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肉紅(肉紅)  拼音:ròu hóng
像膚色一般的淺紅色。
《漢語大詞典》:玉理
玉的紋理。比喻肌膚紋理溫潤密致。 北齊 劉晝 新論·殊好:“頳顏玉理,眄視巧笑,眾目之所悅也。”
《漢語大詞典》:慢膚(慢膚)
細(xì)膩潤澤的肌膚。 唐 韓愈 《鄭群贈簟》詩:“手磨袖拂心語口,慢膚多汗真相宜?!?/div>
《國語辭典》:白肉  拼音:bái ròu
1.白嫩的皮肉。如:「平常很少勞動、曬太陽的人,才能保有一身的白肉?!?br />2.大腿里部的肉?!抖Y記。檀弓上》:「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唐??追f達(dá)。正義:「云白肉,股里肉者,以股里白,故謂之白肉,非謂肉色白也?!?br />3.不加佐料的熟豬肉。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食店》:「又有誤名之者,如呼熟肉為白肉是也,蓋白肉別是砧壓去油者。」
《國語辭典》:蠟黃(蠟黃)  拼音:là huáng
形容人生病時,面色像蠟一樣黃。如:「他面色蠟黃,看來可病得不輕!」
《漢語大詞典》:豐膚(豐膚)
豐滿的肌膚。 漢 王粲 《七釋》:“豐膚曼肌,弱骨纖形?!?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逸文:“ 玄章 等奉遺旨送尸於 建春門 外尸陀林中,施諸鳥獸。三日復(fù)視之,肌貌如生,無物敢近,遂覆以餅餌。經(jīng)宿,有狼狐跡,唯啗餅餌,而豐膚宛然。”
分類:豐滿肌膚
《漢語大詞典》:肌色
肌膚的顏色。列子·黃帝:“ 黃帝 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養(yǎng)正命,娛耳目,供鼻口,燋然肌色皯黣?!?/div>
分類:肌膚顏色
《國語辭典》:明肌雪  拼音:míng jī xuě
肌膚光潔似雪。五代十國。李煜〈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詞:「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div>
《漢語大詞典》:皓玉
白玉。比喻潔白潤澤的肌膚。太平廣記卷二五引 南唐 沈汾 續(xù)仙傳·元柳二公:“見一女未笄,衣五色文彩,皓玉凝肌,紅流膩艷?!?/div>
《漢語大詞典》:豐膩(豐膩)
形容肌膚豐滿光滑。 清 朱鶴齡 《牡丹花下作》詩:“花色總輸伊,橫陳當(dāng)麗姬;妖嬈 西子 笑,豐膩 太真 肌。”
《漢語大詞典》:膚撓(膚撓)
謂肌膚被刺而撓屈。猶言示人以弱。孟子·公孫丑上:“ 北宮黝 之養(yǎng)勇也,不膚撓,不目逃?!?趙岐 注:“人刺其肌膚,不為撓卻?!?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黥:“ 荊州 街子 葛清 ,勇不膚撓,自頸已下,遍刺 白居易 舍人詩?!卑矗?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通說上:“膚撓,色撓也?!?/div>
分類:肌膚示人
《漢語大詞典》:理色
(1).道理、顏色。猶言道義和面子。《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 李善 注:“理,道理;色,顏色也?!?br />(2).肌膚的顏色。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燥溼滄熱之異而理色變,牝牡接構(gòu)之異而顱骨變?!?/div>
《漢語大詞典》:花膚(花膚)
形容肌膚之美。 唐 鄭嵎 《津陽門》詩:“花膚雪艷不復(fù)見,空有香囊和淚滋?!?/div>
分類:肌膚
《漢語大詞典》:豐秀(豐秀)
謂肌膚豐滿,眉目清秀。舊唐書·懷哀王敏傳:“ 懷哀王 敏 , 玄宗 第十五子也。幼而豐秀?!?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內(nèi)贊禮官……其官十餘員,自答應(yīng)長隨,選其動作便利,聲音洪亮,儀表豐秀者為之?!?/div>
《漢語大詞典》:虛腫(虛腫)
人體因水分運化失調(diào)而造成的肌膚浮腫現(xiàn)象。南史·孝義傳下·沈崇傃:“久食麥屑,不噉鹽酢,坐臥於單薦,因虛腫不能起。” 姚雪垠 《長夜》三一:“但這位眼泡微微虛腫的年輕主婦并不像別人一樣地對他親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