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17,分122頁顯示  上一頁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仰扳
謝闕
拙見
補情
留帖
成正果
自摸
蓋醬
告狀
共己
道乏
兩楹夢
赍盜糧
畫知
懷夢草
《漢語大詞典》:仰扳
猶高攀。指同地位、名望高于自己的人結交或聯(lián)姻。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大人乃上國名公, 鐘徽 乃窮鄉(xiāng)賤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
《漢語大詞典》:謝闕(謝闕)
謂承認自己的過失,請求原諒。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彧 疾留 壽春 ,以憂薨” 裴松之 注引 晉 袁曄 《獻帝春秋》:“ 太祖 曰:‘ 官渡 事后何以不言?’ 彧 無對,謝闕而已?!?/div>
《國語辭典》:拙見(拙見)  拼音:zhuó jiàn
1.謙稱自己的見解。如:「這是敝人的拙見?!挂沧鳌赣抟姟埂?br />2.想不開?!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钢宦櫮秸欢亲拥膼灇猓瑳]能發(fā)泄得出。他自來不曾受過這般大辱的,一時拙見,奮身望海里便跳?!?/div>
《國語辭典》:補情(補情)  拼音:bǔ qíng
報答別人對自己的情意。
《國語辭典》:留帖  拼音:liú tiě
舊時訪友,若遇主人不在,則留下一張書寫著自己姓名的紅紙片,表示已來過,稱為「留帖」。如:「昨日造訪老友未遇,只好留帖致意。」
《國語辭典》:成正果  拼音:chéng zhèng guǒ
謂佛、道的修行人達到自己的宗教的最高成就。后借以比喻有所成就。如:「這次聯(lián)考他總算得成正果,考上大學?!埂?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二回:「當初也在這些事里頑耍,這幾年成了正果,家里房子蓋的像天宮一般,好不熱鬧?!?/div>
《國語辭典》:自摸  拼音:zì mō
打麻將時,若自己由壁牌摸取的牌,恰為聽牌所需的牌,稱為「自摸」。
《漢語大詞典》:蓋醬(蓋醬)
猶覆瓿。比喻自己的著作價值不高。多用作謙詞。 唐 顏真卿 《文殊帖》:“近作一《文殊師利菩薩碑》,但欲發(fā)揚主上圣意,蓋不近文律耳。今奉呈,充蓋醬之用,可乎?”參見“ 覆瓿 ”。
《國語辭典》:覆瓿  拼音:fù pǒu
漢揚雄以為經(jīng)莫大于《易》,故作《太玄》,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劉歆觀之,告訴揚雄,天下學者尚不能通曉《易經(jīng)》,又如何能了解太玄,恐怕后人要拿來蓋醬缸。典出《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后比喻論著不受人重視。清。王鵬運 摸魚子。莽風塵雅音寥落詞:「文章事,覆瓿代薪朝暮,新聲那辨鐘缶?」也作「覆醬瓿」。
《國語辭典》:告狀(告狀)  拼音:gào zhuàng
1.訴說事件的狀況?!段簳>硪晃?。昭成子孫列傳。秦王翰》:「遂留聞召,恐發(fā),踰墻告狀,太祖秘而恕之?!?br />2.請求司法機關審理案件?!都t樓夢》第一五回:「偏不許退定禮,就打官司告狀起來。那張家急了,只得著人上京來尋門路?!?br />3.向某人的尊長或上級投訴某人的罪行。如:「他受到欺負,卻因懼怕報復而不敢告狀。」
《漢語大詞典》:共己
謂帝王嚴肅恭敬地約束自己。共,通“ 恭 ”。亦謂其任人得宜,無為而治。荀子·王霸:“農(nóng)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職而聽,建國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議,則天子共己而已矣!” 梁啟雄 簡釋:“天子得人來任眾職,可以無為而治,只是恭敬己身就夠了!論語·衛(wèi)靈公:‘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與此文‘共己而已矣’意合。”漢書·外戚恩澤侯表序:“ 高帝 撥亂誅暴……后嗣共己遵業(yè),舊臣繼踵居位?!?顏師古 注:“共,讀曰恭?!?span id="scp8a6u" class="book">《漢書·郊祀志下》:“時,大將軍 霍光 輔政,上共己正南面,非宗廟之祀不出?!?/div>
《國語辭典》:道乏  拼音:dào fá
向他人道謝或慰問。《紅樓夢》第三七回:「正說著,宋媽媽已經(jīng)回來,回復道生受,與襲人道乏?!埂段拿餍∈贰返谖寰呕兀骸浮豪蠋焸髟捊o眾位大人道乏?!贿@是官場一句門面話,骨子里叫做不見?!?/div>
《漢語大詞典》:兩楹夢(兩楹夢)
典出禮記·檀弓上。言 孔子 夢見自己坐在兩楹之間而見饋食,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寢疾七日而沒。后因以“兩楹夢”借指 孔子 之死。 宋 陸游 《二子》詩:“兩楹夢后少真儒,毀譽徒勞豈識渠?!眳⒁姟?兩楹 ”。
《漢語大詞典》:兩楹(兩楹)
(1).房屋正廳當中的兩根柱子。兩楹之間是房屋正中所在,為舉行重大儀式和重要活動的地方。禮記·投壺:“已拜受矢,進即兩楹間。退反位,揖賔就筵?!?漢 劉向 《九嘆·愍命》:“戚 宋萬 於兩楹兮,廢 周 邵 於遐夷?!?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詩:“ 況 與二三子,列坐分兩楹?!?br />(2).禮記·檀弓上:“ 殷 人殯於兩楹之間?!焙笠嘁浴皟砷骸苯柚竿7殴阻?、舉行祭奠之所。《公羊傳·定公元年》:“正棺於兩楹之間,然后即位?!?晉 陸機 《挽歌》之一:“舍爵兩楹位,啟殯進靈轜?!?宋 黃庭堅 《司馬文正公挽詞》之一:“日者傾三接,天乎奠兩楹?!?br />(3).禮記·檀弓上:“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币蛞浴皟砷骸?。表示人之將終。北史·薛辯傳:“ 裕 曰:‘近夢,恐有兩楹之憂?!?br />(4).指預兆人即將亡故的夢。 宋 范仲淹 《祭呂相公文》:“兩楹告兆,萬乘興哀?!?/div>
《國語辭典》:赍盜糧(齎盜糧)  拼音:jī dào liáng
贈送糧食給寇盜。比喻助長敵寇?!妒酚?。卷七九。范雎蔡澤傳》:「此所謂借賊兵而赍盜糧者也。」
《漢語大詞典》:畫知(畫知)
在知單上自己的姓名下面寫個“知”字,表示已經(jīng)知道。
《漢語大詞典》:懷夢草(懷夢草)
神話傳說中的草名。謂懷之可以夢見自己想夢見的人。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三:“ 種火之山 ,有夢草,似蒲,色紅,晝縮入地,夜則出,亦名懷夢。懷其葉,則知夢之吉兇,立驗也。帝( 漢武帝 )思 李夫人 之容不可得, 朔 ( 東方朔 )乃獻一枝,帝懷之,夜果夢 李夫人 ?!?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65917'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八九回:“想象更無懷夢草,添衣還見翠云裘;脈脈使人愁!” 清 秋瑾 《挽故人陳闋生》詩:“無地可逢懷夢草,長歌聊以代《招魂》?!?/div>
分類:夢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