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終結(jié)者(終結(jié)者)  拼音:zhōng jié zhě
電影魔鬼終結(jié)者的主角。從未來以機器人為主導的世界派回現(xiàn)實世界里,結(jié)束未來領(lǐng)導者生命的機器人。因情節(jié)富含警世哲理,隨著影片的賣座,終結(jié)者一詞也風行全球。今泛指結(jié)束舊局面,開創(chuàng)新形勢的贏家。如:「貴校棒球隊擁有多位出色的選手,很有機會成為今年聯(lián)賽的終結(jié)者?!?/div>
《國語辭典》:從始至終(從始至終)  拼音:cóng shǐ zhì zhōng
從開始到結(jié)束。如:「雖然遭受種種挫折,他從始至終都未改變理想。」《蕩寇志》第一三八回:「天子分官受職,遂頒恩詔,大賚天下,舉行一切慶典。又詔將那平定梁山泊的文臣武將從始至終的功績事實,發(fā)入樂部扮演?!?/div>
分類:結(jié)束
《國語辭典》:從一以終(從一以終)  拼音:cóng yī yǐ zhōng
稱婦女終身不事二夫,不再嫁。參見「從一而終」條。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之兮必全而歸之,從一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國語辭典》:看終了(看終了)  拼音:kàn zhōng le
已看透。如:「看終了這回事,才會知道隨遇而安是最好的做法?!?/div>
分類:看透
《漢語大詞典》:否終復泰(否終復泰)
謂厄運終結(jié),好運轉(zhuǎn)來。 唐 樓穎 《〈國秀集〉序》:“運屬皇家,否終復泰?!眳⒁姟?否泰 ”。
《國語辭典》:否泰  拼音:pǐ tài
否,《易經(jīng)》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不交,表惡運;泰,《易經(jīng)》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交泰,表好運?!阜裉贡扔髅\的好壞。晉。潘岳西征賦〉:「豈地勢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箷x。劉琨〈勸進表〉:「昏明迭用,否泰相濟?!?/div>
《漢語大詞典》:否終斯泰(否終斯泰)
見“ 否終則泰 ”。
《漢語大詞典》:否終則泰(否終則泰)
亦作“ 否終斯泰 ”。 謂閉塞到極點,則轉(zhuǎn)向通泰。易·雜卦:“否泰,反其類也?!?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南朝 陳 徐陵 《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回環(huán),猶陰陽之報復?!?/div>
《漢語大詞典》:否終則泰(否終則泰)
亦作“ 否終斯泰 ”。 謂閉塞到極點,則轉(zhuǎn)向通泰。易·雜卦:“否泰,反其類也?!?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南朝 陳 徐陵 《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回環(huán),猶陰陽之報復?!?/div>
《漢語大詞典》:更仆難終(更僕難終)
同“ 更僕難數(shù) ”。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凡此之類,更僕難終?!?/div>
《國語辭典》:告終養(yǎng)(告終養(yǎng))  拼音:gào zhōng yǎng
舊時官吏可因父母年老、家無兄弟而辭官歸養(yǎng)。清。昭梿《嘯亭雜錄。卷七。尹閣學》:「慶以公妄言劾之,降為主事,公即告終養(yǎng)歸?!?/div>
《漢語大詞典》:告養(yǎng)(告養(yǎng))
舊稱官吏因父母年高,告歸奉養(yǎng)。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注蘇詩》:“ 桐鄉(xiāng) 馮星實 先生 應榴 ,中 乾隆 辛巳恩科進士,歷官至 四川 布政使,告養(yǎng)回籍,從事 蘇 詩?!?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序》:“告養(yǎng)歸來,凡有所經(jīng)歷者,隨意記録成帙?!?/div>
《漢語大詞典》:睹始知終(覩始知終)
謂看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預見到它的最終結(jié)果。 漢 袁康 越絕書·德序外傳記:“故圣人見微知著,覩始知終?!?/div>
《漢語大詞典》:惶惶不可終日(惶惶不可終日)
形容心中惶急,覺得一天也過不下去。 王西彥 《古屋》第五部五:“在未得到最后結(jié)果以前,就惶惶不可終日,弄得寢食不安,形容枯瘦?!?馬識途 《信念》:“我卻因為處在他們文藝突破口的風頭上,更是搞得惶惶不可終日?!?/div>
《漢語大詞典》:怙終不悛(怙終不悛)
有所恃而終不悔改。語本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孔 傳:“怙姦自終,當刑殺之?!?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嘗不欲其去非而就是,捨邪而適正。其怙終不悛,則當為《夬》之上六矣?!?span id="gkyi66q"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七回:“如將士怙終不悛,爾等軍民……速當興舉大義?!?span id="iuaueeo" class="book">《清史稿·圣祖紀二》:“朕曾敕責 第巴 具奏認罪,若怙終不悛,朕不輕恕也?!币嘧鳌?怙終不悔 ”。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二年:“御史中丞 李定 言:知 湖州 蘇軾 ……怙終不悔,狂悖之語日聞?!?/div>
分類:不悔悔改
《漢語大詞典》:怙終不悔(怙終不悔)
見“ 怙終不悛 ”。
《漢語大詞典》:怙終不悛(怙終不悛)
有所恃而終不悔改。語本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孔 傳:“怙姦自終,當刑殺之?!?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嘗不欲其去非而就是,捨邪而適正。其怙終不悛,則當為《夬》之上六矣。”《水滸傳》第九七回:“如將士怙終不悛,爾等軍民……速當興舉大義?!?span id="0wusaa6" class="book">《清史稿·圣祖紀二》:“朕曾敕責 第巴 具奏認罪,若怙終不悛,朕不輕恕也。”亦作“ 怙終不悔 ”。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二年:“御史中丞 李定 言:知 湖州 蘇軾 ……怙終不悔,狂悖之語日聞?!?/div>
分類:不悔悔改
《分類字錦》:歸馀歲終(歸馀歲終)
演繁露:漢初襲秦正朔,以十月為歲首。當置閏之歲,無問何月,率歸馀歲終為后九月。史記表自高祖至文帝,其書后九月皆同,是未嘗推時定閏也。
分類:歷法
《國語辭典》:不知所終(不知所終)  拼音:bù zhī suǒ zhōng
不知道下落和結(jié)果?!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向長》:「于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姑?。瞿佑《剪燈新話。卷一。水宮慶會錄》:「后亦不以功名為意,棄家修道,遍游名山,不知所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