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17,分122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謝不敏
反己
不量力
獻(xiàn)寶
師兄
自約
逞雄
賤跡
亂道
自樹
荒居
揚(yáng)己
左右手
小文
家公
《漢語大詞典》:謝不敏(謝不敏)
因自己沒有才智而辭謝。常用作謙詞,表示婉言推辭。語出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趙文子 ﹞使 士文伯 謝不敏焉。” 唐 韓愈 《寄盧仝》詩:“買羊沽酒謝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魯迅 《華蓋集·導(dǎo)師》:“要前進(jìn)的青年們大抵想尋求一個(gè)導(dǎo)師。然而我敢說:他們將永遠(yuǎn)尋不到。尋不到倒是運(yùn)氣;自知的謝不敏,自許的果真識(shí)路么?”
《漢語大詞典》:反己
反回頭來要求自己。莊子·徐無鬼:“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史記·樂書:“好惡無節(jié)於內(nèi),知誘於外,不能反己,天理滅矣。” 宋 曾鞏 《列女傳目錄序》:“士之茍於自恕,顧利冒恥而不知反己者,往往以家自累故也?!?清 顧炎武 《與戴楓仲書》:“不務(wù)反己而好評人,此今之君子所以終身不可與適道,不為吾友愿之也。”
《國語辭典》:不量力  拼音:bù liàng lì
不能正確估量自己的能力。多指過于高估自己。《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備不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迄無所就。」
《國語辭典》:獻(xiàn)寶(獻(xiàn)寶)  拼音:xiàn bǎo
1.呈獻(xiàn)珍貴的寶物。如:「古時(shí),我國的藩屬國都要每年按時(shí)來獻(xiàn)寶?!?br />2.比喻喜歡誇耀表現(xiàn)自認(rèn)為好的才能、意見或物品。如:「他又在那里獻(xiàn)寶了?!?/div>
《國語辭典》:師兄(師兄)  拼音:shī xiōng
1.比自己早受業(yè)于同師門的人?!段饔斡洝返谝痪呕兀骸赣峙c行者拜了,以先進(jìn)者為兄,遂稱行者為師兄?!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复稳眨瑏淼朗康缴駱酚^尋他的師兄去了?!挂卜Q為「師哥」。
2.老師的兒子若年紀(jì)比自己大,稱為「師兄」。也稱為「師哥」。
《漢語大詞典》:自約(自約)
自己約束自己。國語·吳語:“輕其征賦,施民所善,去其所惡,身自約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王莽傳上》:“克身自約,糴食逮給,物物卬市,日闋亡儲(chǔ)?!?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二:“往者 孝文 勞謙自約,行過乎儉,故有遺詔以日易月,此謂 夷 惠 激俗,適身而已。” 唐 李朝威 《柳毅傳》:“僕始見君于 長涇 之隅,枉抑憔悴,誠有不平之志,然自約其心者,達(dá)君之寃,餘無及也?!?/div>
分類:自己約束
《漢語大詞典》:逞雄
謂顯示自己雄壯有力。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十:“俺呵一班兒弟兄逞雄,脫離著禍叢?!?清 方履篯 《飛蛾賦》:“彼夫胡蟬之微翼,方息情於晨風(fēng);蜉蝣之陋采,亦停質(zhì)以逞雄。” 魯迅 《花邊文學(xué)·正是時(shí)候》:“倘是舊家子弟呢,為了逞雄,好奇,趨時(shí),吃飯,固然也未必不出門?!?/div>
《漢語大詞典》:賤跡(賤跡)
(1).對自身的謙稱。 宋 朱熹 《答孫敬甫書》:“祠官雖幸得請,然時(shí)論洶洶,未有寧息之期,賤跡蓋未可保?!?宋 董弅 《閑燕常談》:“適來官人,口不稱名,但稱賤跡不已?!?br />(2).對自己住地的謙稱。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下:“生拜叩曰:‘塵賤之人,幸獲陪侍,乞掛一名,以光賤跡?!?/div>
《國語辭典》:亂道(亂道)  拼音:luàn dào
1.胡說。如:「不可亂道他人長短?!挂沧鳌竵y說」。
2.不符合正統(tǒng)思想的言論或主張?!稘h書。卷八一。張禹傳》:「新學(xué)小生,亂道誤人,宜無信用,以經(jīng)術(shù)斷之?!?/div>
《漢語大詞典》:自樹(自樹)
樹立自己的權(quán)勢;自己有所建樹。韓非子·說林上:“子雖工自樹於王,而欲去子者眾,子必危矣?!?宋 葉適 《〈丁少詹文集〉序》:“此不特其子能危慮夙成,自樹不墮,亦繇 少詹 裕家之法素定,有以遵執(zhí)而然也?!?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zhàn)畢三:“ 奢 ( 趙奢 )則未嘗有戰(zhàn)伐之勛,一旦欲翹然自樹,勢不容不出死力以見其奇?!?/div>
《國語辭典》:荒居  拼音:huāng jū
謙稱自己的居處?!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复笫?,失迎。請荒居奉茶。」
《漢語大詞典》:揚(yáng)己(揚(yáng)己)
顯耀自己。 漢 班固 《〈離騷〉序》:“今若 屈原 ,露才揚(yáng)己,競乎危國羣小之間,以離讒賊?!?span id="a1tda1c" class="book">《新唐書·杜如晦傳論》:“彼揚(yáng)己取名,瞭然使戶曉者,蓋 房 杜 之細(xì)邪!”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下:“凡朋友問難,縱有淺近粗疎,或露才揚(yáng)己,皆是病發(fā),當(dāng)因其病而藥之可也。”
分類:顯耀自己
《國語辭典》:左右手  拼音:zuǒ yòu shǒu
語出《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dāng)其同舟而濟(jì),遇風(fēng),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得力的助手?!妒酚?。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溉擞醒陨显唬骸贺┫嗪瓮觥!煌醮笈缡ё笥沂帧!埂睹魇贰>硪凰奈?。朱能傳》:「能于諸將中年最少,善戰(zhàn),張玉善謀,帝倚為左右手?!?/div>
《漢語大詞典》:小文
(1).謂法令細(xì)節(jié)。漢書·蕭育傳:“其於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於小文?!?span id="l5xt6dn" class="book">《漢書·游俠傳·陳遵》:“大司徒 馬宮 大儒優(yōu)士,又重 遵 ,謂西曹:‘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責(zé)之?’”
(2).謂低劣的文字。后漢書·蔡邕傳:“近者以辟召不慎,切責(zé)三公,而今并以小文超取選舉,開請託之門,違明王之典,眾心不厭,莫之敢言。”《舊唐書·薛登傳》:“因陋就寡,赴速邀時(shí),緝綴小文,名之策學(xué),不以指實(shí)為本,而以浮虛為貴。”
(3).短文。后漢書·陳元傳:“案 升 等所言,前后相違,皆斷截小文,媟黷微辭,以年數(shù)小差,掇為巨謬?!?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昔 丁敬禮 常作小文,使僕潤飾之?!?唐 李白 《送孟贊府兄還都序》:“少君讀,時(shí)作於小文?!?br />(4).對自己所作文章的謙詞。梁書·文學(xué)傳·伏挺:“一日聊呈小文,不期過賞?!?/div>
《國語辭典》:家公  拼音:jiā gōng
1.對人稱自己的父親?!稌x書。卷四三。山濤傳》:「簡嘆曰:『吾年幾三十,而不為家公所知!』」
2.一家之長。多指丈夫?!肚f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執(zhí)席,妻執(zhí)巾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