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詞典 5分類詞匯 23
《國語辭典》:骨肉  拼音:gǔ ròu
比喻至親。指父子兄弟等。《管子。輕重丁》:「故桓公推仁立義,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親,國無饑民,此之謂繆藪。」
《漢語大詞典》:親親(親親)
(1).愛自己的親屬。詩·小雅·伐木序:“親親以睦友,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孔穎達 疏:“既能內(nèi)親其親以使和睦,又能外友其賢而不棄,不遺忘久故之恩舊而燕樂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翼奉傳》:“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親親,必有異姓以明賢賢,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宮居而粒食,親親而尊尊,生者養(yǎng)而死者藏?!?span id="nlhhhd7"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 高愚溪 到底不往女兒家去,善終於姪兒 高文明 之家。所剩之物盡歸姪兒,也是 高文明 一點親親之念不衰,畢竟得所報也?!?br />(2).親屬;親戚。漢書·哀帝紀:“ 漢 家之制,推親親以顯尊尊?!?顏師古 注:“天子之至親,當(dāng)極尊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汝若不與吾家作親親者,吾亦不惜餘年?!?前蜀 貫休 《施萬病丸》詩:“賢守運心亦相似,不吝親親拘子子。曾聞古德有深言,由來大士皆如此?!?br />(3).對心上人的昵稱。 明單本《蕉帕記·采真》:“見燈光閃畫樓,試問親親,果就來否?” 明 馮夢龍 《掛枝兒·調(diào)情》:“俊親親,奴愛你風(fēng)情俏?!?br />(4).至親;非常親愛。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是你的親親表妹 桂娘子 的。難道你倒不曉得!”紅樓夢第四七回:“好親親的姨太太,姨祖宗!”
(5).猶親熱,親切。 陳登科 《活人塘》六:“連長一頭跳下去,親親抱住他:‘你是黨的……’嗓子再也喊不出聲音了?!?br />(6).親近,接近。 宋 梅堯臣 《飲韓仲文家》詩:“是非不親親,笑語何落落。夜歸歡有餘,孩稚扶仍噱?!?/div>
《國語辭典》:懿親(懿親)  拼音:yì qīn
至親?!蹲髠鳌Y夜哪辍罚骸溉缡莿t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div>
《漢語大詞典》:周親(周親)
至親。書·泰誓中:“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孔 傳:“周,至也。言 紂 至親雖多,不如 周 家之少仁人?!?span id="d7pbnlh"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周親忍去騙孤孀,到此良心已盡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蘿公主:“彼雖周親,然舌耕謂何也?”
分類:至親
《漢語大詞典》:親懿(親懿)
猶至親。文選·謝莊〈月賦〉:“親懿莫從,羇孤遞進?!?李善 注:“親懿,懿親也?!?呂向 注:“親近懿戚?!?唐 李白 《淮陰書懷寄王宋城》詩:“復(fù)此親懿會,而增交道榮。” 清 方苞 《送王篛林南歸序》:“春秋佳日,與親懿游好徜徉山水間,酣嘻自適?!?/div>
分類:至親
《漢語大詞典》:昵屬(昵屬)
猶至親。晉書·愍帝紀:“今左右丞相茂德齊圣,國之昵屬?!?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是以 宋 野有退舍之熒惑, 殷 朝有外奔之昵屬?!?/div>
分類:至親
《國語辭典》:回避  拼音:huí bì
1.躲避?!稘h書。卷七六。趙廣漢傳》:「見事風(fēng)生,無所回避?!顾?。蘇軾 行香子。昨夜霜風(fēng)詞:「昨夜霜風(fēng)。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也作「回避」。
2.因有所顧忌而退讓?!段宕菲皆?。周史。卷下》:「相如聽得廉頗有這言語,不肯與廉頗相會,每出,才望見廉頗,輒引車回避?!挂沧鳌富乇堋埂?/div>
《國語辭典》:回避(迴避)  拼音:huí bì
1.因有所顧忌而離開、躲避。《紅樓夢》第五三回:「一時,賈珍進來吃飯,賈容之妻回避了?!埂段拿餍∈贰返谝弧鸹兀骸傅鹊剿碜哌M房間,眾秀才只得起身回避?!挂沧鳌富乇堋?。
2.因避嫌而不參預(yù)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黃華,如果黃華的妻子在法院當(dāng)法官,她就必須回避,不能接辦這件案子?!挂沧鳌富乇堋埂?/div>
《漢語大詞典》:再從(再從)
次于至親而同祖的親屬關(guān)系叫從。又次一層,同曾祖的親屬關(guān)系叫再從。 清 顧炎武 《答再從兄書》:“弟之與兄分屬同曾,恩叨再從?!?/div>
分類:至親親屬
《國語辭典》:骨肉情  拼音:gǔ ròu qíng
至親家人間的情感。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國語辭典》:滴血  拼音:dī xiě
痛心。如:「遭喪親之痛的表哥,嘗到心中滴血的滋味。」
《漢語大詞典》:滴骨親(滴骨親)
舊說謂以血滴骨能辨別親屬真?zhèn)?,因此亦稱親生關(guān)系為滴骨親。 宋 宋慈 《洗冤集錄·論沿身骨脈及要害去處》:“檢滴骨親法:謂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來認親生男或女,何以驗之?試令某乙就身刺一兩點血,滴骸骨上,是的親生,則血沁入骨內(nèi),否則不入,俗云滴骨親,蓋謂此也?!眳⒁姟?滴血 ”。
《漢語大詞典》:極愛(極愛)
指至親之人。 漢 董仲舒 《又言限民名田》:“民財,內(nèi)足以養(yǎng)老盡孝,外足以事上共稅,下足以畜妻子極愛,故民説從上?!?/div>
分類:至親
《國語辭典》:回贈(回贈)  拼音:huí zèng
回報他人所給予的幫助或贈與。如:「對于他全心全力的付出,公司決定回贈他一筆豐厚的獎金,以作為報償?!?/div>
《漢語大詞典》:極親(極親)
至親之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中:“ 王申 大驚異,妻尤愛之,乃戲曰:‘妹既無極親,能為我家作新婦子乎?’女笑曰:‘身既無託,愿執(zhí)粗井灶。’”
分類:極親至親
《國語辭典》:骨肉分離(骨肉分離)  拼音:gǔ ròu fēn lí
至親家人四散分離。《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害得我骨肉分離,死無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也作「骨肉離散」。
《國語辭典》:骨肉各方  拼音:gǔ ròu gè fāng
至親家屬各在一方,無法團聚。《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