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舍身(捨身)  拼音:shě shēn
1.為事物盡力而不惜犧牲自己?!度辶滞馐贰返谝欢兀骸缸越褚院?,我的心事已了,便可以舍身為知己者用了。」
2.出家為僧,或?yàn)楹霌P(yáng)佛法而犧牲己身?!读簳>砣?。武帝本紀(jì)下》:「三月辛未,輿駕幸同泰寺舍身?!?/div>
《漢語大詞典》:舍身崖(捨身崖)
泰山 崖名。舊時(shí)信佛者謂投身崖下可脫諸罪而登彼岸。 明 俞弁 《山樵暇語》卷五:“ 泰山 有 捨身崖 ,歲有男婦往焉,以身投於崖下,謂之捨身。太傅 王世昌 越 有詩云:‘ 捨身崖 下深難測,每怪輕生世上人。我亦有身偏自重,捨時(shí)除是為君親。’”
《國語辭典》:舍身報(bào)國(舍身報(bào)國)  拼音:shě shēn bào guó
舍棄己身報(bào)效國家?!度龂萘x》第一○一回:「大丈夫舍身報(bào)國,雖萬死無恨。」
《國語辭典》:舍身求法(舍身求法)  拼音:shě shēn qiú fǎ
本指佛教徒犧牲己身求取佛法。后泛指為追求真理,不惜付出性命。
《國語辭典》:舍身圖報(bào)(舍身圖報(bào))  拼音:shě shēn tú bào
犧牲性命,圖謀報(bào)恩。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五出:「剩此微軀,皆賴天恩庇;舍身圖報(bào),如何敢逡巡回避?!?/div>
《漢語大詞典》:舍身飼虎(捨身飼虎)
佛教故事。傳說 釋迦牟尼 過去世曾經(jīng)是國王 摩訶羅陀 的幼子 摩訶薩埵 ,在竹林中看見七只小虎圍著一只饑渴羸弱的母虎。王子遂生大悲心,舍身以飼餓虎。見金光明經(jīng)·舍身品、賢愚經(jīng)·摩訶薩埵以身施虎