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26
詞典
3
分類詞匯
423
共423,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科甲
小友
御試
異途
會元
秋試
唱名
傳臚
謄錄
終場
舉場
擢桂
六科
取解
徵科
《國語辭典》:
科甲
拼音:
kē jiǎ
漢唐取士,有甲乙等科,后世因稱科舉為「科甲」。而明清時亦稱進士、舉人出身為「科甲」。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幾年窗下學(xué)班馬,吾豈匏瓜,指望待一舉登科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不是科甲的人,不得當(dāng)權(quán)?!?/div>
分類:
取士
甲乙
乙丙
等科
后因
科舉
《國語辭典》:
小友
拼音:
xiǎo yǒu
1.年長者稱年紀(jì)小的朋友。《新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泌在旁,帥爾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軟美者乎?』九齡驚,致容謝之,因呼『小友』?!?br />2.明朝稱童生為「小友」?!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冈瓉砻鞒看蠓蚍Q儒學(xué)生員叫做『朋友』,稱童生是『小友』?!?/div>
分類:
年長
科舉
長者
敬佩
科名
年輕
進學(xué)
學(xué)童
稱呼
童生
《漢語大詞典》:
少友
小友。年長者對年輕友人的稱呼。
《
三國志·吳志·太史慈傳
》
:“﹝ 孔融 ﹞既得濟,益奇貴 慈 ,曰:‘卿,吾之少友也?!?/div>
分類:
年長
長者
年輕
友人
稱呼
《漢語大詞典》:
御試(御試)
殿試??婆e時代,帝王于宮殿內(nèi)考試貢舉之士。 宋
龔鼎臣
《
東原錄
》
:“時 庠 ( 黃庠 )以疾不能就御試,旣愈,陳述於貢院。”
《
宋史·選舉志一
》
:“自來御試賦題,皆士人嘗擬作者。”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談·談藝四·旂音
》
:“ 康熙 己未,御試博學(xué)鴻儒, 施愚山 侍講卷閣擬一等,上親閲定名?!?/div>
分類:
殿試
科舉
帝王
宮殿
考試
貢舉
《漢語大詞典》:
異途(異途)
(1).不同的道路。形容有差別,不一樣。 晉
干寶
《〈搜神記〉序》
:“將使事無二跡,言無異途,然后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span id="jjizyrj" class="book">《
北齊書·元孝友傳
》:“今人生為皂隸,葬擬王侯,存沒異途,無復(fù)節(jié)制?!?br />(2).非正規(guī)的仕途。指非科舉出身。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補遺·吏部·徐晞三代遭際
》
:“﹝ 徐晞 ﹞以異途任六卿,世所共艷,然不知其子孫所遇更異?!?/div>
分類:
異途
正規(guī)
道路
仕途
科舉
出身
不一樣
《國語辭典》:
會元(會元)
拼音:
huì yuán
1.科舉時會試考取第一名的人?!毒劳ㄑ浴>矶?。唐解元一笑姻緣》:「得唐寅甚喜,許以會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如今就把一個會元,撇在地下,我也無心去拾他了。」
2.總要、匯要。多用于書名。如《五燈會元》。
分類:
科舉
鄉(xiāng)試
試中
中式
舉人
會試
第一名
會元
《國語辭典》:
秋試(秋試)
拼音:
qiū shì
科舉時代在秋季舉行的鄉(xiāng)試。也稱為「秋闈」。
分類:
秋試
科舉
州府
選拔
拔舉
舉人
考試
《國語辭典》:
唱名
拼音:
chàng míng
1.按名冊高聲點名?!侗笔?。卷五五。元文遙傳》:「令趙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埂抖膛陌阁@奇》卷一五:「正值知州投文換牌,唱名點到江溶名字?!?br />2.舊時殿試后,皇帝呼名召見登第的進士。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一。鄭僑登云梯》:「先是考官用分?jǐn)?shù)編排,石君當(dāng)居上,臨唱名始易之云?!乖?。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唱名》:「上御集英殿拆號唱進士名,各賜綠襕袍、白簡、黃襯衫?!?/div>
分類:
唱名
高聲
音樂
佛教語
音樂術(shù)語
科舉
聲呼
殿試
佛教徒
歌唱
點名
旋律
念佛
召見
阿彌陀佛
登第
發(fā)音
音和
進士
區(qū)別
音級
帝王
《國語辭典》:
臚唱(臚唱)
拼音:
lú chàng
科舉時,天子宣旨傳召新科進士入見,稱為「臚唱」。元。方回〈
趙賓旸唐師善見和涌金城望次韻
〉五首之五:「臚唱曾叨殿上傳,末班遙望御爐煙?!挂沧鳌概F傳」。
分類:
科舉
進士
殿試
召見
甲第
唱名
傳呼
帝王
《國語辭典》:
工尺譜(工尺譜)
拼音:
gōng chě pǔ
一種中國記錄樂譜的方法。約產(chǎn)生于隋唐時代,由管樂器的指法記號逐漸演變而來。常見者用上、尺、工、凡、合、四、乙,依次記寫七聲。也稱為「笛色譜」、「管色譜」。
分類:
記錄
樂譜
工具
音高
符號
節(jié)奏
補充
《國語辭典》:
傳臚(傳臚)
拼音:
chuán lú
1.科舉時代殿試后宣讀皇帝詔命唱名?!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黃、何、方、樂四人自去傳臚,何澄是二甲,選了兵部主事?!埂度辶滞馐贰返谄呋兀骸競髋F那日,荀玫殿在二甲,王惠殿在三甲,都授了工部主事?!?br />2.稱科舉會試二甲、三甲第一名的進士。
分類:
科舉
殿試
揭曉
唱名
三甲
甲第
第一名
儀式
《國語辭典》:
謄錄(謄錄)
拼音:
téng lù
謄寫抄錄。如:「謄錄文稿」。
分類:
謄錄
用工
謄清
抄錄
科舉
試卷
校閱
手續(xù)
《國語辭典》:
終場(終場)
拼音:
zhōng cháng
1.結(jié)束。如:「終場前一分鐘,我方攻進一球,后來居上,贏得冠軍?!?br />2.古代指科舉考試的最后一場考試?!端问贰>硪晃逦?。選舉志一》:「開寶三年,詔禮部閱貢士及十五舉嘗終場者,得一百六人,賜本科出身?!?/div>
分類:
科舉
情結(jié)
結(jié)局
考試
分?jǐn)?shù)
最后
《國語辭典》:
舉場(舉場)
拼音:
jǔ cháng
科舉考試的考場。唐。張藉〈
送李馀及第后歸蜀
〉詩:「十年人詠好詩章,今日成名出舉場?!乖jP(guān)漢卿《陳母教子。楔子》:「當(dāng)今明主要大開學(xué)校,選用賢良,每三年開放一遭舉場?!挂卜Q為「選場」。
分類:
科舉
科舉考場
考場
《漢語大詞典》:
擢桂
猶折桂。指科舉及第。 唐
杜誦
《哭長孫侍御》
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宋
楊萬里
《送羅宣卿主簿之官巴陵》
詩:“ 印山 三子十一孫,六人擢桂兩特恩。” 元
辛文房
《
唐才子傳·高蟾
》
:“明年 李昭 知貢,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div>
分類:
折桂
科舉
及第
《國語辭典》:
六科
拼音:
liù kē
1.唐宋時科舉取士的六種科目:(1)唐代舉士分秀才、明經(jīng)、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為六科。見《唐六典。卷四。尚書禮部》。(2)宋景德、天圣年間以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博達墳典、明于教化;才識兼茂、明于體用;詳明政理,可使從政;洞識韜略,運籌決勝;軍謀宏遠,材任邊寄為六科。見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卷九。制度類》。(3)宋紹興時以文章典麗、節(jié)操方正、法理該通、節(jié)用愛民、剛方豈弟、智勇絕倫為六科。見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卷九。制度類》。
2.明、清官制設(shè)有六科給事中,分察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行政事務(wù),糾其弊誤。
3.米、大麥、小麥、大豆、小豆、芝麻六種植物?!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三:「不想遇著荒歉之歲,六科未收。」
分類:
大麥
官制
科舉
小麥
取士
大豆
六科
給事中
六種
小豆
科目
芝麻
農(nóng)作物
《國語辭典》:
取解
拼音:
qǔ jiě
唐宋科舉制度,選送士子應(yīng)試進士第,稱為「取解」。《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初,禮部貢舉,設(shè)進士、九經(jīng)、五經(jīng)、……明經(jīng)、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禮部,春考試。」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二:「歐陽文忠公年十七,隨州取解,以落官韻而不收?!?/div>
分類:
科舉
舉人
會試
選送
士子
進士第
孟郊
《漢語大詞典》:
徵科
1.征收賦稅。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上考功第, 城 ( 陽城 )自署第曰:‘撫字心勞,徵科政拙,考下下?!?明
李東陽
《與顧天錫夜話和留別韻》
:“徵科亦是公家事,民力 江 南恐未禁。”
2.征辟與科舉。 章炳麟
《獄中聞湘人某被捕有感》
詩:“保種平生愿,徵科絶命方?!眳⒁姟?徵辟 ”、“ 科舉 ”。
分類:
征收
征收賦稅
賦稅
科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