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池鷺
禾雞
稗秕
魚田
禾蟲
耥耙
擱稻
耗稻
踩草
秕稂
單季稻
雷蜞
佛類詞典
稻田衣
其它辭典
鄭傳之(希圣 稻田翁 )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鄭傳之,字希圣,號稻田翁,吳(今江蘇吳縣)人。端宗景炎三年(一二七八)有詩。事見《詩苑眾芳》。
《漢語大詞典》:池鷺(池鷺)
鳥名。體長一般四十--五十厘米?;顒佑诤印⒌咎镆粠?。冬季多單獨生活。遷徙和生殖期常組成大群,營巢高樹,食魚類、蛙類及水生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北方及 華中 主要為夏候鳥,南方為留鳥。背上蓑羽,可供裝飾用。
《漢語大詞典》:禾雞(禾鷄)
一種生活在稻田里的野禽。 李基 《激戰(zhàn)瀏陽河畔》:“有一個戰(zhàn)士像田里的禾雞一樣,只把頭扎在草堆后面,屁股卻在外面撅得老高。”
《漢語大詞典》:稗秕
稗,稻田雜草;秕,中空或不飽滿的谷粒。比喻不良之物。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五:“流堪灑菁英,風(fēng)足去稗秕。”
《漢語大詞典》:魚田(魚田)
兼養(yǎng)魚的稻田。《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個合作社的三年生產(chǎn)規(guī)劃》:“三年計劃挖魚塘三口,魚田九十挑?!?/div>
《國語辭典》:禾蟲(禾蟲)  拼音:hé chóng
動物名。環(huán)節(jié)動物門多毛綱沙蠶科。體型細長稍扁,約有三百條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均有側(cè)足一對,而頭部略呈三角形,并長有多對的觸角。
《漢語大詞典》:耥耙
用于水稻田中耕耘的一種農(nóng)具。形如木屐,下有若干短鐵釘,上有長柄。在水稻行間推拉,松土除草。
《國語辭典》:擱稻(擱稻)  拼音:gē dào
立秋之后,稻田不添水,曝曬十幾天,稱為「擱稻」。
《漢語大詞典》:耗稻
方言。謂鋤去稻田之雜草。 唐 杜甫 有《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奴阿稽豎子阿段往問》詩。 仇兆鰲 題解引舊注:“耗,減也。謂蒲稗之能為禾害者,盡減去之?!?/div>
《漢語大詞典》:踩草
把稻田中的雜草拔除并踩入泥中,使?jié)a爛后成為肥料。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下十八:“緊接著,又是一連串功夫:點安蔸灰,扯夾蔸稗,還要踩草?!?/div>
《漢語大詞典》:秕稂
稗草。一種形狀似禾的稻田雜草。 王西彥 《鄉(xiāng)下朋友》:“雖然鄉(xiāng)下主人依然興致高旺地為客人解釋著這和那,說明著田水的灌注、泥土的肥瘠和秕稂的剔拔, 莊道津 先生可已經(jīng)渾身是汗了?!?/div>
《國語辭典》:單季稻(單季稻)  拼音:dān jì dào
農(nóng)業(yè)上稱在同一塊田地里,一年內(nèi)只插秧、收割一次的,稱為「單季稻」。
《漢語大詞典》:雷蜞
蟲名。形如蚯蚓,色微紅,產(chǎn) 福建 濱海稻田中。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蟲篇:“雷蜞,大如蚓,以物觸之乃蹙縮圓轉(zhuǎn)若鞠,良久引首,鞠形漸小,復(fù)如蚓焉?;蛟茋硕旧??!?清 施鴻保 《閩雜記》卷十五:“雷蜞,形似蚯蚓,色微赤,長者五六寸,短者寸許,出近海稻田中。稻穫后,根在田,經(jīng)潮上或暴雨后,則根內(nèi)生此蟲,故亦名稻根蟲?!?/div>
稻田衣
【佛學(xué)大辭典】
(物名)即水田衣。袈裟也。德異壇經(jīng)序曰:「悉棄罟網(wǎng),襲稻田之衣?!光?參見:水田衣)
水田衣
【佛學(xué)大辭典】
(物名)又云稻田衣。即袈裟也。因衣紋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畫,故名。王維詩曰:「乞飯從香積,裁衣學(xué)水田。」十駕齊養(yǎng)新錄曰:「釋子以袈裟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杭州刺史盧元輔磨崖刻七言詩,首句云:水田十里學(xué)袈裟。」板橋道情曰:「水田衣,老道人?!拱笗r俗婦女以各色帛,寸剪間雜,紩以為衣,亦謂之水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