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探伺
(1).偵察;窺探。 宋 范仲淹 《耀州謝上表》:“臣方令 韓周 守在邊上,探伺彼或有進奉之意,即遣深入曉諭?!?span id="ntkbs7m" class="book">《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其無職事人員,於是日更不應至 太和門 、左右掖門探伺。”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三:“那些軍事上的指揮官在開始沖鋒之前竟沒有派遣斥候去探伺敵情?!?br />(2).指從事偵察工作的人。 宋 王得臣 麈史·國政:“及募壯士入鹵境,燔毀聚落,討蕩生聚,多遣探伺,以彼動靜上聞?!?/div>
《國語辭典》:看相  拼音:kàn xiàng
1.探察?!抖膛陌阁@奇》卷三九:「懶龍說罷,先到混堂把身子洗得潔凈,再來到船邊看相動靜?!?br />2.看中、覬覦。《蕩寇志》第一二回:「兩處的強人,時常有心看相這幾處村莊?!?br />3.指以觀察面貌而斷吉兇禍福。如:「他偶爾替人看相。」
4.體面、面子?!洞笏涡瓦z事。亨集》:「朕恐街市小民認的,看相不好,故來遲也。」
《漢語大詞典》:眄伺
窺探;偵伺。漢書·文三王傳:“讒臣在其間,左右弄口,積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div>
分類:窺探偵伺
《國語辭典》:诇伺(詗伺)  拼音:xiòng sì
1.偵察刺探。
2.負責偵察、刺探的人?!顿Y治通鑒。卷二三二。唐紀四十八。德宗貞元三年》:「韋皋復與東蠻和義王苴那時書,使诇伺導達云南。」
《漢語大詞典》:伺覘(伺覘)
伺察;窺探。
分類:伺察窺探
《漢語大詞典》:偵覘(偵覘)
窺探。 唐 段成式 《劍俠傳·虬須叟》:“ 用之 ( 呂用之 )凡遇公私來,悉令偵覘行止?!?/div>
分類:窺探
《國語辭典》:窺測(窺測)  拼音:kuī cè
窺探測度。隋。史祥 答皇太子廣書:「豈在管蠡所能窺測?」《?;萑珪?。卷一四。刑名部。檢驗》:「倘未易窺測,不妨據(jù)駁再具由詳。」
《漢語大詞典》:候伺
(1).亦作“ 候司 ”。窺探;偵察。史記·黥布列傳:“﹝ 黥布 ﹞陰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span id="bi8tldn" class="book">《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王 ﹞使人候伺 漢 公卿,公卿請逮捕治王?!?span id="v8jatmf" class="book">《漢書·西域傳上》:“ 漢 雖皆受其質子,然三國內相輸遺,交通如故,亦相候司,見便即發(fā)?!?span id="uwo8fwo" class="book">《漢書·杜周傳》:“ 周 為廷尉,其治大抵放 張湯 ,而善候司。”
(2).等候。
《國語辭典》:偵伺(偵伺)  拼音:zhēn sì
偵察窺伺。《后漢書。卷五五。章帝八王傳。清河孝王慶傳》:「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使御者偵伺得失?!埂睹魇?。卷三○五?;鹿賯饕?。劉瑾傳》:「瑾勢日益張,毛舉官僚細過,散布校尉,遠近偵伺,使人救過不贍?!?/div>
《漢語大詞典》:察探
觀察窺探。 宋 蘇轍 《再乞禁止高麗下節(jié)出入札子》:“竊緣夷狄之人,懷挾姦詐,情不可知,許令游覽都城,大則察探虛實,圖寫宮闕、倉庫、營房、衢道所在曲折,事極不便,小則收買違禁物貨、機密文書?!?宋 周密 齊東野語·端平襄州本末:“ 趙 忽令諸門不許一人一擔,而所置緝捕司帶行人 孫山 等察探,變是為非,於是 襄 人愈側足矣。”
《漢語大詞典》:窺瞷(窺瞷)
謂窺探揣摩別人心意。明史·方震孺?zhèn)?/a>》:“宮妾近侍,嚬笑易假,窺瞷可慮?!?span id="xc28oj7" class="book">《明史·黃紹杰傳》:“次輔 溫體仁 者……秉政既久,窺瞷益工,中外趨承益巧。”
《國語辭典》:覷步(覷步)  拼音:qù bù
探刺。唐。元稹 答子蒙詩:「強梁御史人覷步,安得夜開沽酒戶?!?/div>
分類:偵察窺探
《漢語大詞典》:密覘(密覘)
暗中窺探。隋書·榮毗傳:“時 晉王 在 揚州 ,每令人密覘京師消息?!?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薛夔》:“是夕月明, 夔 縱犬,與家人輩密覘之。”
分類:暗中窺探
《漢語大詞典》:鑿眼(鑿眼)
猶眼線。暗中幫助偵察、窺探,有時擔任向導的人。《西游記》第六二回:“且留著活的,好去見皇帝講話,又好做鑿眼,尋賊追寳。”《西游記》第六二回:“酒不吃了,只教錦衣衛(wèi)把個小妖拿來,我們帶了他去做鑿眼?!?/div>
《漢語大詞典》:張頭探腦(張頭探腦)
謂張望窺探。 張?zhí)煲?《春風》:“ 佟老師 就拿指節(jié)在他腦頂上狠命敲了兩下。這些響聲引動了幾個學生走過來,在那房門口張頭探腦的?!?/div>
分類:張望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