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2詞典 1分類詞匯 81
《國語辭典》:待報(待報)  拼音:dài bào
準(zhǔn)備處決。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犯婦當(dāng)面,則這個是那待報的女囚?!?/div>
《國語辭典》:不候  拼音:bù hòu
不等候、不等待。《三國演義》第九回:「卿不候奏請,輒入長安,意欲為何?」
《漢語大詞典》:守闕(守闕)
(1).守候于宮門。漢書·王莽傳上:“庶民、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書者日千餘人?!?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質(zhì)帝紀(jì)》:“或以喜怒驅(qū)逐長吏,恩阿所私,罰枉仇隙,至令守闕訴訟,前后不絶?!?晉 潘岳 《西征賦》:“感市閭之菆井,嘆尸 韓 之舊處,丞屬號而守闕,人百身以納贖。”
(2).官員等候補缺。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下州縣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錢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選、待除、守闕通之,蓋六七年而得三年之祿,計一月所得,乃實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實不能及三四千而已?!?span id="f3d0pgs" class="book">《元典章·吏部四·守闕》:“其新官守闕者,不以廉恥自拘,往往挈領(lǐng)家屬,前去任所或境內(nèi)居住?!?/div>
《國語辭典》:迎候  拼音:yíng hòu
出而等候迎接。《梁書。卷二六。傅昭傳》:「映以昭年高,不可連夜極樂,乃自往迎候,同乘而歸?!?/div>
《國語辭典》:迎接  拼音:yíng jiē
向前接待?!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至日鼓吹打轎,上門迎接陸蕙娘。」《儒林外史》第四回:「長班報:『有客到!』魏相公丟了碗出去迎接進來?!?/div>
《漢語大詞典》:候潮
等候漲潮。 唐 李嘉祐 《送冷朝陽及第東歸江寧》詩:“ 長安 帶酒別, 建業(yè) 候潮歸?!?唐 黃滔 《送君南浦賦》:“當(dāng)其繫馬出船,候潮待月,低徊而少婦對景,愴恨而王孫望闕,莫不捻 嶰 竹以凄楚,撥 湘 絃而激越?!?魯迅 《二心集·習(xí)慣與改革》:“今年的禁用陰歷……連 上海 的無業(yè)游民,公司雇員,竟也常??婚L嘆,或者說這很不便于農(nóng)家的耕種,或者說這很不便于海船的候潮?!?/div>
分類:等候漲潮
《國語辭典》:聽信(聽信)  拼音:tīng xìn
1.聽從相信?!稘h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今者主上任用邪臣,聽信讒賊?!埂段饔斡洝返谝弧鸹兀骸高^耳之言,不可聽信?!?br />2.等候信息。如:「你安心聽信吧!若有消息,我一定會告訴你。」也稱為「聽信兒」。
《漢語大詞典》:須參(須參)
等候謁見皇帝。北齊書·儒林傳·張景仁:“每旦須參,即在東宮停止?!?/div>
《漢語大詞典》:守選(守選)
等候選用。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下州縣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錢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選、待除、守闕通之,蓋六七年而得三年之祿,計一月所得,乃實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實不能及三四千而已。”宋史·選舉志一:“舊制,及第即命以官。上初復(fù)廷試,賜出身者亦免選,於是策名之士尤眾,雖藝不及格,悉賜同出身。迺詔有司,凡賜同出身者并令守選,循用常調(diào),以示甄別?!?/div>
《漢語大詞典》:待試(待試)
(1).等待使用;等待任用。荀子·議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然而敵國不待試而詘?!?楊倞 注:“試,用也。詘,服也?!?宋 楊億 《君可思賦》:“亦懷材而待試兮,將乘時而奮庸。”
(2).等待考察;等待試用。 宋 晁補之 《上皇帝論北事書》:“凡所以必待試而后可用者,特不敢以能之於平居無事而信其用之於倉卒擾攘也?!?br />(3).等候考試。宋史·選舉志一:“待試京師者恒六七千人,一不幸有故不應(yīng)詔,往往沉淪十?dāng)?shù)年。”
《漢語大詞典》:候望
(1).伺望;偵察。墨子·備穴:“城內(nèi)為高樓,以謹(jǐn)候望敵人?!?宋 王明清 《摭青雜說》:“主將每遣小校將數(shù)隊四出,游奕候望?!?br />(2).指用以候望的軍中哨所。新唐書·元結(jié)傳:“ 嶺南 諸州,寇盜不盡,得守捉候望四十餘屯,一有不靖, 湖南 且亂。”
(3).觀望。南史·齊文惠太子長懋傳:“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頗著威名, 沈攸之 事起,候望形勢,事平,朝廷遣 王玄邈 代之。”
(4).占候觀察(星象時氣)。 清 龔自珍 《平均篇》:“歲終,太師執(zhí)律而告聲;月終,太史候望而告氣?!眳⒁姟?候氣 ”。
(5).等候盼望。 清 曾國藩 《大界墓表》:“吾……又好賓接文士,候望音塵,常愿通材宿儒,接跡吾門,此心乃快?!?/div>
《漢語大詞典》:候氣(候氣)
占驗節(jié)氣的變化。古人將葦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內(nèi),到某一節(jié)氣,相應(yīng)律管內(nèi)的灰就會自行飛出,據(jù)此,可預(yù)測節(jié)氣的變化。后漢書·律歷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涂釁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內(nèi)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灰抑其內(nèi)端,案歷而候之。氣至者灰動。其為氣所動者其灰散,人及風(fēng)所動者其灰聚。” 元 劉塤 隱居通議·律管候氣:“ 北齊 神武 霸府田曹參軍 信都芳 ,世號知音,能以管候氣。” 清 吳偉業(yè) 《讀端清鄭世子傳》詩:“候氣推黃鐘,攷風(fēng)定六律?!?/div>
《漢語大詞典》:候迎
迎候;到某一地方等候迎接。后漢書·逢萌傳:“時尉行過亭, 萌 候迎拜謁?!?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七:“乃引至一大府,有童姬百輩,候迎於門。”
《漢語大詞典》:候?qū)Γê驅(qū)Γ?/div>
等候帝王召對。 唐 白居易 《早朝賀雪》詩:“待漏午門外,候?qū)θ罾?。?唐 康駢 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xué)士:“ 令狐相國 自 吳興 郡守授司勛郎中,未居內(nèi)署,初與學(xué)士候?qū)Γ阋詾橛性纵o之才?!?/div>
《漢語大詞典》:候時(候時)
等候時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范蠡 ﹞於是自謂 陶朱 公,復(fù)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div>
《漢語大詞典》:颙俟(顒俟)
亦作“ 顒竢 ”。 恭敬地等候。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光皇命駕北內(nèi):“ 止齋 陳氏 傅良 ,時為中書舍人,於百官班中顒竢上出?!?span id="xdk0xtt" class="book">《宣和遺事》前集:“ 徽宗 自親書表章三道,焚於 凝神殿 會真堂 。即命知常拜章奏聞上帝,顒俟睿旨。” 元 袁桷 《善之僉事兄南歸述懷百韻》:“老臣汝居守,清霜慎顒俟?!?明 盧象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五:“知老叔留心世道,必將開示謬迷。顒俟顒俟!”
分類:恭敬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