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58,分3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知力
宜子
人格
靈性
不量力
俚耳
巨眼
鑒識
人樣
識鑒
衰退
力用
測驗
機應
業(yè)力
《漢語大詞典》:知力
才智能力。墨子·尚同下:“天子以其知力,為未足獨治天下,是以選擇其次,立為三公?!?span id="g4in0cs" class="book">《莊子·則陽》:“民知力竭,則以偽繼之。” 宋 王安石 《四皓》詩:“ 秦 敺九州逃,知力起經(jīng)綸?!?王國維 《論教育之宗旨》:“而精神之中,又分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
《漢語大詞典》:宜子
謂女子富有生育能力。戰(zhàn)國策·楚策四:“ 楚考烈王 無子, 春申君 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甚眾,卒無子?!?span id="ei59dbu" class="book">《漢書·谷永傳》:“﹝陛下﹞使列妾得人人更進,猶尚未足也,急復益納宜子婦人,毋擇好丑,毋避嘗字,毋論年齒?!?span id="qff9w4y" class="book">《后漢書·李固傳》:“又即位以來,十有餘年,圣嗣未立,羣下繼望。可令中宮博簡嬪媵,兼採微賤宜子之人,進御至尊,順助天意?!?span id="54ejqav" class="book">《遼史·后妃傳·道宗惠妃蕭氏》:“后妹 斡特懶 先嫁 乙辛 子 綏也 ,后以宜子言于帝,離婚,納宮中?!?/div>
《國語辭典》:人格  拼音:rén gé
1.人的品格。如:「他的人格高尚,令人敬仰?!?br />2.心理學上指個體在思考、情緒及行為上,所顯現(xiàn)的一致而特定之模式。一般用法比「性格」廣義。
3.法律上指得為權利、義務之主體的資格。
《國語辭典》:靈性(靈性)  拼音:líng xìng
聰慧的天性。唐。韓愈芍藥歌〉:「嬌癡婢子無靈性,競挽春衫來比并?!埂都t樓夢》第八一回:「我看他相貌也還體面,靈性也還去得,為什么不念書?」
《國語辭典》:不量力  拼音:bù liàng lì
不能正確估量自己的能力。多指過于高估自己?!蹲髠?。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埂度龂萘x》第三八回:「備不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迄無所就?!?/div>
《漢語大詞典》:俚耳
俗人之耳。指沒有欣賞音樂能力的人。 宋 歐陽修 《謝石秀才啟》:“然而奏磬俚耳,難矣賞音;抱石 荊山 ,終為至寳?!?宋 王安石 《次韻董伯懿松聲》:“俚耳紛紛多《鄭》《衛(wèi)》,直須聞此始心清?!?/div>
《國語辭典》:巨眼  拼音:jù yǎn
敏銳的明辨是非、洞察真?zhèn)沃b別能力?!都t樓夢》第一回:「自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也?!?/div>
《國語辭典》:鑒識(鑑識)  拼音:jiàn shì
明察、識別。如:「這只明朝的陶瓷花瓶請你鑒識?!?/div>
《國語辭典》:人樣(人樣)  拼音:rén yang
人所具有的儀表、品行、禮節(jié)等。如:「他戒毒之后,已經(jīng)不再瘦得不成人樣!」《醒世姻緣傳》第九五回:「你要還像剛才這般沒人樣,放潑降人,有天沒日頭的?!?/div>
《漢語大詞典》:識鑒(識鑑)
亦作“ 識鑑 ”。 見地和鑒別人材能力。晉書·桓彝傳:“性通朗,早獲盛名。有人倫識鑒,拔才取士,或出於無聞,或得之孩抱?!?span id="kmue8q4" class="book">《陳書·沈君理傳》:“ 君理 美風儀,博涉經(jīng)史,有識鑒。”明史·吳寧傳:“ 寧 方介有識鑑。”
《國語辭典》:衰退  拼音:shuāi tuì
1.逐漸衰弱。如:「婆婆年紀大了,視力也衰退了。」
2.在經(jīng)濟學中,是指一個經(jīng)濟活動普遍放緩、商業(yè)萎縮的現(xiàn)象。此現(xiàn)象反應在總體經(jīng)濟指標上,如GDP、就業(yè)、投資支出、產(chǎn)能利用率、家庭收入、企業(yè)利潤和通脹下降,而破產(chǎn)、失業(yè)率上升等。
《漢語大詞典》:力用
(1).能力和作用。 漢 蔡邕 《薦邊文禮書》:“列於王府,躋之宗伯,納之機密,展其力用,副其器量?!?南朝 梁 沈約 《與徐勉書》:“外觀旁覽,尚以全人,而形體力用不相綜攝。”周書·趙貴傳:“尋授 岐州 刺史,時以軍國多務,藉 貴 力用,遂不之部?!?br />(2).物力財用。 唐 元結 《上〈時議三篇〉表》:“百姓勞苦,力用不足?!?/div>
《國語辭典》:測驗(測驗)  拼音:cè yàn
以一定標準測量能力或成績的方式。如:「智力測驗」、「學科測驗」。
《國語辭典》:機應(機應)  拼音:jī yìng
對事情的應變能力。《晉書。卷四九。劉伶?zhèn)鳌罚骸噶骐m陶?;璺?,而機應不差。」
《國語辭典》:業(yè)力(業(yè)力)  拼音:yè lì
1.語言、動作等各方面所表現(xiàn)的行為?!端螘>砦迤?。蔡廓傳。史臣曰》:「蔡廓雖業(yè)力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風格皆出其下。」
2.佛教用語。指會產(chǎn)生苦樂果報的行為力量。南朝梁。沈約 佛記序:「分五道于人天,設重牢于厚地,各隨業(yè)力,的焉不差?!顾?。陸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詩二首之二:「業(yè)力驅人舉世忙,西林袖手一爐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