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8
詞典
3
分類詞匯
55
共55,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陰雕
云雷紋
框框
透視
鐵線描
線形
星條旗
鴨蛋臉兒
透視畫法
有機線條
鋼筆畫
雕刻刀
電腦繪圖
柳葉描
解像力
《國語辭典》:
陰雕(陰雕)
拼音:
yīn diāo
一種平面雕刻。將木板上的線條及圖案部分挖去,呈凹陷狀,不同于浮雕的表現(xiàn)方式。
分類:
木板
線條
圖案
《漢語大詞典》:
云雷紋(雲(yún)雷紋)
殷 周 青銅器上的紋飾之一。大都是連續(xù)的回旋狀線條。一般稱圓形的為云紋,方形的為雷紋。多用作地紋,以襯托主題紋飾。 郭沫若
《中國史稿》
第二編第二章第三節(jié):“﹝ 商 代青銅器﹞花紋多富麗繁縟,有饕餮紋,夔紋,蟬紋,云雷紋,蟠龍紋等形式?!?/div>
分類:
青銅器
紋飾
大都
連續(xù)
回旋
線條
《國語辭典》:
框框
拼音:
kuāng kuang
1.在文字、圖片周圍所加的線條。如:「他用簽字筆在照片四周加上了一個紅框框。」
2.事物固有的格式及范圍。如:「張女士所編導(dǎo)的舞臺劇,突破了傳統(tǒng)的框框,令人耳目一新?!挂卜Q為「框子」。
分類:
框框
文字
固定
圖畫
格式
周圍
限制
范圍
線條
《國語辭典》:
透視(透視)
拼音:
tòu shì
1.從假設(shè)的透明平面,視察物象,繪圖上多應(yīng)用此原理及方法。即用線條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現(xiàn)立體空間的方法。
2.對人或事物,作明晰的觀察。
分類:
透視
過事
回憶
線條
愛克
色彩
射線
縫隙
外表
察看
觀察
透過
平面
過人
上表
其內(nèi)
人體
內(nèi)里
立體
熒光屏
本質(zhì)
空間
影像
體內(nèi)
內(nèi)部
《漢語大詞典》:
鐵線描(鐵線描,鐵綫描)
中國畫運用工筆的一種技法。線條細密,剛勁有力,形如鐵線,故名。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
:“ 河內(nèi) 民家墻內(nèi),得一石碑,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筆法乃鐵線描也。”亦作“ 鐵綫描 ”。 魯迅
《書信集·致魏猛克》
:“粗筆寫意畫有勁易,工細之筆有勁難,所以古有所謂鐵線描,是細而有勁的畫法,早已無人作了,因為一筆也含胡不得。”
分類:
中國畫
運用
用工
技法
線條
細密
《漢語大詞典》:
線形(綫形)
(1).指各種線條的不同形狀。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xué)·美感經(jīng)驗的分析》
:“在藝術(shù)家的心目中,這個世界是許多顏色、許多線形和許多聲音所縱橫組合而成的形象?!?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xué)·美感經(jīng)驗的分析》
:“發(fā)生快感的線形就是美的,發(fā)生不快感的線形就是丑的?!?br />(2).也稱條形。植物葉片的一種形狀。這種形狀的葉子狹而長,兩側(cè)近于平行,如蜈蚣草的葉子。
分類:
線形
條形
線條
植物
葉片
同形
《國語辭典》:
星條旗(星條旗)
拼音:
xīng tiáo qí
美國國旗。由十三條紅白相間的長條和五十顆星構(gòu)成圖案。
分類:
美國
國旗
圖案
星星
橫線
線條
構(gòu)成
《國語辭典》:
鴨蛋臉兒(鴨蛋臉兒)
拼音:
yā dàn liǎn ér
上圓下尖的臉型,形似鴨蛋,因稱。線條弧度流暢,整體輪廓均勻。額頭寬窄適中,與下半部平衡均勻,下巴成圓弧形。多用于形容女子上圓下尖,稍顯豐腴的臉龐。《老殘游記》第二回:「簾子里面出來一個姑娘,約有十六、七歲,長長鴨蛋臉兒,梳了一個抓髻。」也稱「鵝蛋臉」、「鴨蛋臉」、「鵝蛋臉兒」。
分類:
上圓
臉型
鴨蛋
線條
弧度
流暢
《國語辭典》:
透視畫法(透視畫法)
拼音:
tòu shì huà fǎ
一種繪畫方法。運用色彩和線條在平面上表現(xiàn)出景物的立體遠近感。
分類:
繪畫
畫方
運用
色彩
線條
平面
上表
現(xiàn)出
景物
立體
遠近
《國語辭典》:
有機線條(有機線條)
拼音:
yǒu jī xiàn tiáo
美術(shù)上指徒手繪出的自由線條,以自由曲線為主。特色是不拘泥于任何規(guī)律的束縛,可隨創(chuàng)作者的意念自由發(fā)揮。
分類:
美術(shù)
徒手
自由
線條
曲線
《國語辭典》:
鋼筆畫(鋼筆畫)
拼音:
gāng bǐ huà
全部或部分用鋼筆所作的畫。利用重疊排比的線條,以增強立體感。今常用于插圖或漫畫。
分類:
鋼筆
重疊
排比
線條
《國語辭典》:
雕刻刀
拼音:
diāo kè dāo
雕刻器物時專用的刀子。依線條雕刻的需要而有各種不同的形式。
分類:
雕刻
器物
刀子
線條
需要
《國語辭典》:
電腦繪圖(電腦繪圖)
拼音:
diàn nǎo huì tú
利用電腦繪制及處理圖形。簡單的電腦繪圖可以在螢?zāi)簧袭嫵龇?、圓、線條,而較復(fù)雜的電腦繪圖程式配合高解析度的彩色螢?zāi)唬苤谱鞒鲨蜩蛉缟娜瓤臻g圖形,具有光、影及遠近效果。電腦繪圖的優(yōu)點是將圖案數(shù)位化,很容易在電腦中經(jīng)由鍵盤、滑鼠、繪圖板、體感裝置等工具,加以修改、剪貼、放大、縮小、旋轉(zhuǎn)、透視、改變顏色,并且能夠列印出來。電腦繪圖現(xiàn)已大量應(yīng)用在動畫、電腦輔助設(shè)計、工程設(shè)計、印刷品、商業(yè)廣告等。
分類:
電腦
繪制
圖形
簡單
螢?zāi)?/a>
幕上
上畫
畫出
線條
《國語辭典》:
柳葉描(柳葉描)
拼音:
liǔ yè miáo
一種中國畫法。因所畫線條,形如柳葉,故稱為「柳葉描」。
分類:
中國畫
線條
柳葉
《國語辭典》:
解像力
拼音:
jiě xiàng lì
1.攝影材料每一公分的區(qū)間內(nèi)所顯示出的線條數(shù)。解像力愈強,線條數(shù)愈多,清晰度愈高。也稱為「分解力」。
2.在高空觀測地面時,所能分辨地上物體與物體間隔的最小距離。
分類:
攝影
高空
材料
空觀
觀測
測地
地面
一公
公分
區(qū)間
分辨
顯示
線條
間隔
距離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