舉時代稱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缎咽篮阊?。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你我雖則隔省同年,今日天涯相聚,便如骨肉一般。」
3.同時。漢。賈誼 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div>
《國語辭典》:門生(門生)  拼音:mén shēng
1.弟子、學生?!独镎Z徵實》引《隸釋》:「謂漢儒開門授徒,親授業(yè)者,則曰弟子,次相傳授,則曰門生?!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搁T生正要同敝友來候老師,不想返勞老師先施?!?br />2.科舉時代,考試及第者,對主管官的自稱?!锻ㄋ拙?。仕進》:「知貢舉,稱新進士為門生,惟起于唐之中葉耳?!?br />3.投靠世族的門客?!端螘>砹?。謝靈運傳》:「奴僮既眾,義故門生數(shù)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謝公作宣武司馬,屬門生數(shù)十人于田曹中郎趙悅子?!?/div>
《漢語大詞典》:簾外(簾外)
科舉考試時,負責監(jiān)試之官員。宋史·選舉志二:“凡覆試,令宰執(zhí)出題,不許都司干預,仍日輪臺諫一員,簾外監(jiān)試。” 清 翟灝 通俗編·仕進:“監(jiān)試等不預考校,謂之簾外,則凡預考校官,時亦當謂之簾內(nèi),今稱內(nèi)簾外簾,蓋承之也。”參見“ 簾官 ”。
《國語辭典》:簾官(簾官)  拼音:lián guān
科舉時代鄉(xiāng)會試貢院內(nèi)的官員。分內(nèi)、外簾,在外監(jiān)試的官員稱為「外簾」,在內(nèi)閱卷的稱為「內(nèi)簾」。因皆不得出堂簾之外,故統(tǒng)稱為「簾官」。
《國語辭典》:場屋(場屋)  拼音:cháng wū
1.科舉時代試士的場所?!端问?。卷二八七。陳彭年傳》:「太平興國中,舉進士,在場屋間頗有雋名?!顾?。王禹稱〈謫居感事〉詩:「空拳入場屋,拭目看京師?!?br />2.戲場。唐。元稹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div>
分類:厚禮
《國語辭典》:出身  拼音:chū shēn
1.奉獻自己。《后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臣出身為國,破家立事,至乃懷忠獲釁,抱信見疑?!?jié)h。禰衡鸚鵡賦〉:「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主?!?br />2.指仕宦為官?!冻蹩膛陌阁@奇》卷九:「宣徽好生不忍,心里要收留拜住回家成親,教他讀書,以圖出身?!埂抖膛陌阁@奇》卷二六:「守了一世書窗,指望巴個出身,多少掙些家私?!?br />3.因個人前段經(jīng)歷或家庭背景而具備的身分。如:「工人出身」。《三國演義》第二回:「我與汝出身寒微,非張讓等,焉能享此富貴?」《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漢不論出身低,實不相瞞,我這賤內(nèi),就是這里頭出身?!?br />4.舊稱丫鬟嫁人為「出身」?!督鹌棵贰返诹兀骸高@小丫頭繡春,我教你大娘尋家兒人家,你出身去罷。」
《國語辭典》:甲第  拼音:jiǎ dì
1.舊時豪門貴族的宅第?!妒酚?。卷一二。孝武本紀》:「賜列侯甲第,僮千人?!箷x。張華輕薄篇〉:「甲第面長街,朱門赫嵯峨?!?br />2.科舉考試中的第一等。《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凡進士,試時務(wù)策五道、帖一大經(jīng),經(jīng)、策全通為甲第?!乖?。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上賴祖宗之蔭,下托賢妻之德,舉中甲第?!?/div>
《國語辭典》:甲科  拼音:jiǎ kē
1.古代考試科目的名稱。漢代課士分甲乙丙三科,唐宋進士分甲、乙科,甲科試題最難?!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固?。王建〈送薛蔓應(yīng)舉〉詩:「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2.明清以后通稱進士為「甲科」。《二刻拍案驚奇》卷四:「這段話文,乃是四川新都縣有一鄉(xiāng)宦,姓楊,是本朝甲科?!挂卜Q為「甲榜」。
《國語辭典》:科名  拼音:kē míng
科舉功名?!端问?。卷一五九。選舉志五》:「昔者,科名多為勢家所取,朕親臨試,盡革其弊矣?!埂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刚垎柸松谑溃亲娓敢o?是科名要緊?」
《國語辭典》:高標(高標)  拼音:gāo biāo
1.立木為表記,其最高處為標。常用以形容山之高。唐。李白蜀道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比喻人品高尚。如:「風范高標」?!杜f唐書。卷一八三。外戚傳。武承嗣傳》:「王高標峻尚,雅操孤貞?!?br />3.高標準的簡稱。如:「今年聯(lián)考,國文的高標分數(shù)很低?!?/div>
《國語辭典》:經(jīng)義(經(jīng)義)  拼音:jīng yì
1.經(jīng)書的意旨?!稘h書。卷八一。張禹傳》:「禹見之于便坐,講論經(jīng)義。」《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建立學校,導之經(jīng)義。」
2.以經(jīng)文為題所作的文章。唐宋用以取士,明清變?yōu)榘斯?,稱為「制義」。《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神宗始罷諸科,而分經(jīng)義、詩賦以取士?!?/div>
《國語辭典》:舉人(舉人)  拼音:jǔ rén
1.把人抱舉起來。《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面蛇尾,是好舉人?!?br />2.舉用人才?!蹲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為君也,舉人之周也?!埂秴问洗呵铩P⑿杏[。遇合》:「凡舉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br />3.漢代取士用人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國守相薦舉,被薦舉者稱為「舉人」。唐、宋時稱可以應(yīng)進士考試的人為「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xiāng)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也稱為「大會狀」、「大春元」。
《國語辭典》:登庸  拼音:dēng yōng
舉用人才。《書經(jīng)。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議對》:「及孝武益明,旁求俊乂,對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div>
《國語辭典》:策名  拼音:cè míng
出仕、任官?!蹲髠鳌Y夜辍罚骸缸又苁?,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質(zhì),貳乃辟也。」
《漢語大詞典》:策名委質(zhì)(策名委質(zhì))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zhì),貳乃辟也?!?杜預 注:“名書於所臣之策?!?孔穎達 疏:“古之仕者於所臣之人書己名於策,以明繫屬之也。”后用以指因仕宦而獻身于朝廷之事。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遂自立為 燕王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淵 ﹞策名委質(zhì),守死善道,忠至義盡,為九州表?!?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始興求立太宰碑表》:“臣里閭孤賤,才無可甄,值 齊 網(wǎng)之弘,弛賓客之禁,策名委質(zhì),忽焉二紀?!?span id="pnnj9pt" class="book">《周書·李賢傳論》:“及逢時值主,策名委質(zhì),或使煩莫府,或契闊戎行?!?唐 楊炯 《薛振行狀》:“遂乃彈冠筮仕,策名委質(zhì)?!?/div>
《國語辭典》:入簾(入簾)  拼音:rù lián
科舉時代,考官進場閱卷,稱為「入簾」。《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原來鮮于同為八月初七日看了蒯公入簾,自謂遇合十有八九?!埂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竿醯碌溃骸航駳q湯父母不曾入簾?』」
《國語辭典》:舉首(舉首)  拼音:jǔ shǒu
1.第一名或第一等?!妒酚?。卷一一二。主父偃傳。太史公曰》:「上方鄉(xiāng)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弘為舉首?!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議對》:「漢之中年,始舉賢良,晁錯對策,蔚為舉首?!?br />2.檢舉告發(fā)?!抖膛陌阁@奇》卷三八:「首狀人幸運,系張家灣民,為舉首略賣事?!埂陡;萑珪?。卷一三。刑名部。監(jiān)禁》:「犯者同罪,舉首者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