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69
詞典
1
分類詞匯
268
共268,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回避
舉子
蟾宮
登第
戰(zhàn)勝
擢第
應舉
決科
大比
奏名
儒科
中第
禮闈
巍科
探花
《國語辭典》:
回避
拼音:
huí bì
1.躲避?!稘h書。卷七六。趙廣漢傳》:「見事風生,無所回避?!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行香子。昨夜霜風
詞:「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挂沧鳌富乇堋?。
2.因有所顧忌而退讓?!段宕菲皆挕V苁?。卷下》:「相如聽得廉頗有這言語,不肯與廉頗相會,每出,才望見廉頗,輒引車回避?!挂沧鳌富乇堋?。
《國語辭典》:
回避(迴避)
拼音:
huí bì
1.因有所顧忌而離開、躲避?!都t樓夢》第五三回:「一時,賈珍進來吃飯,賈容之妻回避了?!埂段拿餍∈贰返谝弧鸹兀骸傅鹊剿碜哌M房間,眾秀才只得起身回避?!挂沧鳌富乇堋?。
2.因避嫌而不參預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黃華,如果黃華的妻子在法院當法官,她就必須回避,不能接辦這件案子?!挂沧鳌富乇堋?。
分類:
回避
法律用語
躲避
避忌
避讓
顧忌
避諱
法律
防止
封建
躲開
建禮
離塵
塵世
科舉考試
等級
官吏
官員
禮教
教規(guī)
制度
規(guī)定
徇私
司法
度規(guī)
法人
人員
為防
至親
考場
場內(nèi)
對本
男女
主考
尊長
考官
內(nèi)官
如一
作弊
有利
文官
避開
利害關(guān)系
恭敬
本籍
原籍
職務
參加
偵察
審判
檢察
《國語辭典》:
舉子(舉子)
拼音:
jǔ zǐ
1.生育小孩?!稘h書。卷七二。王吉傳》:「聘妻送女亡節(jié),則貧人不及,故不舉子?!埂逗鬂h書。卷二六。侯霸傳》:「民至乃戒乳婦勿得舉子,侯君當去,必不能全?!?br />2.舉薦自己的兒子。唐。
韓愈
〈
送齊皞下第序
〉:「于是乎舉讎舉子之事,載之傳中而稱美之?!?br />3.被舉應試的士子。《舊唐書。卷一一一。高適傳》:「時右相李林甫擅權(quán),薄于文雅,唯以舉子待之。」
4.明、清時俗稱鄉(xiāng)試中試的人為「舉子」。
分類:
舉子
科舉考試
生育
育子
子女
應試
試人
《國語辭典》:
蟾宮(蟾宮)
拼音:
chán gōng
1.月宮。指月亮。唐。
袁郊
月
詩:「嫦娥竊藥出人間,藏在蟾宮不放還?!?br />2.舊時稱科舉中第為登蟾宮。明。胡繼宗《書言故事大全。卷八??频陬?。蟾宮》:「及第之榮,比步蟾宮?!?/div>
分類:
蟾宮
月宮
月
科舉
及第
科舉考試
《國語辭典》:
蟾宮折桂(蟾宮折桂)
拼音:
chán gōng zhé guì
蟾宮,指月亮。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參見「折桂」條。蟾宮折桂相傳月中有桂樹,用以比喻科舉登第。元。施惠《幽閨記》第一一出:「胸中書富五車,筆下句高千古,鎮(zhèn)朝經(jīng)暮史,寐晚興夙,擬蟾宮折桂云梯步?!埂赌鹾;ā返谖寤兀骸概e人是月宮里管的,祇要吳剛老爹修桂樹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賜給我們爺,我們爺就可以中舉,名叫蟾宮折桂。」
分類:
蟾宮
宮中
桂樹
牽合
兩事
《國語辭典》:
登第
拼音:
dēng dì
科舉時考試及格?!缎绿茣>硭乃?。選舉志上》:「通四經(jīng)業(yè)成,上于尚書,吏部試之,登第者加一階放選。」唐。
鄭谷
贈劉神童
詩:「還家雖解喜,登第未知榮?!?/div>
分類:
登第
登科
科舉考試
錄取
甲乙
次第
《國語辭典》:
戰(zhàn)勝(戰(zhàn)勝)
拼音:
zhàn shèng
在戰(zhàn)爭或競賽中獲得勝利?!妒酚洝>砥摺?。張儀傳》:「齊與魯三戰(zhàn)而魯三勝,國以危亡隨其后,雖有戰(zhàn)勝之名,而有亡國之實?!?/div>
分類:
戰(zhàn)勝
戰(zhàn)爭
科舉考試
思想
取勝
登第
克服
戰(zhàn)斗
獲勝
《國語辭典》:
擢第
拼音:
zhuó dì
考中、登第?!侗笔贰>砹?。柳虬傳》:「以明經(jīng)擢第,拜宮師中士,轉(zhuǎn)守廟下士?!埂短綇V記。卷三五八。王宙》:「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分類:
科舉考試
及第
《國語辭典》:
應舉(應舉)
拼音:
yìng jǔ
參加科舉考試。元。無名氏《凍蘇秦。楔子》:「如今七國爭雄,都下招賢之榜,您孩兒稟過父親母親,待和哥哥同去應舉?!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五:「元來宋時宗室自有本等祿食,本等職銜,若是情愿讀書應舉,就不在此例了。」
分類:
應舉
接受
參加
科舉考試
選用
舉薦
《漢語大詞典》:
決科(決科)
謂參加射策,決定科第。后指參加科舉考試。 漢
揚雄
《法言·學行》
:“或曰:‘書與經(jīng)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蛉藛栃υ唬骸氁园l(fā)策決科。’” 李軌 注:“射以決科,經(jīng)以策試,今徒治同經(jīng)之書而不見用,故笑之?!?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
:“決科聯(lián)中,休問用張。” 宋
岳珂
《
愧郯錄·場屋編類之書
》
:“自國家取士場屋,世以決科之學為先?!?/div>
分類:
參加
射策
決定
定科
科第
后指
科舉考試
《國語辭典》:
大比
拼音:
dà bǐ
周代鄉(xiāng)大夫三年考試一次,稱為「大比」。后泛稱三年舉行一次的科舉考試?!吨芏Y。地官。鄉(xiāng)大夫》:「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埂缎咽篮阊?。卷三二。黃秀才徼靈玉馬墜》:「來年大比,黃秀才必來應舉,那時待老身尋訪他來,與娘子續(xù)秦晉之盟,豈不美乎?」
分類:
大比
三年
年對
鄉(xiāng)試
調(diào)查
科舉考試
考核
人口
選擇
財物
擇賢
賢能
《漢語大詞典》:
奏名
科舉考試,禮部將擬錄取的進士名冊送呈皇帝審核,稱“奏名”。 宋
沈括
《
夢溪筆談·故事一
》
:“ 嘉祐 中,進士奏名訖,未御試,京師妄傳 王俊民 為狀元。”
分類:
科舉考試
禮部
部將
錄取
進士
名冊
審核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儒科
(1).指儒學。 唐
賈島
《送獨孤馬二秀才居明月山讀書》
詩:“濯足俱高潔,儒科慕 冉 、 顏 。”
(2).指科舉考試之進士科。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宋鄭公為國惜體》
:“ 寳元 中, 夏英公 以 陳恭公 不由儒科驟躋大用,心不平之?!?宋
陳鵠
《
耆舊續(xù)聞
》
卷十:“三年而奉詔策,固南宮進士之所同;一舉而首儒科,乃東閣郎君之未有?!?span id="7gb0f72" class="book">《
宋史·度宗紀
》:“太中大夫 全清夫 儒科發(fā)身,懇陳換班,靖退可尚,特授 清遠軍 承宣使?!?/div>
分類:
儒學
科舉考試
進士科
《漢語大詞典》:
中第
(1).中等的等第。
《
通典·選舉一
》
:“ 桓帝 建和 初,詔諸學生,年十六以上,比郡國明經(jīng)試,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為中郎,中第十七人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為王家郎?!?span id="hprkh3y" class="book">《
北齊書·儒林傳·馬敬德
》:“ 敬德 請試方略,乃策問之,所答五條皆有文理,乃欣然舉送。至京,依秀才策問,唯得中第?!?span id="nhoh26d" class="book">《
新唐書·百官志三
》:“博士教之,功多者為上第,功少者為中第,不勤者為下第?!?br />(2).中等門第。
《魏書·高允傳》
:“學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謹,堪循名教者,先盡高門,次及中第?!?/div>
分類:
中第
中等
門第
等第
《國語辭典》:
禮闈(禮闈)
拼音:
lǐ wéi
1.漢代尚書省位于建禮門內(nèi),近禁闈,故稱為「禮闈」?!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出入禮闈,朝夕舊館。」唐。李善。注:「〈十州記〉曰:『崇禮闈,即尚書上省門,崇禮東建禮門,即尚書下舍門。然尚書省二門名禮,故曰禮闈也?!弧?br />2.唐代以后指禮部,或禮部所舉行的科舉考試。唐。杜甫〈哭長孫侍御〉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分類:
科舉考試
尚書省
會試
建禮
禮部
部主
主辦
《國語辭典》:
巍科
拼音:
wéi kē
古代科舉考試名列前茅者?!端问?。卷四一一。湯璹等傳。論曰》:「蔣重珍自擢巍科,既居盛名之下,而能樹立于當世,可謂難矣。」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出:「起自巍科,驟當國難?!?/div>
分類:
高第
科舉考試
名次
在前
前者
《國語辭典》:
探花
拼音:
tàn huā
1.科舉時代殿試一甲第三名。《紅樓夢》第二回:「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br />2.看花。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春雨即事次韻
:「野客正閒移竹遠,幽人多病探花稀?!?/div>
分類:
探花
看花
采花
尋求
科舉考試
女子
愛情
殿試
一甲
甲第
三名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