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17,分122頁顯示  上一頁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草料
反噬
忘己
讓德
自戕
娘家
犬子
自賊
失位
前記
異教
自誣
自快
奉己
行意
《國語辭典》:草料  拼音:cǎo liào
喂養(yǎng)牲畜的草、豆類飼料?!端疂G傳》第五七回:「你可回一腳羊肉與我煮了,就對付草料,喂養(yǎng)我這疋馬?!埂豆僭捴改?。卷二。官商吐屬》:「有三間屋子,一間是茅房,那兩間是堆草料的屋子?!挂卜Q為「料草」。
《國語辭典》:反噬  拼音:fǎn shì
1.反咬一口。比喻謀害有恩于己的人,恩將仇報?!缎绿茣>硪痪湃?。忠義列傳下。蔡廷玉》:「一曰趙、魏反噬,公乃沸鼎魚耳?!?br />2.犯罪者誣告檢舉人為同謀。如:「檢舉他,你若沒十成十的把握,小心被他反噬一口。」
《漢語大詞典》:忘己
(1).忘了自己,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指不識不知,順乎自然的處世態(tài)度。莊子·天地:“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br />(2).不主觀,不自用。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二圣忘己,惟公是式,公亦無我,惟民是度。” 宋 蘇軾 《擬殿試策問》:“朕虛心忘己,以來眾言?!?/div>
《漢語大詞典》:讓德(讓德)
(1).遜讓于有德之人。語本書·舜典:“ 舜 讓于德,弗嗣?!?蔡沉 集傳:“讓于有德之人也?!?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白環(huán)表讓德之符,玄珪告成功之瑞?!?倪璠 注引帝王世紀:“ 西王母 慕 舜 之德,來獻白環(huán)?!?br />(2).將自己的德行歸功于他人。禮記·祭義:“天子有善,讓德於天;諸侯有善,歸諸天子。”
(3).謙讓的品德。魏書·崔光韶傳:“屬逢 唐 朝,恥無讓德。”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長被舉之人,亦必須讓三讓再以副舉賢若 夔龍 之美事,及再三為大眾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讓德而鎮(zhèn)囂爭焉?!?/div>
《國語辭典》:自戕  拼音:zì qiáng
自殺或自己傷害自己?!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肝覀冞B贏了他幾仗,他們窮蹙逃命,料想這兩個已經(jīng)自戕溝壑了?!?/div>
《國語辭典》:娘家  拼音:niáng jia
已婚婦女稱自己父母的家?!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我又認得娘家去,沒得怕人拐我!」《紅樓夢》第二五回:「提起這個主兒,這一分家私要不都教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個人?!?/div>
《國語辭典》:犬子  拼音:quǎn zǐ
1.幼犬。《抱樸子。內(nèi)篇。論仙》:「又以住年藥食雞雛,及新生犬子,皆止不須長。」
2.謙稱自己的兒子。宋。張孝祥 鷓鴣天。阿母蟠桃不記春詞:「同犬子,祝龜齡。天教二老鬢長青?!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犬子雖則不才,也強如那窮酸餓鬼?!?/div>
《漢語大詞典》:自賊(自賊)
自己傷害自己,自殺。孟子·公孫丑上:“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漢書·趙隱王劉如意傳:“于嗟不可悔兮,寧早自賊?!?span id="n5l15le" class="book">《后漢書·朱穆傳》:“或絶命於箠楚之下,或自賊於迫切之求。”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zhì)略論》:“而我復麻木罔覺,挾無量巨資不知所用,惟沾沾於微利以自賊。”
《漢語大詞典》:失位
(1).失去身分、地位。左傳·成公二年:“ 蔡侯 、 許男 不書,乘 楚 車也,謂之失位?!?楊伯峻 注:“經(jīng)文不書 蔡 許 兩國。以一國之君而乘 楚 王之車,為其左、右,故云‘失位’。”管子·任法:“藉人以其所操,命曰奪柄;藉人以其所處,命曰失位?!?span id="vzbn5o3" class="book">《禮記·禮運》:“養(yǎng)人則不足,事人則失位。”
(2).指失去官位。孟子·滕文公下:“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br />(3).沒有處于自己應處的位次。左傳·昭公十六年:“ 孔張 失位,吾子之恥也。”
《漢語大詞典》:前記(前記)
(1).以前的記載。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上:“ 子臧 曰:‘前記有之:圣達節(jié),次守節(jié),下不失節(jié),為君非吾節(jié)也。’”
(2).編著者在自己著作的正文前所加的說明、介紹一類文字。 魯迅 《書信集·致趙家璧》:“中央怕《豎琴》前記,真是膽小如鼷?!?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我的唯一辦法就是在自己的作品書前寫序,寫小引,寫前記,書后寫后記,寫附記,寫跋?!?/div>
《國語辭典》:異教(異教)  拼音:yì jiào
非正統(tǒng)的教派,通稱為「異教」。
《漢語大詞典》:自誣(自誣)
(1).自行承認妄加于己的不實之詞。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有囚實不殺人而被考自誣?!?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十:“﹝ 龐企 ﹞坐事繫獄,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誣服之?!?span id="bfkwzz0" class="book">《資治通鑒·秦二世皇帝二年》:“ 趙高 治 斯 ,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
(2).自欺。《韓詩外傳》卷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內(nèi)不自誣,外不誣人,以是尊賢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 唐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誣?!?宋 張載 《正蒙·乾稱》:“失於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然,自誣也?!?br />(3).輕視自己。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必謂天下人心皆不正,又何其過尊西人而自誣之甚也?!?/div>
《漢語大詞典》:自快
自己尋得快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span id="tbq0510" class="book">《后漢書·鄧禹傳》:“諸將皆庸人屈起,志在財帛,爭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div>
分類:自己快樂
《漢語大詞典》:奉己
(1).謂養(yǎng)護己身,無所作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蔿呂臣 實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杜預 注:“言其自守無大志?!?span id="8rtfizs" class="book">《南史·后妃傳下·陳文沈皇后》:“ 欽 素無伎能,奉己而已?!?清 錢謙益 《向言上》之四:“夫奉己而不在民,近代大臣之通病也,百姓之所仇而敵國之所喜也?!?br />(2).奉養(yǎng)自己。 唐 韓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禮賢道何優(yōu),奉己事苦儉?!?/div>
《漢語大詞典》:行意
(1).謂按著自己的意志行事。國語·越語下:“王曰:‘……子聽吾言,與子分國。不聽吾言,身死,妻子為戮?!?范蠡 對曰:‘臣聞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韋昭 注:“制,法也。意,志也?!?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后趙·石虎:“﹝ 石虎 ﹞拜征虜將軍,性酷虐無道,軍中勇敢策略與己侔者,輒因事害之…… 勒 ( 石勒 )屢加責誨,而行意自若?!?宋 蘇軾 《初別子由》詩:“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吏部·考察科道:“ 高新鄭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 ,其才鋒氣魄同,忮忍專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乘權(quán)行意如此?!?br />(2).猶行色。指出發(fā)前后的神態(tài)、情景或氣派。魏書·王慧龍傳:“ 慧龍 年十四,為沙門 僧彬 所匿。百餘日,將 慧龍 過 江 ,為津人所疑,曰:‘行意怱怱徬徨,得非 王 氏諸子乎?’”
(3).離去的意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六回:“談了半天, 彌軒 似有行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