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17,分122頁顯示  上一頁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善馭
恥過
家祖
論執(zhí)
俚歌
自逞
訴苦
體化
拙婦
重居
復(fù)示
不自意
留言
濟(jì)私
求代
《漢語大詞典》:善馭(善馭)
(1).謂擅長駕馭車馬。亦指擅長駕馭的人。 漢 東方朔 《七諫·哀命》:“當(dāng)世豈無騏驥兮,誠無 王良 之善馭?!?span id="skqnxha" class="book">《史記·秦本紀(jì)索隱述贊》:“ 造父 善馭,封之 趙城 。”
(2).善于驅(qū)遣,使人或物服從自己的意志行動。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賊盜上》:“緝盜又莫先于善馭捕役也?!?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べ\盜上》:“夫所謂善馭者,豈嚴(yán)刑以督之,抑姑息以從事哉!”
《漢語大詞典》:恥過(恥過)
不喜歡聽別人談自己的過失。《書·說命中》:“無恥過作非?!?孔 傳:“恥過誤而文之,遂成大非?!?span id="9xunx6m" class="book">《新唐書·陸贄傳》:“好勝而恥過,必甘佞辭,忌直言?!?明 馬愈 《馬氏日抄·水火稱毒》:“若違拒而犯,恥過飾非,欲究情實(shí)事須案問者,其法有四條?!?/div>
《國語辭典》:家祖  拼音:jiā zǔ
對人稱自己的祖父。
《漢語大詞典》:論執(zhí)(論執(zhí))
發(fā)表和堅(jiān)持自己的意見。新唐書·崔植傳:“﹝ 崔植 ﹞與 鄭覃 同時為補(bǔ)闕,皆賢宰相后,每朝廷有得失,兩人者更疏論執(zhí),譽(yù)望蔚然。”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三年:“﹝上﹞謂羣臣曰:‘中書、門下,機(jī)要之司,詔敕有不便者,皆應(yīng)論執(zhí)。比來唯睹順從,不聞違異?!?span id="fcmw0mi"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至和二年》:“今天下民困,正為兵多而益兵不已, 執(zhí)中 身為首相,義當(dāng)論執(zhí),而因循茍簡,曾不建言。”
《國語辭典》:俚歌  拼音:lǐ gē
1.民間的通俗歌謠。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照山畬火動,踏月俚歌喧?!埂读凝S志異。卷七。甄后》:「一日,有瞽媼牽黃犬丐食其家,拍板俚歌。」
2.一種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縣的曲藝。表演形式為一人站唱,并自擊簡板、梆鼓。唱腔屬基本曲調(diào)反覆體。也稱為「板鼓咚」、「咚鼓」、「咚鼓當(dāng)」。
3.自己詩作的謙稱。唐。劉禹錫〈插田歌。序〉:「偶登郡樓,適有所感,遂書其事為俚歌,以俟采詩者?!顾?。蘇軾 和王勝之詩三首之三:「要知太守憐孤客,不惜陽春和俚歌?!?/div>
《漢語大詞典》:自逞
(1).放縱自己;逞性妄為。續(xù)資治通鑒·順帝至正二十五年:“閣下外假 元 名,內(nèi)懷自逞,一旦輕我,遂留前使。”
(2).自我顯示(才能、力量等)。 明 高明 《琵琶記·奉旨招婿》:“我住 東京 極有名聲,論媒婆,非自逞,今朝事體,管取完成?!?span id="0f6ioyv" class="book">《四游記·洞賓私遣椿精》:“師父為推之氣數(shù), 龍祖 必勝,是自逞其先見之明也。”《水滸后傳》第六回:“那法官自逞其能,故略略與他取笑而已?!?郭沫若 《前茅·暴虎辭三》:“粵有 李廣 之孫,其名為 禹 ,昔飲宮中,自逞雄武?!?/div>
《國語辭典》:訴苦(訴苦)  拼音:sù kǔ
向他人訴說自己的困難、苦衷。如:「稍受點(diǎn)委屈就不停訴苦,很難培養(yǎng)充分的抗壓力?!?/div>
《漢語大詞典》:體化(體化)
謂以自己的行動感化別人。 漢 蔡邕 《文范先生陳仲弓銘》:“正身體化,足以陶冶世心。”亦謂自身被感化。 廖仲愷 《〈孫中山先生文集〉序》:“讀先生之遺文者,能體化而力行焉,則此集之刻,為不虛矣?!?/div>
《漢語大詞典》:拙婦(拙婦)
(1).稱雌鳩。 宋 黃庭堅(jiān) 《寄陳適用》詩:“新晴百鳥語,各自有匹亞,林中僕姑歸,苦遭拙婦駡。” 史容 注:“ 歐陽公 詩云:‘病識陰晴似勃姑?!衷疲骸煊曛?,鳩呼婦還鳴且喜?!?、僕姑皆鳩也?!?br />(2).笨女人。 元 楊文奎 《兒女團(tuán)圓》楔子:“從來這拙婦每他須巧舌頭?!?br />(3).稱自己妻子的謙詞。《水滸傳》第六五回:“只是拙婦亡過,家中別無親人,離遠(yuǎn)不得?!?/div>
《漢語大詞典》:重居
謂重視自己田宅,不輕易遷徙。《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壹則少詐而重居,壹則可以賞罰進(jìn)也?!?/div>
《漢語大詞典》:復(fù)示(復(fù)示)
對別人給自己所回信的敬稱。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復(fù)示已收到。”
《漢語大詞典》:不自意
自己沒有料到。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臣與將軍戮力而攻 秦 ,將軍戰(zhàn) 河 北,臣戰(zhàn) 河 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 秦 ,得復(fù)見將軍於此?!?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公不自意獲之,愈喜愈懼,瞬息萬慮不安?!?明 張居正 《歸政乞休疏》:“臣一介草茅,行能淺薄,不自意遭際先皇,拔之侍從之班,畀以論思之任。”
分類:自己料到
《國語辭典》:留言  拼音:liú yán
用書面形式留下要說的話。如:「留言板」、「留言簿」、「兩人雖同居一處,但作息不同,常用留言方式告知對方行蹤?!?/div>
《漢語大詞典》:濟(jì)私(濟(jì)私)
語出宋書·南郡王義宣傳:“籍 西楚 強(qiáng)力,圖濟(jì)其私?!焙笠浴皾?jì)私”謂使自己得益。 魯迅 《花邊文學(xué)·偶感》:“每一新制度,新學(xué)術(shù),新名詞,傳入 中國 ,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烏黑一團(tuán),化為濟(jì)私助焰之具,科學(xué),亦不過其一而已?!?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新的世故》:“我乃黨同而伐異,‘濟(jì)私’而不‘假公’?!?/div>
分類:自己得益
《漢語大詞典》:求代
(1).請求委派別人接替自己的職務(wù)。后漢書·竇融傳:“ 融 以兄弟并受爵位,久專方面,懼不自安,數(shù)上書求代?!?span id="j06gq00" class="book">《晉書·吾彥傳》:“﹝ 吾彥 ﹞在鎮(zhèn)二十餘年,威恩宣著, 南州 寧靖。自表求代,徵為大長秋?!?br />(2).死鬼找替身。舊時迷信以為屈死鬼如要投胎再轉(zhuǎn)人世,必須誘惑一人枉死以替代自己。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昨宿東門外,見縊鬼五六,自門隙而入,恐是求代?!?span id="0bymspc"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七回:“吊死鬼攢眉道:‘我除了求代之外,別無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