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31,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借貸
舍身
冤家
潔己
豚犬
自壽
假手
叨塵
自裁
賤士
傳疑
自薦
愚意
背城
自引
《漢語大詞典》:借貸
謂監(jiān)守者將自己保管的官物非法送人。《唐律疏議·名例四》釋文“借貣”:“謂監(jiān)臨主守,將官物與人也。”
《國語辭典》:舍身(捨身)  拼音:shě shēn
1.為事物盡力而不惜犧牲自己?!度辶滞馐贰返谝欢兀骸缸越褚院?,我的心事已了,便可以舍身為知己者用了?!?br />2.出家為僧,或?yàn)楹霌P(yáng)佛法而犧牲己身。《梁書。卷三。武帝本紀(jì)下》:「三月辛未,輿駕幸同泰寺舍身?!?/div>
《國語辭典》:冤家  拼音:yuān jiā
1.仇人?!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敢彩枪馊锴吧袭?dāng)有此災(zāi)難,撞著這冤家?!埂度辶滞馐贰返谝凰幕兀骸肝疫@里將就墊二三十兩銀子把與他,他也只當(dāng)是拾到的,解了這個冤家罷?!?br />2.男女相戀時的昵稱。宋。黃庭堅晝夜樂。夜深記得臨岐語〉詞:「其奈冤家無定據(jù),約云朝、又還雨暮?!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
3.似恨實(shí)愛,而給自己帶來煩惱麻煩的人?!都t樓夢》第二九回:「我這老冤家是那世里孽障,偏生遇見了這么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div>
《國語辭典》:潔己(潔己)  拼音:jié jǐ
修正身心,使自己的行為端正、嚴(yán)謹(jǐn)?!逗鬂h書。卷五二。崔骃傳》:「吾生無妄之世,值澆羿之君,上有老母,下有兄弟,安得獨(dú)潔己而危所生哉?」
《國語辭典》:豚犬  拼音:tún quǎn
1.三國時荊州牧劉表死后,其子琮投降曹操。操嘗見吳軍船陣整齊,而以孫權(quán)比劉琮,譏劉琮有如豚犬。見《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quán)傳》裴松之注引吳歷。
2.謙稱自己的兒子?!队讓W(xué)瓊林。卷四。鳥獸類》:「父謙子拙,謂豚犬之兒?!挂沧鳌鸽鄡骸?、「小犬」。
《漢語大詞典》:自壽(自壽)
自己保重。國語·楚語下:“夫盈而不偪,憾而不貳者,臣能自壽,不知其他?!?韋昭 注:“壽,保也。”舊時常用作書信套語,意謂自我保重。 宋 王安石 《上郞侍郞書》之二:“伏維以道自壽?!庇?span id="6hjnb1r" class="book">《與李修撰書》:“未間,良食自壽?!?/div>
《國語辭典》:假手  拼音:jiǎ shǒu
1.假借他人的力量以達(dá)到自己的目的?!蹲髠?。隱公十一年》:「天禍許國,鬼神實(shí)不逞于許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埂端鍟>砥呶?。儒林傳。劉炫傳》:「至于公私文翰,未嘗假手?!?br />2.科舉時代稱代人作文的人。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一:「選司考練,總是假手冒名,勢家囑請?!?/div>
《漢語大詞典》:叨塵(叨塵)
猶忝任。謂自己的才能與所任之職不相配。 宋 歐陽修 《續(xù)思潁詩序》:“叨塵二府,遂歷三朝。”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圭齋題彭氏程文:“ 玄 叨塵從臣,初議闕下,力贊其成。”
《國語辭典》:自裁  拼音:zì cái
1.自盡、自殺?!段倪x。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裁,在塵埃之中?!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六:「只是足下自己晦氣到了,撞進(jìn)此房,急急自裁,休得怨我!」
2.自行裁奪、決定?!稘h書。卷二五。郊祀志上》:「有司請令縣常以春二月及臘祠稷以羊彘,民里社各自裁以祠?!?/div>
《漢語大詞典》:賤士(賤士)
(1).輕視士人。 睡虎地 秦 墓竹簡《為吏之道》:“吏有五失:……五曰賤士而貴貨貝?!?br />(2).微賤的人。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永寧寺:“貴室豪家,棄宅競竄;貧夫賤士,襁負(fù)爭逃。” 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故有蓬戶編氓,桑樞賤士,膾鱗為羞,采薇代旨?!?br />(3).士人謙稱自己。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歸賦》:“況北州之賤士,為炎土之流人?!?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臣布衣賤士,無官守言責(zé)。” 清 龔自珍 《暮春以事趨圓明園》詩:“期門矚威武,賤士感蹉跎?!?/div>
《國語辭典》:傳疑(傳疑)  拼音:chuán yí
研究學(xué)問時,對于有疑問不能解決的部分,不任意揣測,強(qiáng)做解釋,而將問題保留,等待他人解決,以此強(qiáng)調(diào)治學(xué)的審慎?!豆攘簜?。莊公七年》:「春秋著以傳著,疑以傳疑。」《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故疑則傳疑,蓋其慎也?!?/div>
《國語辭典》:自薦(自薦)  拼音:zì jiàn
自己向人推薦自己。如:「毛遂自薦」。晉。陸機(jī)漏刻賦〉:「因勢相引,乘靈自薦?!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這知觀把此詞朗誦,分明是打動他自薦之意?!?/div>
《漢語大詞典》:愚意
對自己意見的謙稱。戰(zhàn)國策·魏策二:“今臣愿為大王陳臣之愚意?!?span id="tt7u1yh" class="book">《史記·蒙恬列傳》:“以臣愚意,不若誅之?!?/div>
《漢語大詞典》:背城
背靠自己的城墻。多指作最后決戰(zhàn)。 唐 李商隱 《有感》詩之二:“御仗收前殿,兵徒劇背城。”新五代史·吳世家·楊行密:“背城堅柵,可以不戰(zhàn)疲之。” 明 楊慎 《新都縣八陣圖記》:“蓋勝之於多筭,而出之於萬全,非借一於背城,而僥倖於深入也?!眳⒁妳⒁姟氨吵墙枰弧?。
《漢語大詞典》:自引
(1).自殺。后漢書·虞詡傳:“ 防 必欲害之,二日之中,傳考四獄,獄吏勸 詡 自引。 詡 曰:‘寧伏歐刀以示遠(yuǎn)近。’”《后漢書·梁節(jié)王暢傳》:“臣小人,貪見明時,不能即時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晉 潘岳 《寡婦賦》:“感三良之殉 秦 兮,甘捐生而自引。”
(2).自行引退。 漢 賈誼 《吊屈原賦》:“鳳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遠(yuǎn)去?!?span id="ynrvukt" class="book">《后漢書·陳蕃傳》:“時 李膺 為 青州 刺史,名有威政,屬城聞風(fēng),皆自引去, 蕃 獨(dú)以清績留?!?宋 葉適 《辭免提舉上清太平宮狀》:“儻若貪榮冒處,不知自引,是彰圣朝濫予之過,而非所以為勸也?!?br />(3).自己攀引。漢書·韓延壽傳:“ 延壽 聞知,即部吏案校 望之 在馮翊時廩犧官錢放散百餘萬。廩犧吏掠治急,自引與 望之 為姦?!?br />(4).自己抽身。史記·刺客列傳:“因左手把 秦王 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 驚,自引而起,袖絶?!?br />(5).猶自發(fā)。 清 陳祚明 采菽堂古詩選卷二六:“ 何仲言 詩經(jīng)營匠心,惟取神會。生乎駢麗之時,擺脫填綴之習(xí);清機(jī)自引,天懷獨(dú)流,狀景必幽,吐情能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